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应用·拓展”目标里明确提出“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这一能力要求.故C当选。
2.【答案】B。解析: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属于语言文字应用中的应用文,因此选择B项。
3.【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教师从《四子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讲起,继而扩展到“孔孟专题”的特点,这正是采用了以点带面的方法开展专题式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文化探究的方法,故排除A、B;教师采取重点内容课内讲、次要内容课外学的方式,正确处理了两者的关系,排除C项。D项说法无中生有,错误,故当选。
4.【答案】C。解析:杜甫的《春望》是诗人陷身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因忧乱伤春而写下的千古名篇。诗中以明媚的春色、美好的事物来反衬纷飞的战火与破碎的山河,更为深刻地表达强烈的情感,令人闻之不胜悲,诵之愁无限。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思想感情,故不合适。自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通过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贺知章的《咏柳》通过描绘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美丽的姿态,并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了由衷的赞颂,表达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诗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柴门不开。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以此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5.【答案】C。解析:《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全诗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且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由于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人的生活时代遥远,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将其作为教学难点是正确的。但是并不能说,攻克难点就意味着完成教学目标。所以C项表述不当。
6.【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句子是宾语前置句。A项为定语后置;B项为被动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都不属于宾语前置;C项“惟……是”结构,使宾语“兄嫂”前置,故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当选。
7.【答案】C。解析:据教学常识可首先排除B、D选项;A项表述不符合《拿来主义》的特点,杂文主题和作者思想固然重要,可以作为教学目标,但本文更重要的在其犀利的语言和比喻论证的手法,所以A项不准确;C项表述准确.当选。
8.【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更深刻地理解反省与忏悔,升华了主题,无形中达成了情感目标,A项正确;该作业鼓励了学生与自己进行沟通,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灵魂对话,B、D项正确;该作业没有体现质疑和发表不同见解,“对文中观点进行质疑”表述错误,故C当选。
9.【答案】D。解析:题干中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并互动讨论,意义明显:领悟以景显情的鉴赏手法,把握求同辨异的思维方法,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故A、B、C表述正确;但该思考讨论并不能体现情感目标的达成,故D项错误,当选。
10.【答案】B。解析:第一项作业是在初读、赏读基础上把知识内化的过程,但第二项作业则是在内化基础上进行外化、拓展延伸的过程,故B项错误,当选。
11.【答案】B。解析: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体裁的文章是旧课标的表述。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生作文要“能写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章”。此三类包含的具体文体众多。
12.【答案】D。解析:案例中的老师没有运用讲授法,运用的是谈话法。
13.【答案】C。解析:“以学生的喜好来决定教学内容”,“学生兴趣……起决定作用”,说法错误,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由学生情况、教材情况、课文内容等内容综合决定的。故C项错误,当选。
14.【答案】C。解析:导语设计不严谨,内容过多,会造成导入时间过长,过度不自然的现象。可用苏轼对三篇文章做概括的原话导人或者点出三篇文章的共性特点进行简约导入。
15.【答案】B。解析:《荷塘月色》景物描写生动传神、意境优美,配以乐曲朗诵课文更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带进诗意的意境中.也会调动学生美感的神经。
二、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与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内涵的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文本本身是一个极其丰富复杂的世界,文学作品具有开放性,不是几个简单的概括性结论可以包容所有的
内涵,应该提倡多元思维。尤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多元的理解也体现了文本自身具有的结构的开放性和意蕴的丰富性及不确定性。因此,要重视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要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应,珍爱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使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而这则教学实录片段,即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对课文完成多元解读作品的一个精彩片段。教师没有先人为主,而是在调动学生自己进行欣赏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应,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让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思维活跃,情绪热烈,课堂充满了生机,实现了“生态课堂”,这种场景是新课程所希望的,也应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追求的。
17.【参考答案】
错别字:第②段中的“投映”应改成“投影”,第③段中的“高利代”应为“高利贷”。
病句: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不是“不朽的作品”,而是“不朽的文人”。这话内容颠倒。
应改成: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不是“不朽的文人”,而是“不朽的作品”。
18.【参考答案】
观点辩证。对于人品与作品,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而作了理性的思考: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这就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局限,显得冷静、客观,充满理性的思辨色彩。
层次鲜明。文章从作品反映其人品起笔,接着反转一笔: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在此基础上.作者往前推进一步: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作者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展开论证,不游离,不枝蔓,并靠论证带动材料,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三、教学设计题
19.【参考答案】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②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②通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②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设计依据:
①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高中学生应“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
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②《寡人之于国也》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3)的经典文章,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典范之作,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全文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习这篇课文要重点了解《孟子》写作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借鉴古人论证的艺术,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思想。
③学生情况
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分析:对课文而言.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语感,对文言实、虚词有一定的积累,这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走入文本语境。但是,由于受到心智水平和认知经验的限制,在理解文意、深透解读文本、掌握文章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方面还有困难。
20.【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整编的,共七篇。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展开论述。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一“只”;“无”一“毋”,“颁”一“斑”;“涂”一“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掌握词的一词多义: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以民本,罔顾人民生存的?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的中心内容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2)概括本文的结构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日”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作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使全文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五、小结作业
六、板书
21.【参考答案】
问题一: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辩的气势磅礴?
答案: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主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问题二: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认为:要想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试题推荐>>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高级中学) 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