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教材《大学心理学》第十四章第二节

来源:233网校 2007年10月6日
第十四章 第二节 大学生群体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阻抑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个体为达到活动的目的,就要学会某种动作或形成某种习惯。按照刺激—反应理论来看,社会助长作用就是把社会目的物作为增强刺激,使个体学会某种行为或形成某种习惯。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的施予者运用各类增强刺激,使学生逐渐习得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态度与习惯。

社会助长作用是他人在场或数人合作能促进个人的活动效率,从而出现增量或增质;与这种现象相反,有他人在场或数人合作降低了个人活动的效率,就称为社会阻抑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明显地表现在规范行为学习上。规范行为就是按照社会规定的共同准则发生的行为。任何社会都有一套共同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要求每一个成员去遵守。社会助长作用就是在无论人们遇到什么刺激或情境,都能在社会控制或压力下作出正确的反应。

谢利夫(M.Sherif)在暗室中运用似动现象,让几个被试相互大声报告光点移动的距离。最初被试的报告是紊乱的,后来他们报告的数值渐趋平均化,最后集中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这个实验说明,几个被试在开始时的判断都缺乏依据,但为了与别人判断的标准相接近,就形成了一个群体的标准。这种群体判断标准就成为规范标准。在测试过程中以群体的规范代替了个人的反应。研究者认为,规范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模仿、暗示的心理机制发生作用的。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某人在进行简单的工作任务时,如有观众在场,就促进了工作的进行,加强了优势反应的产生,而增量增质;相反地,如果有观众在场,让被试学习一项困难的任务,这个新手作出的不正确反应增多,妨碍了学习或工作的进行。由此可见,群体能增强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而作出最佳的反应,但也会由于别人在场或别人发表的意见,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干扰,而妨碍新思想的产生和影响深入地进行独立思考。

二、社会标准化倾向

多数人在一个群体中进行共同学习或工作往往在完成速度和质量上有渐趋一致的倾向,这个倾向称为社会标准化倾向。

社会心理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没有其他人参加的活动,个人倾向于遵从自己创造的规范方式。在知觉性错觉的研究中,第一次试验是让被试从单独的、黑暗的房间内观察并估计一个静止的光点“移动”的距离,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试验的结果表明,被试者的估计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有的被试认为光点移动了几英寸(1英寸=2.540 0厘米),有的被试则认为移动了20~30英寸。经过几次试验之后,被试形成了自己的标准,每个被试都建立了自己所特有的移动范围,各自建立的范围的差别在5~25英寸之间。第二次试验是把被试三至四人组成小组,面对同一光点进行估计,开始时差别较大,经过重复试验和相互影响,他们的估计数值渐趋接近,最后可达到一致。这种在没有参照标准情况下的估计,是由于群体成员的相互影响和暗示而默认或遵从别人的判断,形成一种社会标准化的倾向或者称为群体规范化。

在学习上也发现这种类似的情况,迈耶(A.Mayer)在一项词汇默写、心算和笔算等难度测验中让被试分为两组,一组在教室中共做,一组在教室外单独做。试验结果表明,在共做情况下,原来单独做而成绩差的学生的测试成绩普遍提高;那些单独做而成绩好的学生没有明显的提高,群体的平均差有所减少。这表明共做时成绩差异的减少是由于其他人的动作速度和努力的整体水平的暗示所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而成绩较好者则因缺乏更强刺激的鼓励而放松追求的目标,因而保持原来成绩或者成绩有所降低。

三、社会从众行为

社会从众行为是由于实际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阿希曾以判断线段的长短做实验,被试为大学生,每组由7~9人组成。其中只有一位真被试,其他都是假被试。在进行图形知觉实验时,请被试看两张成对而分隔开的图片。如下图:

图14-1 从众实验图片

要求被试回答:“左图中的线段与右图中的哪一条线一样长?”先让假被试故意作出错误的判断,认为“与 c 线一样长”。最后真被试也认为左图中的线段与 c 线一样长。实验结果表明:受同伴影响而发生从众错误判断的,占总人数的35%~37%,这说明群体的影响所起的增强作用。对从众行为的好坏,不能一概而论,要看行为的方向与客观效果对谁有利。

为什么会发生从众这种心理现象呢?在研究中值得注意的有两个因素,即信息压力与规范压力。来源于群体的信息有利于我们从事各种活动,这些信息大多数由别人提供。人们听从别人的意见或模仿别人的行为,是因为这些信息或知识能帮助自己。其表现有二:一是人们倾向于相信大多数,多数人的正确信息比少数人的机遇大,因而怀疑自己的判断,特别是在缺乏一个标准的参照物时更是如此;二是每一个人在群体中都不愿意做一个“不合群者”或“越轨者”,害怕自己的看法与其他人不同,或者不愿意惹人注意,也怕出现错误而丢面子,因而与群体规范保持一致。

群体影响从众性的变量,有群体本身的特点。群体的规模大小是影响从众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1~5人的群体中,有一个人反对时,被试的意见不受影响,但增加到两三人反对时,他的从众性就会增加。群体内部意见的分歧会降低从众的比例。群体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比没有目标时,群体压力更大。多数人地位的高低影响从众人数的多少。

四、模仿与感染

班杜拉和瓦拉特(M.Bandura 和 R.H.Walters)认为模仿学习在社会行为的塑造和个人人格的发展上起重要作用。在社会情境中,人们不一定先通过活动作出反应来塑造行为,而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塑造新的行为。上课时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当时并未通过练习就可以完全模仿教师的行为。人们有很多行为和态度,都是这样模仿的结果。在新的行为单凭模仿获得时,这种学习就是认识。观察学习包括着认识因素。

模仿是在当时或事后并不直接重复他人的动作,而仅仅是观察他人的操作而知道解决问题的特点。学习者只需要对所学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了解,而不必重复观察者的动作。例如经常观察别人的言谈举止、工作方式,虽然观察者当时并未重复被观察者的动作,但他的动作方式由于受到周围人们的称赞而被强化。以后自己在与人交往和工作中也有类似的表现,这种学习就是替代学习。

模仿和替代学习都属于观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模式吸引了观察者的注意。因为模式具有成功、威望、权力等特点。然后以符号的形式记住动作的方式。观察者对学习的模式是否模仿受强化和动机的影响。如果被观察者的行为受到别人的赞扬,就愿意去模仿。如果这种行为遭到斥责,就不去模仿。替代学习也是这样。

我们通常所说的“感染”是群众性的模仿,它是指群体中的一部分的情绪或行为激起另一部分人发生同样的反应。这种感染有两种,一种是情绪方面的,它能使一个人暂时放弃行为的社会约束而激动起来,群体的参加者都用一种相同的态度、观点和价值定向,促进个人之间的模仿过程。情绪感染容易引起循环反应。“这是一种由别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引起的同样的情绪过程,它反转来又加剧别人的情绪。”([美]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页。)这种被加剧了的情绪可以传遍整个人群,激起他们更为强烈的反应。另一种是行为方面的,个人迫于群体的压力而采取与其他成员相一致的行为反应。

五、认同作用

认同作用是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思想、观点或态度来看待事物。这是了解别人和向别人学习的一种方式。个人经常有效仿别人的倾向。这种倾向使他在感觉、思想、态度和行为举止上模拟别人,对别人的整个人格发生全面的、持久的模仿学习。认同是一种综合性的模仿学习。儿童有模仿父母行为的倾向,青年人和成人有向先进人物模仿的倾向,这都属于认同作用。

个人认同的对象有时是某人,有时则是某一群体成员的共同特征,在校风、班风或队风的影响下表现出某一群体共同具有的行为、风度与态度。

认同作用发生的原因,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有三种理论。

(一)次级增强说

所谓次级增强是指刺激—反应理论中由原级增强所派生的增强作用。例如,儿童对父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发生快感。对儿童来说,这属于原级增强。在此基础上,儿童对父母的行为或态度(即对儿童的刺激)也喜欢模仿,并产生快感。这种偶然发生的与父母行为类似的特征,由于次级增强作用,它所发生的倾向与频率也逐渐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就成为儿童自己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身份妒羡说

怀庭(J.W.M.Whiting,1960)认为儿童为什么模仿成人的行为与态度,是因为嫉妒与羡慕成人的优越地位,也想和父母或成人竞争,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成人行为的特征。

(三)社会权力说

马考比(E.E.Maccoby,1959)等人提出社会权力说来阐明认同作用。他们认为社会权力是指个人对他人的行为所具有的影响力和支配力;一个人的影响力与支配力越大,其权力越大。在家庭中父母拥有较大的权力,父母是控制者,因而子女有模仿父母的倾向。在一个团体或一个班级中,拥有某种权力者,往往是被模仿的对象。原因也是这部分人的影响力较大,在活动中能起支配作用。

群体成员由于对群体目标的认同,有时在群体的激情鼓动下,而越来越减弱对自我价值与行为的意识,丧失自我责任感,使自己的行为淹没在群体之中,这种现象叫做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特别是约束力减弱的群体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群体中的各个成员觉得责任应由大家承担,个人不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关心行为的后果,以致发生不负责任的行为。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