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幼儿心理学辅导

《儿童心理学》乳儿思维的萌芽表现

来源:233网校 2006年8月15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以表象为中介,借助于词、语言和过去经验而实现的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
儿童刚生下来,是没有思维的,他们只有从先天带来的一些无条件反射。虽然在整个乳儿时期(包括新生儿期),从心理的产生到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确实有非常巨大的变化。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还是没有真正思维现象的出现。。因为人的思维是和第二信号系统,即言语相联系的。如果从整个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乳儿时期只能说是思维产生的准备时期,或者最多也只能说是逐步出现了思维的一些萌芽表现。
从儿童心理的产生到儿童思维的萌芽,是在儿童机体与生活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在分析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语言开始出现,以及生活经验逐渐丰富的条件下实现的。
儿童生后的头半年,主要是感觉和知觉的发展时期。
在儿童五条件反射中,主要的认识成分是一些感觉。而在儿童条件反射形成以后,不但发展了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各种感觉,而且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反映事物的整体知觉。知觉是高一级的认识能力,它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复合刺激物(即整个物体)的反映,是分析综合能力统一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包含着概括能力的最初萌芽。但只是对有关事物属性的直观的、泛化的概括,还不是内部化的、表象或词的概括。
由于儿童知觉的概括性的萌芽,因此,在儿童知觉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认识机能,这就是逐步认识到物体的常住性或稳定性,即知觉或认识到物体的经常存在。当然,儿童知觉或认识物体的经常存在,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大约到一岁左右,儿童就逐步形成了认识物体的经常性和永久性的能力。这种知觉能力主要表现在知觉常性和客体永久性。
如前所述,知觉常性是指当知觉条件(如距离、形状、明度等),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时,而个体的知觉映象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例如,虽然某一事物的距离、远近或形状大小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这事物的主要特征不变时,还是被知觉为同一事物。这是外界事物的变化性和稳定性的矛盾统一在人脑中的反映。关于儿童知觉常性出现的时间,有不同的意见。有的研究认为,形状常性和大小常性在儿童头一年的下半年出现(J.Piaget,1953)。也有的研究认为,3个月的乳儿也可以看到知觉常性的最初表现,而6个月的乳儿则可以追视一个滚走的物体,虽然距离远了些,看起来,应当小了些,但他还能看成是同一物体(H.Mcgurk,1972)。知觉常性的出现,就使儿童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稳定的属性。
和知觉常性有密切联系的是客体永久性,即儿童对过去曾经接触或采取过行动的某一客体,当它不在面前时,还能“想起”(重现)这个客体。一般认为,大约在儿童8~12个月时,即将满1岁的时候,由于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和行走的动作)的发展和言语的产生,客体永久性也开始出现。前面说过,例如,在这以前,你和孩子“藏猫儿”的时候,你一躲开,他看不见了,也就不找了,以为世界上不存在“你”这个人了。可是在一周岁左右时,你再和孩子做“藏猫儿”游戏时,你叫他一声,然后再躲起来,孩子就会用眼睛到处找。客体永久性,实质上,也就是表象的最初形态。
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它是个体过去已经感知过但现时并不直接感知的那些事物的感性映象,它是个体过去对事物的反映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在以后的活动中的恢复、重现和不断完善。它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它不再受客体知觉的直接制约,而是在客体不在的时候,也能在脑内“想起”这个客体,它是真正离开客体的“内部化”的心理活动;(2)表象是由于对脑内保留的关于外界刺激痕迹的分析综合,而不是像感知觉那样只是对当时的直接刺激的分析综合;(3)由于儿童言语的产生,更加强了这种“内部化”的表象活动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即词的概括作用;(4)表象不但能使个体回忆起过去,而且也能使个体预见未来(例如寻找消失了的东西),加强了主体的能动性。
由于表象的这些新的特点,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参加,就为从感性认识向萌芽状态的抽象思维过渡提供了可能性。
总之,在儿童生后的第一年中,由于动作的发展,由于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发展,由于语言的产生和经验的积累,具有一定概括性和间接性的思维活动就开始产生了。虽然它实质上,只能说是思维的萌芽,但它有着无限的发展前途。在儿童今后的生活活动(游戏、学习、劳动)中,儿童的思维就从这种萌芽状态开始,一步一步地发展成为典型的、高级的人类的思维。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