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身心发展理论
理论 | 代表人物 | 主要观点 |
内发论 (遗传决定论) | 孟子 | “性善论” “四端 (仁义礼智)” |
弗洛伊德 | 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 |
威尔逊 | “复制基因”决定人的一切 | |
高尔顿 | "优生学"代表人 | |
格塞尔 | “成熟势力说” | |
霍尔 |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 |
外铄论 | 荀子 | “性恶论” |
洛克 | “白板说”一典型代表 | |
华生 |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 教育是万能的 | |
墨子 | 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真题演练】
(2019上半年小学真题)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种观点属于( )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查看答案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这种观点即为一种典型的外铄论。故选A。
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 表现 | 关键词 | 教育启示 |
顺序性 | 可逆转、可超越 | 一步一步 | 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学不躐等;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
阶段性 | 特点、任务 | 不同阶段的特点 | 有针对性、不能一刀切、一锅煮、儿童成人化 |
不平衡性 | 速度 | 同一个体、快或慢 | 把握关键期或最佳期;适时而教、及时施教 |
个别差异性 | 先天有缺陷、身体与精神 | 不同个体的对比 | 因材施教、弹性教学、兴趣小组、分层教学 |
互补性 | 群体与个体 | 一方面有缺陷,另一方面超群发展 | 长善救失,培养自信 |
易混淆点:
1、阶段性 VS 不平衡性
阶段性:同一个体,不同阶段发展的特点,并不涉及对速度的描述。
不平衡性:同一个体、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点快,有点慢。
2、不平衡性 VS 个体差异性
不平衡性: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方面是有快有慢,有早有晚的,因此,在教育中要抓住关键期,适时而教。
个体差异性:群体和群体间不同,每个学生间也不同,因此,在教育中要因材施教。
【真题演练】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差异性
B. 可变性
C. 稳定性
D. 不平衡性
查看答案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的意思是最佳时机错过了才知道学习,即使勤 奋刻苦也难有大的成效。这句话指的是教学要把握住关键期,这是不平衡性的体现。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要点
因素 | 作用 | 举例 | |
主观因素 | 遗传 | 前提条件,可能性 |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 |
环境 | 可能性变为现实 | 孟母三迁、狼孩 | |
教育 | 主导作用 | 父母品德高尚,培养的孩子品德不会差 | |
客观因素 | 个体主观能动性 | 根本原因 | 同样老师讲课,有些学员能拿满分,而有些学员不及格 |
详细解读:
1、学校教育(可能出简答题)
(1)为什么能产生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④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记忆口诀:双影教培
(2)其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记忆口诀:吉(即)言(延)开价(加)贵(规)
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其中,创造性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举例:“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威武不能屈”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pxx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