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模拟试题>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试题(2)

来源:233网校 2015年10月22日
导读:
进入全真模拟考场在线测试此套试卷,可查看答案及解析并自动评分 >> 在线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某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的选文为《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物理学家的教学历程》,对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是(  )。
A.重视精神科学的培养,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
B.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C.学习科普文的写作方式.能够运用这种体裁进行文本创作
D.注意审美鉴赏.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
2、某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包含《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学习完这些课文后,学生对这种文学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求教师再为其推荐几篇这样的文章。以下不满足推荐要求的一项是(  )。
A.《高老头》
B.《茶馆》
C.《伪君子》
D.《赵氏孤儿》
3、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从第二段中.你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烛之武呢'
请一个学生朗读这段中烛之武的语言:“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声音响亮.声调平静)
生1:他有才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有着强烈的爱国心与责任感。
师:对“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1:年轻时未被重用,受到了残酷的打击。心里长期积压着沉重的牢骚。
师:是啊,才不尽其用,这样大的打击,让烛之武心里很是委屈,所以推辞了郑伯的请求,在回答中,他用了“也、犹、矣、也已”,使感情表达更为强烈。
(幻灯片显示资料文字:烛之武,考城人,年过七十,事郑国而为圉正(养马的官),三世不迁官……步履蹒跚)
师:“圉正”是养马的官,当时作为三朝老臣的烛之武养马几十年。已经七十多岁。学生们私下议论.感叹不已。
(再请生2朗读一遍,生语速缓慢,声调低沉)
(全班齐读一遍,感情表达很到位)
师:烛之武最终还是丢掉个人私怨.去游说秦伯。对描写他出城的“夜”与“缒”两个字,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众):被包围,很危险。
师:这时我们看到的又是一个怎样的烛之武呢?
生(众):很勇敢。有爱国心。
师:烛之武,年纪已七十多岁,还被绳子捆绑着从高高的城墙上放下,淹没于夜色,赶向敌营。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敢与炽热的爱国心啊!
以下选项对这段教学片段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教学实录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分析烛之武形象特点”这一教学目标
B.在完成语意理解的基础上.从重读字词切入.再结合人物的生平分析人物形象的教学思路。抓住了文本特点,深入浅出
C.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并运用语文.这段教学设计教师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D.教师采用一读、二读、三读的方式,层层推进,指导学生慢慢地读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体现了教师的课堂主体地位
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在《荷塘月色》一课的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交流初步阅读的感受,然后利用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选题探究,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后,选定了八个题目:①浅析《荷塘月色》中作者情感的变化。②对旧教材删改原文的看法。③分析《荷塘月色》中“我”的形象。④谈《荷塘月色》比喻手法的使用。⑤谈《荷塘月色》叠词使用的效果。⑥《荷塘月色》炼字艺术例说。⑦谈《荷塘月色》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⑧我看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
选定题目后.老师详细说明探究方法,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写鉴赏文章:
1.探究情感要先找出文中直接或者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了解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考虑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引起情感变化的触发点是什么。写分析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扣紧原文。
2.探究语言特点首先要找出有特点、有味道的语句,然后把这些语句分类,发现其共同点,再逐句分析表达效果。写赏析片段不能空说、空评,一定得用具体的词句作例子来支撑观点。
3.分析别人的评价文章.要在论点、论据、论证上下功夫,依据原文看他的观点、例子、论证方法是否站得住脚。自己要有明确的观点,不能被别人的看法牵着走。
最后.老师批改学生阅读探究后写成的分析文字,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分成“情感分析”“语言分析”“我看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三个组.课上交流三个小组的赏析文章,并由各组派代表回答同学提问,大家共同讨论后得出探究结果。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的教学课例,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探究性学习更强调探究的过程。强调让学生通过探究过程去参与、体验和掌握探究的方法.因此对方法的体验和把握比探究结果的得出更加重要
B.在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是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过程的推进中注重构建学生的探究意识.并不是真的要学生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
C.这个探究过程的探究方向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自主选定的.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意识
D.在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但应让学生自己寻找探究的方法.这段教学课例中的探究教学教师明确了探究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带有插图的教科书的教学效果要优于纯文的教科书。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插图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个系统?(  )
A.助读系统
B.练习系统
C.范文系统
D.知识系统
6、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片段一:
师: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课文中用了124个字,老师比他更惜字如金.只用了短短18个字,同学们可要好好看看。
(幻灯片显示:莫亡郑也,亡郑有益于晋,不利于秦,望君三思)
学生发出一阵笑声。
师:从大家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你们都觉得老师的说辞远远比不上烛之武啊。的确,古人曾盛赞过烛之武进谏的高超艺术。
(幻灯片显示)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令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
师:请同学们朗读第三段.并思考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穆公的。
片段二:
全班朗读第三段。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的。老师给大家提一个要求。请大家用“烛之武……,
秦伯……矣”(幻灯片显示)的格式,来概括烛之武成功说服秦伯的几个阶段,以每一个句号为界,我们分成五个部分。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句话。
学生自读.思考问题。
生:烛之武说国家要亡,秦伯放松警惕矣。
师:概括很精当,老师也概括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幻灯片显示:烛之武以退为进,秦伯戒心除矣)
师:剩下几句。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各小组再展开讨论,特别要关注幻灯片中所标注的红色词句.再按照上面规定的格式加以概括。
以上是两位教师对《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中进谏艺术的教学,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片段一中.教师将一种通俗无力的说辞与烛之武的进谏进行对比。让学生对文本产生了强烈的探知欲望
B.片段二中,教师创造性地将学习难点分解,将几个阶段有效关联。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C.片段一中.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辅以名家评论,激起学生自主解读经典文化的欲望。这样.教师激起了学生细心精读文本的兴趣
D.片段一中,教师采用“移位”法进行语言分析:片段二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了听、说、读、写四种手段,比较而言,片段一的教学方式更胜一筹
7、某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包身工》一课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讲述包身工的故事。以下对教师的这一做法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设计
B.能够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捕捉文章信息的能力
C.这是初读课文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在阅读中尽快抓住报告文学的特点
D.意在鼓励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勇于表达自己.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
8、某教师选择罗森塔尔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开设选修课程,这一课程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的(  )。
A.小说与戏剧
B.文化论著研读
C.新闻与传记
D.诗歌与散文
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通过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三十年前”(让学生找出第一场戏中“三十年前”共出现12次)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关系。教师提供材料: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
周蘩漪——其妻,三十五岁。周萍——其前妻鲁侍萍生子,年二十八。周冲——蘩漪生子,年十七。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鲁侍萍——其前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鲁大海——侍萍与前夫周朴园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这是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教师问:从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
明确:鲁侍萍被周家赶走是发生在27年前。
教师问: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30年前.难道是作者记错了吗?
教师再提供解读视角: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奥地利]弗洛伊德
(投影)
提示学生可用心理学分析法来说明周、鲁确实存在过真实的爱情。因为对他们而言,27年前是一个悲惨的时刻.根据弗洛伊德的推论,他俩潜意识里都记住的是30—27之间的三年幸福生活,所以他们对话中反复出现的是“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作者记错了,而是更逼真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语言水平的高超。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雷雨》一课时的一段教学过程,以下有关这段教学,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十年前”这个语言点有丰富的意蕴.同时又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教师能够抓住这一语言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现了教师对戏剧精妙语言的准确把握
B.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才更容易让学生产生陌生感、新奇感,表现出对知识的新奇感,故也总是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品出个中滋味来
C.找对语言点后,教师适时引入补充资料。体现了教师充分利用资源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D.若全让学生品味“三十年前”,则学生会因为资料的匮乏很难品出什么,而教师巧妙地引入“人物关系表”,恰当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链接的材料补充了文中的空白,为学生的理解搭了桥
10、以下是两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长亭送别》一课时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设计的两个不同
问题:
教师甲: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两支曲子,分析哪些曲词最具有表现力,最传神地表达了莺莺的情感?
教师乙:在不同场景中。曲词是怎样表现莺莺的心情变化的?
合作探究的方法:
◇评论:把握鉴赏要点,如意象、情景交融、修辞等。
◇再创作:交待改编依据.将某一曲词改编为现代短剧或散文。
◇美读:有感情地朗读。
请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提供的方法(有别的方法就更好),鉴赏课文中的曲词。
以下对其评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教师甲的提问更好,有方法,有方向,有要求,更具有针对性
B.教师乙的提问更好,简练有效,针对性强,更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要点
C.教师甲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内容解析.提问更有效
D.教师乙的提问明确性更强。教师提供给了学生鉴赏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去分析、回答问题,不至于无的放矢,提问更有效
11、以下关于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律
B.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C.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
D.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12、教师设计“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课程,以下不适合选人的是(  )。
A.《新月集》
B.《凤凰涅槃》
C.《彷徨》
D.《文化苦旅》
13、阅读以下教学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我来迟了”.讨论、探究:为什么王熙凤偏偏就来迟了?
师:“我来迟了”,是王熙凤说的话。王熙风在贾府中是一个活跃分子,贾府中的重大活动她都必定到场.积极参与其中。今天老祖宗的心肝儿肉从远远的扬州来了,大家都迎接来了,为什么她偏偏就来迟了呢?
生1:王熙凤在贾府是实权派人物,事务缠身,来迟了可以理解。
生2:任何事物都有偶然性,来迟了事出偶然。
生3:这是王熙凤出场与众不同之处——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生4:王熙凤以“我来迟了”出场,这是曹雪芹的特意安排,独具匠心。
教师感到生3、生4发言已点到问题的肯綮,就插话把问题转入第二轮讨论,说:“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特意安排,独具匠心,说得好!下边我们就探究一下好在哪里。”
生5:贾府是礼仪显赫之家,等级非常分明。林黛玉第一次到贾府,一定先拜见外祖母,然后拜见大舅母、二舅母,即使平辈中,还有珠大嫂子在前。如果王熙凤夹在其中,势必只能充当一个小配角。然而她又是一个好出风头、不安分守己的人物。这怎么能突出她的特殊身份、特殊地位和个性特征呢?(生5的发言获得全班热烈的掌声)
生5:如果把王熙凤当作主角来写,而把贾母等老一辈放在一边,那么,就会违背贾府的礼数,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生7:“我来迟了”是“迟”在林黛玉与贾母等人见面以后。这时候王熙凤出场亮相,给她一个单独活动.充分展示自己性格的广阔天地。所以“迟”得恰到好处。
生8:“我来迟了”是王熙凤在后院笑着说出来的。有贾母在,包括邢夫人、王夫人都是屏气敛声的,而王熙凤却可以大喊大笑,“放诞无礼”,这说明她是有靠山的,有恃无恐,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特殊身份的人物。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的教学片段,以下对其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教师抓住王熙风出场时最具标识性的一句话“我来迟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王熙凤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形成这种性格特点的原因
B.教师首段的发问一方面激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又对学生的思维“着力点”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C.生1的回答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属于无效回答,教师可直接忽略;生3和生4的回答是从作者塑造人物手法的角度给出的答案
D.生5、生6、生7和生8的回答都是从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表现的必然性的角度给出的答案
14、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设置有“和平的祈祷”主题单元,意在引导学生“沉思战争灾难,珍爱和平,理解世界人民和平的愿望”。下列不适合选人的作品有(  )。
A.《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B.《兵车行》
C.《静静的顿河》
D.《边城》
15、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师将“掌握契诃夫的生平事迹”作为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之一。下面对该教学目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选择要求理解不正确
B.教师将掌握作者的生平事迹与分析作品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混淆了
C.教师认为.掌握了作者的生平事迹才能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语言风格
D.教师认为。掌握契诃夫的生平事迹是实现全文教学目标的基础

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手机APP|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们,分享学习乐趣!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