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的现实性指想象的形象受现实的制约,能真实地反映现实。儿童入学以后,想象的现实性逐渐提高,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想象所反映的形象,越发接近现实事物。想象形象的特征数由少到多,结构配置由不合理到合理
初入小学的儿童,在图画中往往只用几个主要特征来表现事物,只顾大体轮廓不顾具体细节。苏联学者杜捷茨基和阿尔希莫夫用让儿童口头描述他们所不熟悉的客体的方法,让一至四年级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再造想象绘画,发现他们想象的完整性随年级增长而提高。在物体各结构的配置上,从比例不合理、与现实差距很大向安排逐步合理发展。如,研究者让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画同一个对象──具有四个特征的水翼船,结果一年级学生再现特征时在结构安排上不正确,如将两侧翼朝上等;而三年级学生就没有这类情况发生。
(二)从热衷于完全脱离现实的神话虚构,逐渐转向对现实生活的幻想
在小学儿童对文艺作品的喜爱方面,低年级儿童对童话、神话信以为真,爱听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爱看动画片。随着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三年级以后的儿童,就逐渐过渡到以现实为主的阶段。他们的兴趣逐步从童话故事转移到英雄模范故事、侦探小说、反特影片等等题材上。正因为小学儿童想象的发展有些特点,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安排上,低年级多选用如《乌鸦喝水》《小马过河》等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教材对孩子进行智力教育。高年级则多选用对社会、自然的现实的记叙和说明的文章,对孩子进行智力教育。
同时,在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方面,低年级儿童往往想人非非,幻想做一个像动画片中的具有非凡本领的人,而高年级儿童开始联系自己的生活前途,如考上理想的中学,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