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分三国,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后三国末年又发生了八王之乱,进入两晋时期,直到刘裕篡东晋建立南北朝,魏晋时期的朝代更替颇为频繁,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不胜枚举,其中蕴藏了哪些与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的历史知识呢?一起走进魏晋时期,了解这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知识点精讲传送门>>】
历史图鉴
☆☆☆核心事件
【官渡之战】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乘胜追击,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火攻曹操,曹军大败,退守北方。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八王之乱】三国末年,司马昭篡夺曹魏江山,建立西晋。西晋年间,发生了司马氏同姓之间为争夺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参与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其中八王为主要参与者,史称“八王之乱”。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东晋以仅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孝文帝在位期间大举改革:(1)整顿吏治(2)颁布均田令(3)迁都洛阳(4)改革鲜卑旧俗,着汉服、说汉话、用汉姓,提倡与汉族通婚等。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太和改革”,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文学发展
1.诗歌
魏晋诗歌的主要代表人是曹氏父子,即“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1)曹操,代表作《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
(2)曹丕,代表作《典论》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专著,《燕歌行》是最早出现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
(3)曹植,代表作《七步诗》、《洛神赋》。
2.散文
(1)诸葛亮,代表作《隆中对》、《出师表》、《诫子书》。
(2)陶渊明,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创立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与他相关的典故是“不为五斗米折腰”。
3.文艺理论著作
(1)陆机,代表作《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
(2)钟嵘,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
(3)刘勰,著有我国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4.小说
(1)《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怪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干宝,其中的代表篇目是《干将莫邪》、《董永》等。
(2)《世说新语》是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由南朝刘义庆等人编写,涉及典故有“望梅止渴”“口若悬河”等。
小试牛刀
1.下列不属于《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故事中的人物的是()。
A.关羽
B.张飞
C.诸葛亮
D.刘备
2.三国时期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夷陵之战
D.江陵之战
这一时期朝代更替十分频繁,涉及到许多战役,要求在复习时关注其中以弱胜强的战役,了解战役的地点、交战双方、交战背景、衍生的成语典故等内容。同时,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三国的历史,选择喜欢的文艺形式去了解,可以看《三国演义》中几场重要战役描写,理清来龙去脉。或者结合三国时期的电影,如《赤壁》等,按故事情节把握三国历史。233网校课程中包含更多知识点讲解、考试技巧等学习秘籍,点击进入课程>>,短时间内掌握全部知识!
编辑推荐:先秦时期核心考点梳理!2019小学综合素质之文化素养一
热点推荐:新人注册送精华资料>>
复习必看: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难,233网校课程助你快速突破考试重难点,直击核心考点,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