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综合素质(28分)
【答题理论】
【答题模板】
总:表明态度,支持还是反对。
分:分条表述,用上逻辑词或者数字,具体格式为:理论点+理论阐述+材料。记住:第一句话就要点明体现了哪个理论点,这样方面阅卷老师找得分点。
总:小结(时间来不及,可以省略)。
【真题示例】
我刚接任三(2)班班主任老师,全校闻名的“小魔王”—阳阳成为了我的学生,开学没几天,阳阳的问题便接踵而来,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单腿盘坐在座位上,书包随意扔在地上,和同学闹矛后就动手……如何改变他的这些毛病呢?我利用两周的时间认真观察阳阳,发现他有许多的毛病,但也有不少优点,比如酷爱阅读,数学成绩……于是,我请他在全班全班交流读书心得,阳阳非常高兴的接受了任务。他利用课余时间认真查阅资料确定内容,反复练习讲解,阳阳在班上的读书交流获得成功。此外,我还和数学老师商量,让阳阳担任数学课代表,同时担任半组数学作业的改错任务,阳阳非常认真负责,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纠错讲题。渐渐的阳阳改变了以前的毛病,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兴趣小组,各方面都有明显的颈部,和以前相比判若两人。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我”的教育行为。
“我”的教学行为很好地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总:表明态度)
首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直接写出所体现的理论点)。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理论简述)。材料中,“我” 并没有因为阳阳的调皮捣蛋就放弃他,而是花了两周时间去观察,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一爱阅读和数学成绩好。让阳阳在班级展示阅读心得,从而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插入匹配材料)。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材料中“我” 根据阳阳酷爱阅读的优点,让他在班级交流读书心得;根据他数学好的优势,和数学老师商量,让其担任数学课代表,休现了张老师把小强同学看作是独特的人的理念。说明”我”以以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因为阳阳是“小霸王”而放弃他,相反,通过耐心的观察和帮助,让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再次。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材料中,“我”通过请他交流读书心得和做数学课代表,激发起小强学习的兴趣,他认真查资料,反复练习,给同学讲题,都体现了“我” 把阳阳看作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因此,作为教师,在面对像阳阳这样调皮的孩子时,要结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结)
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40分)
【答题理论】
【答题模板】
第一步:表明观点(总)。根据我们考生的教育经验或者新的教育理论的理解,不难知道给定材料中教师的行为得当与否。但须注意,判断不要过于极端,尽量委婉阐述,用丰富的语言表达。例如:
1.该老师的行为欠妥或该老师在此事的处理上不甚恰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等。
2.该老师的行为符合……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二步:结合材料分析理论点(分)。即给出理由。这需要你有相应的论点,且每个论点后都要简单阐述下论据,再结合具体材料:
1.理论观点1,对理论观点进行简单解释(可根据考试时间灵活处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归纳;
2.理论观点2,对理论观点进行简单解释(可根据考试时间灵活处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归纳;
3.理论观点3,对理论观点进行简单解释(可根据考试时间灵活处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归纳;
……
注意:这里列点5个左右,对重复的理论点进行整合,切忌太多太杂。
第三步:给出结论(总)。案例分析完做个简单的小结,或者从一个新教师的角度简单谈一下你从此案例中得到的相应启示。例如:“因此,教师应……”
【真题示例】
课前,我一走进教室,几个学生便围着我有说有笑。“咦,许老师的水杯怎么还在这儿?”我笑着说,“谁帮许老师送回办公室呀?”话音网落,离我最近的小璇同学便伸手端水杯。当我看到她脏兮兮的小手时,竟鬼使神差地制止了她:“不用了,让课代表去吧,”课代表从教室后面跑来,高兴地端着水杯走了,上课时,我发现小璇的情绪明显低落。下课后,我便问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她只是摇头不语,从那以后,我感觉小璇与我的关系明显疏远了。
问题:分析小璇与“我”关系疏远的原因。
参考答案:
“我”的教学行为有所欠妥,导致了小璇与“我”关系疏远,具体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
(1)“我”没有做到新课改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案例中老师让课代表给许老师送杯子,打击小璇的主动性。
(2)“我”的学生观不正确。没有看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立的人,是独特的人。这个老师应该帮助小璇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拒绝孩子帮助我的冲动。
(3)“我”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知识素颜,能力素养,身体健康素养,心理素养和道德素养。案例中老师没有给体现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师爱,也没有表现出很高的教育教学素养。
(4〉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我”没有做到。这条原则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利用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克服他身上的消极因素。案例中老师没有利用孩子身上出现的积极主动帮助老师的优点,丧失了对孩子进行德育的时机。
任何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问题,欢迎留言交流~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pxx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