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规律来自于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只有了解小学生的发展特征,弄清楚儿童各阶段的认知方式,才能使教育方法更科学有效。对此,皮亚杰和维果斯基早已提出相应理论。【知识点精讲传送门>>】
牢记并收藏——复习笔记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选择、简答)
(一)认知发展的机制
1、图式
图式是个体感知、理解和思考这个世界的方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2、同化和顺应
皮亚杰认为图式的变化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来完成的,
同化是个体图式不断增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图式只发生了量变。
顺应是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的过程,顺应是个质变的过程。
3、平衡
呈现给个体的信息符合现有的图式时,个体就会感到自身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平衡。皮亚杰认为个体在对平衡的追求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感觉与动作的分化
认知特征:开始获得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的认知特征:
(1)不可逆性。指这个时期的儿童思考问题时不能既从正面想又从反面想、既从原因看结果又从结果分析原因,进行顺向与逆向兼顾的思维。
(2)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3)泛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感知的、有情感的。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这一阶段的认知特征:
(1)思维的具体性。这一阶段儿童思考问题离不开具体事物和经验。
(2)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已掌握了守恒,思维也具有可逆性。
(3)去自我中心。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去看问题,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1)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
(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3)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4)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记忆】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岁)——思维不可逆、以自我为中心、泛灵论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的具体性、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命题之间的关系、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及补偿性和灵活性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选择、简答)
(一)最近发展区
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二)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及正在发展的过程。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
(三)支架教学
教学支架指学生试图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给予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
自我检测【更多试题>>】
2.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的进行教学
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的促进发展
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关于认知发展的两个理论是历年考查的要点,多以选择和简答形式出题,在复习时把握理论细节。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事半功倍,233网校课程中包含知识点精析讲解、用事例说明知识点等授课形式,点击进入课程>>,讲授记忆方法,轻松记忆重难点!
编辑推荐:2019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第二章学生指导
热点推荐:新人注册送精华资料>>
复习必看: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难,233网校课程助你快速突破考试重难点,直击核心考点,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