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心理学试题

200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前预测试卷(1)

来源:233网校 2007年12月18日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抱负水平的高低与个体是否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无关。()
  2.确定教学目标属于教学的微观设计。()
  3.按照成就动机理论,一个人成功地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越大,成功的诱因价值也就越大。()
  4.贾德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学习迁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5.先行组织者只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有关,与新的学习无关。()
  6.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7.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积极强化的目的在于增加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消极强化的目的则在于降低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8.皮亚杰认为,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倾向于依据行为的动机意向来对行为做出道德判断。()
  9.表象性思维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特点。()
  10.布鲁姆认为,当学生实际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达不到其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时,其学习程度便达不到掌握水平。()
  二、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A.综合B.运用C.评价D.领会
  2.代币制经济的课堂管理方法最适合于哪类学生团体?()
  A.优秀生团体B.后进生团体
  C.中等水平学生团体D.超常和低常学生团体
  3.引导个体的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A.内驱力B.需要C.期望D.诱因
  4.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5.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共同的要素说B.概括原理说
  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6.组块的概念是由于1956年在关于短时记忆容量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的。()
  A.曼德勒B里奇
  C.米勒D巴特利特
  7.知识的具体化过程的核心环节是:()
  A.审题B.联想C.解析D.类化
  8.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A.布鲁纳B.奥苏贝尔
  C.斯金纳D.加涅
  9.消极强化的实例是:()
  A.老板为出色雇员增加薪水
  B.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
  C.学生上课扮怪相而无人理睬
  D.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
  1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彪勒B.马斯洛
  C.华生D.皮亚杰
  三、多项选(每题2分,共10分)
  1.随机化现场实验的特点是:()
  A.在实验室里进行
  B.实验时间较长
  C.外部效度较高
  D.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其目的是评价某种教学程序或其它教育措施的效果
  2.解题技能是一种()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运动技能 D.智力技能
  3.以下行为属于本能行为的:()
  A.鸭子游水B.蜜蜂酿蜜
  C.小孩怕黑暗D.女人爱干净
  4.学习策略的获得与运用受制于()
  A.个体的发展水平B.能力差异
  C.动机差异  D.性别差异
  5.对动物的随意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有:()
  A.桑代克B.巴甫洛夫
  C.斯金纳D.布鲁纳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头”,这是前苏联心理学家_________的著名观点。
  2.行为矫正技术所针对的目标行为既可以是个体行为,也可以是_________.
  3.马斯洛将人类的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统称为_________.
  4._________学习是美国加州大学维特罗克于1974年提出的概念.
  5.在心智技能形成的_________阶段,心理活动是在言语水平上进行的。
  6.按照美国布鲁姆等人的观点,教育目标可分为认知、情感和_________三个领域。
  7.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是由_________和伍德沃斯提出的。
  8.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过度学习量比刚能达到背诵的学习量增加_________时,学习效果最佳。
  9.托尔曼认为,学习过程并非简单的反应过程,而是通过认知形成_________的过程。
  10.埃里克森认为,小学儿童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主要是_________.
  五、名词解释(每题4分)
  1.记忆术
  2.刺激泛化
  3.先行组织者
  4.横向评价
  六、简答题(每题8分,24分)
  1.举例说明什么是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
  2.简介PQ4R技术。
  3.按照维纳的观点,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主要涉及哪三个维度?(举例说明)
  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教育心理学中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请选择一种方法对其特点及作用进行详细阐述。
  2.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