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的消费进行引导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一、学校要正确引导小学生消费
学校在引导小学生消费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教会他们掌握必要的生活知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小学生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
学校应该教育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考虑到自己家庭的承受能力。小学生的消费完全要靠父母,小学生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往往不能体味父母挣钱的艰辛。父母维持一个家庭的经济运转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小学生不应该让自己的超限消费加重他们的负担。尽管一些家庭条件相对来说比较优越的小学生在消费时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也不能养成随便消费的坏习惯,应该教育他们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
学校应该教育学生,消费要适合自己的正常需要,如身体发育需要的饮食,增长智力需要的书籍,符合学生身份的必要衣着,为了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去参加一些文艺和体育训练等。在享乐方面可以少消费一些,如不要为了追求时髦而去讲吃;讲穿、讲玩,互相攀比。
2.在小学生当中宣传消费常识,进行消费咨询,使他们能自觉抵制错误消费
现在有很多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不会合理地消费。
有些小学生常常拿着钱到商店、书店胡乱地买一通,并不能考虑到所购商品的实用性和价值。这与学生缺乏消费知识有关。学校也要教给小学生生活方面的常识,让他们掌握一些消费知识。第一,饮食要注意结构合理。通过这一知识的学习,小学生认识到不能偏食,不能乱吃零食和各种小食品。第二,流行不等于美观。小学生的衣着不宜赶时髦,流行的东西一般价格都比较高,而且不一定适合小学生健康、活泼的特点。第三,智力投资不能过于慷慨。小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和课外读物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选择,而不能随心所欲,此外,学校还应该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对小学生进行消费咨询,使他们能把因为消费带来的困惑和烦恼告诉教师,教师及时地帮助他们排除因消费而导致的心理障碍。
3.组织小学生参加各种勤工俭学活动,培养他们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
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是最深刻的,小学生在各种勤工俭学活动中可以得到锻炼。亲身参加劳动可以使小学生了解劳动的艰辛,从而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家庭要引导小学生合理消费
家庭是小学生消费的经济来源,小学生消费习惯的养成与父母的态度有直接关系。现在的家长都有一种补偿心理,希望把最好的东西尽可能地都给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在消费方面表现为盲目满足孩子的要求。因此,要想教育小学生形成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必须首先从家长做起。
1. 学会对孩子的频繁消费要求合理拒绝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也越来越成为家庭的“中心”,许多家长一味地娇惯孩子,对他们的消费不加限制,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完全满足孩子的消费要求会形成孩子依赖心重、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家长应该拒绝孩子提出的过高消费要求,决不能任由孩子虚荣心的膨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心孩子。
2.公开经济收入,与孩子一起制定消费计划
对于靠工资生活的家庭,每月的收入是基本稳定的。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工资收入告诉孩子,让他知道自己的消费水准应该是怎样的,从而掌握自己的消费尺度;还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与孩子一道制定一个家庭财政计划,要求孩子按消费计划行事,月末进行总结。对于计划执行得好的要给予鼓励,而对于超出计划的消费要给予批评。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有助于他形成勤俭节约、认真负责的习惯。
3.寻找恰当机会,让孩子参与家庭经济的管理
寒暑假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尝试一下,组织一个月的家庭经济生活,包括买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目的是让他们了解维持一个家庭的艰苦,学会精打细算,学会购买东西,体味一下当家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