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维特罗克对理解过程的分析:他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意义的生成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到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学习的发生依赖于学习者已有的相关经验,要生成对所知觉到的事物的理解,学习者总是需要与他以前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另外,人脑并不是被动地记录外界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建构对输入信息的解释,主动的选择一些信息,忽视一些信息,并从中得出推论。这也就是说,在生成理解的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新知识)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主动地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而是从对这一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理解的生成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环节:
(1)长时记忆中存在一些知识经验,它们会影响个体的知觉和注意倾向,会影响到个体以某种方式来加工新信息的倾向,学习者首先把这些内容提出来,进入短时记忆(当前的工作记忆)。(2)这些内容和倾向实际上构成了学习者的动机,使他不仅能注意外来的、意想不到的信息,也能主动地对感觉经验进行选择性注意,注意那些已经有过经验,仍有持续兴趣的信息,去进行选择性的知觉。在这种注意和知觉的过程中,学习者要作出有意识的控制和努力。(3)经过选择性知觉得到的信息,要达到对其意义的理解,还需要和长时记忆中存在的有关信息建立某种联系,从而主动地理解新信息的意义,这是意义建构的关键。(4)在最后完成意义建构之前,学习者要先试探性的建立这种联系,进行试验性的意义建构。学习者激活一些有关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理解,同时监视这种试探性理解是否合适。(5)在与长时记忆进行试探性联系、展开试验性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为了检验所形成的理解,学习者可能要与感觉经验相对照,也可能与长时记忆中已有的经验作比较。%考*试大%(6)经检验,如果意义建构不成功,应该回到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的试验性联系的策略。(7)如果意义建构成功,就实现了意义的理解。在新信息被理解后,学习者可以从多方面对获得的理解进行分析检验,看它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自己长时记忆中的其他相关经验。经过这种检验,如果新经验与自己原来的经验结构之间基本是一致的,不存在什么冲突,就可以把新的理解从短时记忆纳入到长时记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相反,如果发现了新旧经验之间的冲突,这就可能导致长时记忆中原有认知结构的重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理解过程不只是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流程,而是新信息与长时记忆内容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5、什么是概念?概念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所谓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要素:名称,内涵,外延。
概念学习的方式:就是要理解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概念形成:学习者可以对同类事物的各种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它们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概念同化:学习者可以利用原有概念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
1概念分析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3正例与反例的辨别4变式5比较
6、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知识理解水平?
(一)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
1、常用的直观形式
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言语直观
2、提供直观时须注意的事项
①首先要注意直观对象呈现的模式
②注意词与形象的结合
③注意培养学生对直观对象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观察方法
①顺序观察法②素描观察法③连续长期观察法④实验观察法⑤操作观察法⑥比较观察法
(二)运用变式与比较
(三)知识的系统化
(四)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五)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第三节知识的巩固
8、简述知识巩固的途径?
1、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
2、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识记效果
①利用无意识识记和有意识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②使需要记忆的材料成为学生行动或思考的直接对象
③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加以识记
④指导学生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3、合理地组织复习
①复习要及时
②复习要合理:复习方式多样化;分散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复习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简缩而概括的记忆材料;复习方式多样化;让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③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
第四节知识的应用
9、简述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
(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二)智力活动水平
(三)课题性质
编辑推荐:把教师站点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