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有大小、形状、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空间知觉就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空间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视知觉、听知觉、运动知觉、平衡觉都参加活动。
人的空间知觉足怎样形成的呢?
唯心论坚持先验论的观点,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空间知觉能力是后天获得的,是在生活过程中学习的结果。早在十八世纪,洛克首先提出这种观点,继而有了第亚克发展了洛克的观点。
洛克为了证明空间知觉是后天获得的,曾经假设一个生来就失明的人,通过触觉已经能区别球体和立方体,经过手术恢复视觉之后,只用眼睛不辅之于触摸,他是不能区分球体和立方体的。他指出:只有物体的视觉形象和触觉形象多次结合之后才能单凭视觉区分物体,这一结合过程是经过后天学习达到的。
洛克当年的假设,后来为心理学的实验和观察所证实。成年人在进行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之后,开始仅凭视觉不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似乎感到外界事物都在自己的眼前,甚至是碰到眼睛上,经过一段时间,在活动中触觉、动觉和视觉之间逐渐形成了联系之后,才能够用视觉分辨物体的大小、形状、远近等空间特性。
心理学家也做过类似的实验。将一个两端装有凸透镜的管子固定在右眼上,左眼遮掩,用右眼视物,开始一、二天觉得很混乱,看东西上下颠倒,左右移位,人是头朝下,脚朝上,眼视为左方的却在右边触到,经过八天时间,颠倒的情况改变了,恢复正常的方位知觉。拿掉管子之后,又重新出现颠倒,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恢复正常。这说明我们不是单凭网膜上的视像去知觉物体,还要靠触模觉、动觉,必须经过视觉与触摸觉的多次结合,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空间知觉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获得的。不过这种学习的过程是在早年进行的,不为人所察觉与记忆,但是科学实验已经重复了这一过程,确认这一过程的存在。
形状、大小知觉
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模觉和动觉获得的。对物体形状、大小的知觉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在观察物体时眼球沿着物体轮廓运动所产生的动觉刺激,为物体的形状提供了信号,用手触摸物体时,肌肉活动产生连续的动觉刺激也传到大脑,大脑皮层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人们才能够形成物体的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具有恒常性。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人对形状的知觉相当稳定,保持不变。当人们用眼睛感知物体的形状时,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物体形状在视网膜上的投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方形的物体从侧面看去,网膜上的投影是一个长方形,正圆的盘子从侧面看去,网膜上的印象是椭圆形,但是人们仍然将它们感知为正方形和圆形。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多次从不同角度观察过同一物体,加上有触觉的配合就形成了对物体形状的正确知觉。
大小知觉也是通过视觉、触摸觉和动觉获得的。视觉对大小知觉有重要作用,但是必须在视觉与触摸觉、动觉多次结合之后,并且将各种信号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视觉才能单独判定物体的大小。
视知觉判断物体的大小取决于两个重要的条件,即物体的大小和距离。大的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大,知觉到物体也较大。小的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小,知觉到物体也较小。但是视像的大小不完全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它还与物体的距离成反比。同一个大小相等的物体,距离远时视像小,距离近时视像大,因此远处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视像可能比近处小物体的视像还小,这时仅凭视觉是无法知觉大小的。然而人4l、3仍然能够较正确的知觉不同距离物体的大小,这是因为动觉和触摸觉同时起作用的结果。知觉不同距离的物体时,眼肌的紧张度和活动程度是不同的,而眼睛调节时所产生的动觉刺激同网膜的刺激一同进入大脑皮层,在动觉和视觉之间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我们才能正确地识别大小。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大小知觉也具有恒常性,使所知觉的物体在一定范围内趋向保持原来的大小,这对人们判断物体的大小也是有帮助的。
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对物体离我们远近的知觉。距离知觉是多种分析器的综合活动的结果。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触摸觉、动觉等都能感知距离的远近。其中占重要地位的是视知觉与动觉,借助许多内部与外部条件提供的信号,进行综合的判断来知觉距离的远近。
这些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象重迭
如果观察的对象之间有重迭,或者在观察者与观察物之间有中间物存在,就会产生重迭。那么就容易辨别出远近,末被掩盖的物体近些,部分被掩盖的物体远些。眺望远处时,就是通过重迭来判断远近的,被遮挡的物体比未被遮挡的物体距离我们较远。如果观察对象时没有重迭,常常会误远为近,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观看岛屿容易知觉得很近,实际的距离则很远。
2.空气透视
由于空气中的尘埃、烟气等的影响,远处的物体看起来略呈蓝色或紫色,细节不易分辨,模糊不清;而近处物体则很清晰,细节分明,因此空气透视可作为判断距离的标志。值得提出的是空气透视的视觉效果容易产生误差,它与天气的变化关系密切。天空晴朗,空气清新,物体看上去格外清晰,显得近些。阴雨罪靠,烟尘弥漫,物体会变得模糊,使人觉得距离远些。进行目测距离练习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才能减少误差。
3.明暗和阴影
由于光线的照射会产生明暗的差别或造成阴影。光亮的物体看起来近些,阴暗的物体显得远些。在绘画上,经常运用色调的阴暗和明快表现距离的远近以及突起和凹陷。
4.线条透视
近处的物体形成的视角大,在视网膜上的投影也大,知觉为较大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占的视角小,知觉为较小的物体。在伸延的平行线上看得最清楚,近处的二条平行线,到远处就汇合成为一点。马路的路面,随着距离向远处伸展变得越来越窄,两旁的树高依次减低。这正是线条透视的效果,它也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判断距离的远近。
5.运动视差
运动着的物体,由于距离我们的远近不同,引起的视角变化有所不同,从而表现为运动速度的差异。距离近的物体视角变化大,觉得速度快;距离远的物体视角变化小,显得运动速度慢。近处的汽车飞快地驶过,远处的汽车简直象甲虫一样在慢慢地移动。视野中对象运动速度的差异提供了关于对象距离的信号,运动速度快的,距离就近,运动速度慢的,距离就远。因此,可以根据对象相对运动速度来知觉他们的距离。
6.眼睛的调节和辐合
眼睛在观看不同距离的物体时,有两种相应的活动——调节和辐合。前者是单眼进行活动,一般在5—6公尺内起作用,后者是双眼的活动,在15—20公尺内生效。
调节是指在知觉不同距离对象时,水晶体曲率所发生的变化。看近物时水晶体变厚,看远物时水晶体变薄。
观看不同距离的对象,只有视像落在视网膜上,才能产生清晰的视觉;而水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距离又是固定的,因此,必须改变水品体的曲率。看近物时,曲度加大;看远物时,曲度缩小。在进行活动调节时,必然有动觉信号产生,动觉信号传到大脑是估计对象距离的重要依据之一。不过,只在近距离时才有效。
辐合是指两跟视轴对物体的合拢。对物体的注视都是由双眼进行的,为了看清物体,需要两只限睛的中央窝对准物体,这时眼球以视轴为中心产生相应的运动。看近处的物体时,视轴趋于集中,看远处的物体时,视轴趋于分散。视轴辐合的运动是由眼肌控制的,眼肌运动时产生的动党刺激,也成为物体远近的信号,帮助我们知觉距离。当物体距离太远,视轴近于平行,对于估计距离就不起作用了。
由于眼睛的调节和辐合的作用,对于视网膜上有同样投影的物体,我们能够分出它们的远近和实际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