1、下面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对《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的片段教学设计。阅读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师:请你们默读这句话,注意这几个动作。(老师点示“扑”)母亲“扑”下去的会是什么?
生:因为儿子不想活了,所以母亲扑下去的一定是儿子想要去死的信念。
师:啊?信念?把其中的一个字换一下意义完全不同了。
生:是念头。
师:好。其实,你很会联系上下文理解,那就把你理解的“扑”带进句子里,读给我们听。(生读。很有力量)
师:那么,我还要问,“母亲抓住我的手”,“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
生:母亲抓住的是我想要死的念头,她想抓住我,怕我轻生。
师:就把你的体会送进去,再读一遍吧。
生: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活。(生读。掌声)
生:我想补充,母亲抓住我,也是让我必须具有好好儿活下去的信念。(再读)
师:请再默读这句话,看看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小组讨论)
以下有关这段教学片段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品味“扑”“抓”“忍”三个动词,意在使学生体会三个动词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B.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三个动词,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的课程性质
C.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动词时,应该让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在阅读中体会,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在引导中出现了越俎代庖的嫌疑
D.语文课堂上,值得反复体察、推敲、品味的语言点比比皆是,教师能够恰当地抓住这句中的三个动词,引导学生准确认知深层含义,体现了教师强烈的“语文意识”
2、学习《背影》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文中一再写到父亲的背影,请找出最让你感动的描写段落,读给父母听;模仿本文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尝试写你熟悉的一个人。根据兴趣选做其中一项。
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 )。
A.体现该教师追求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B.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C.兼顾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D.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营造出民主的学习氛围
3、关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教师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师把作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直接提出,由学生来回答,会使学生对写作的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刻
B.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指导单一、枯燥,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C.新课程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作文教学中也同样运用
D.打破以往由教师先做讲解提示,由学生自由作文的做法,改为由学生分组讨论
4、在讲授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时候,老师让大家举出几个与该诗所表达的感情相同的诗句,下列诗句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学习了布封的《马》这篇文章,老师布置了以下作业:
①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
②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许多其他的动物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试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一题进行回答。
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业体现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理念
B.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语文学习方式
C.第二题的设置.可以从侧面来了解学生,可以作为写作课的素材
D.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营造了民主的学习氛围
6、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啊,来聊一聊小说,大家喜欢看小说吗?
生:喜欢!
师:这么多同学喜欢啊,能告诉我一下理由吗?这位同学来。
生:我喜欢看长篇小说,喜欢看巴金的长篇小说。
师:喜欢看巴金的理由是什么?
(A)生:我觉得他的故事情节曲折,而且非常有韵味。
师:情节曲折。你为什么呢?(指着另外一位同学)
生:我喜欢看鲁迅的小说。
(B)师:你喜欢的理由呢?
生:他的小说文学性非常高,我觉得他的小说情节非常好,曲折。
师:也是因为情节。老师也很喜欢看小说,你们猜是为什么呢?你猜猜看。(指另一学生)
生:看小说能使我们感到舒服,也能增长知识,了解名人。
(C)师:你认为呢?(看向另一位学生)
生:我觉得老师喜欢看小说,也许是因为你使自己放松,并且理解作者的心情。
(D)师:恩,大家有很多想法啊,那么先卖个关子吧,也许学完这堂课你们就能猜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小说.叫什么题目呢?
生(全体):《我的叔叔于勒》。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学生的回答说明他并不自信,此时教师应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
B.学生没有注意听老师提问的问题,所以出现了教师反复强调说出理由的现象
C.教师一直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D.教师设置疑问.成功地将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吸引到课文上
7、阅读一堂作文课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师:上次作文为大家布置的是写一篇事物说明文,我发现大家对说明文的逻辑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掌握得还算可以。有一个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它和修辞学上的比喻类似,如何在文章中恰如其分的运用出来,那一定基于我们对其深刻理解,弄清二者区别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就来弄清二者的区别,学会使用打比方和比喻,让它们为我们的文章锦上添花。
(B)师:(幻灯片展示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说明文中的打比方是一种说明方法:因所要说明的事物和选取的打比方的事物之间存在共性,故此用来做比。它的目的是为说明服务,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某种特征,它只适用于说明文文体。而修辞学上的比喻适用于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等多种文体,它的目的多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为增强文采服务。它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类型。
(C)师:大家应该能大致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了。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详细解释一下,翻开《看云识天气》看第一段内容:……它们有的像羽毛……有的像鱼鳞……有的像羊群……
(老师通过举例对照课件的内容详细解释了起来。学生们不时地在记笔记)
(D)师:同学们不要只顾记知识点,要理解消化。记好后大家开始自己检查作文,看你们的文章中有没有使用打比方或者比喻,使用是否正确。没有使用的同学,看能不能将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加入到作文中。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A.单刀直入直奔教学主题是简洁且有针对性的导人方式
B.说明教师讲课准备充分,且恰当使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
C.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节奏跳跃性大
D.体现出教师重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8、教师在教学“伯牙善鼓琴”时,说此句中“善”是“擅长、善于”的意思,并欲举其他相同用法为例,下列可以作为例子的是( )。
A.他为人善
B.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C.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D.京中有善口技者
9、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呜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学生理解本段文字表达的重点时,进行了如下解释:
学生甲:一般开头是文章的重点,所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是这段文字表达的重点。
同学乙:对,一般开头是重点,但是这句话的重点应该是“也不必说呜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因为“不必说……也不必说……”的句式中“也不必”后的内容才是重点。”
同学丙:不对,文段的第一句话是为了引出“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句话。所以,这才是文章的重点。
同学丁:不对,老师说过,一段的中心句或者在首句,或者在尾句,所以丙肯定不对,而首句也不是重点,所以肯定是末句“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针对上述回答,老师的处理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看书应该仔细、灵活,再好好读读这段话。
B.甲、乙、丁应该向丙同学学习,丙同学找的很正确。
C.丙同学说得很对,本段的重点就是“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句话。
D.丙同学找对了本段的重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为什么这句话才是这段的中心句.而不是首尾句好吗?
10、教师在讲授完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后,根据学到的“对联知识”。老师给学生出了以下几道试题:
(1)从以下三个对联中选择一个送给一位即将过生目的朋友。
甲: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乙:回回故往。逐吉新来。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2)试着给春节写一副简单的春联。
(3)试着从日常生活中搜集表达新婚、生日、春节、中秋等祝福的对联。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导学生养成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素养
B.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C.考查学生对文本学习掌握的水平
D.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1、阅读教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的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初一下学期,我们曾学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投影显示《饮酒》诗。学生齐读)同学们读得很整齐,声音洪亮。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生1:表达了陶渊明对农村生活的喜爱。
生2: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
师:说得很好。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具体地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请同学们推荐两位同学,一位帮老师把课题、作者写在黑板上。(学生推荐,一位学生上台板书)再推荐一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看着大屏幕,听他读得怎么样。(学生推荐,一位学生配乐读书。投影显示课文及图片)
师:这位同学已经写好了课题、作者,字写得很漂亮、很工整,谢谢你。读书的同学果然不负众望,课文读得很流畅,声音也很清脆。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对上述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教师以陶渊明的《饮酒》导入新课,新旧知识练习,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B.教师用学生推荐的形式让学生书写和朗读,说明课堂上要完全听从学生的意愿
C.教师随文教授字词的读音,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D.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朗读做出恰当的、适时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12、以下教师对语文教学实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B.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C.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外在的附加任务
D.选择教学方法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13、阅读下面初中七年级《短文两篇》中第二篇《第一次真好》的教学片段,按要求答题。
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默读结束后,学生开始提问:
生1:作者看到柚子树,为什么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生2: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生3:为什么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生4:为什么作者觉得刚孵出来的雏鸟的样子很难看?
生5: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
生6:作者为什么看到刚孵出的雏鸟吃不下饭?
……
共有15个学生提出了问题(有些问题是重复的),在所有学生不再举手提问时。教师问:
“谁能回答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回答:
生1:因为作者生长在都市,第一次看到柚子树,所以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生2:因为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的样子很难看,所以吃不下饭。
在教师“好”“很好”的赞扬声中,有10多名学生对前面同学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有些回答是重复的)。下课铃响后,教师小结完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后,结束了这篇课文的教学。
以下是对上面教学实录的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这节课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完全成了课堂的主角
B.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作为一个主持人存在,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C.学生“问答式”教学,解决了阅读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D.这节课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提出的多是虚假的问题,教学重点不突出
14、以下是课文《散步》的教学过程片断,阅读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二读.感知文本内容
师:[A]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
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师:[B]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爸爸、妈妈。
(学生答案丰富,甚至穿插出了感人情节)
师:像这样通过一件小事去反映一个大的主题,请你给这样一种写法取个名字。
生:以小见大。
师:[C]一滴水可以反射阳光。只要用心去感悟生活,再平凡的事情也能够发掘出深厚的主题。这种写法叫“以小见大”。
师:[D]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也包蕴着无比丰富的情感。下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事。然后推荐一个同学给大家说说。
(给学生充分说的时间,生纷纷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
对以上划线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和学生情感的初次对话,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呈递进性由浅人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入
B.设定的情景中评价人物,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融自己的情感于学习过程中。将会超越简单的静态的对人物实施归纳,使教学效果精彩纷呈
C.教师在引导学生说出“分歧”的解决说明的道理后,非常自然的上升到写法,为写作打下了一个基础。“请你给这样一种写法取个名字”,发掘和鼓励了学生的自主性
D.从文本走向生活,学生的学习富有真情实感,情操得到真正陶冶,但是和上述材料中“以小男孩的身份说故事”这个教学环节重复
15、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修辞手法的分析,以下几位同学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同时“千树万树”是夸张的手法.极尽渲染雪的大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是夸张的手法,同时和下文欢乐场面形成对比,且第二句中的“愁”和“惨”两字语带双关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以“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象征“将士威武不屈”
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运用了互文见义手法
专题推荐:中学倒计时通关特训 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新浪微博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们,分享学习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