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1)如何理解态度与品德,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理解:(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行为,便并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则是由态度决定的。(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二)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一般情况下,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二、品德的实质和结构:
(一)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核心部分)、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行为三个方面。
2)态度与品德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实质相同,结构也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可加定义)。区别:(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比如我们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品德不良。(2)价值的内化程序不同。态度的内化水平由低到高: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其中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总之,二者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作严格区分。
3)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品德与道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道德的特征:(1)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2)道德的社会共同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适应全社会各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二、同一社会中各个阶级间所共有的道德准则或道德观念习俗。(3)道德的阶级性(4)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的特征:(1)形成的后天性(2)内容的社会性(3)表现的行为性(4)结构的稳定性(5)抉择的自觉性:表现在二个方面:第一、品德的形成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基础;第二、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能凭借一定的判断自觉自愿地、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3、品德和道德的联系:(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4)评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的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的道德发展问题,得出了三大研究成果,写成《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年)一书。
1、皮亚杰三大研究成果的具体内容
(1)儿童的道德发展既非天赋,也不是社会规则的直接内化,而是受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性质强度的影响。换言之,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人的自然天赋与相应的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的道德发展不仅取决于他对道德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儿童的道德思维发展的程度。儿童的道德思维的发展是一个自主的理性思维发展过程。儿童是自己道德观点的构造者。
(3)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有明显阶段特点和顺序性的过程,与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相关性。皮亚杰认为,作为儿童道德发展基础的思维结构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儿童的道德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与孤立的行为片断相对应的道德观念的 总和。第二、在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前一阶段总是融合到后一阶段,并为后一阶段所取代。第三、每个儿童都为建立他自己的综合体积极努力,而不只是去接受社会文化所规定的现成的模式。第四、道德认知发展的先在阶段是后继阶段的必要的组成成分。各阶段的连续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普遍的。
2、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根据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又可分两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 (2)权威阶段(5-8岁)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他们了解规则对行为的作用,但不了解其意义。他们常以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成人就是最好的道德观念,服从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如果违背成人的法则,不管动机如何都应该受抵罪的惩罚,而且惩罚越厉害越公平。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意识到准则是一种保证共同利益、契约性的、自愿接受的行为准则,并表现出合作互惠的精神。开始以动机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认为公平的行为都是好的。关于惩罚,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时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此时才真正到了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他们基于公正感作出的判断已经不再是平等基础上的法定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将规则同整个社会和人类利益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
3、皮亚杰在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的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1)在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方面,肯定了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认为道德情感的激发有赖于道德认识,价值判断有赖于事实判断。(2)关于儿童的道德发展的规律问题及道德发展过程中的质和量的问题,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3)关于教育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加以促进。
4、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局限性
(1)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以及同伴间相互关系的不断发展,儿童道德判断的基础便从考虑后果转为考虑意图,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同伴的协作,而不是成人的教育或榜样,从而否定了榜样的作用,这是不对的。(2)皮亚杰虽然揭示了道德认识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注意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却忽视了“行”的因素,也是错误的。(3)关于成人的强制或约束以及协作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皮亚杰绝对否定成人约束对儿童道德发展可能具有的积极作用,这是错误的。
5)评述柯尔伯格(美国)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与皮亚杰在理论上的分歧:(1)柯尔伯格认为,7-8岁以前的幼儿除了知道父母比自己更有力量外,就不知道什么叫尊重权威,几乎完全没有任何关于规则的概念。至于幼儿认为违犯规则要受罚,不过是反映一种趋乐避苦的实在主义的和快乐主义的愿望,远不是什么对成人的观点的高度尊重。(2)10-12岁儿童的道德品质,远不是充分自律的和成熟的。认为皮亚杰在儿童的自律判断中过多的加入了像平等主义和功利主义一类的道德属性,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实际。
2、柯尔伯格改进实验:(1)扩大研究范围(2)改进研究方法: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进为两难故事法。
3、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发展顺序。
(一)前习俗水平:道德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已主义的定向: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己并偶然满足他人的需要。能意识到准则是与每个人的需要和希望有关系的。
(二)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定向:尊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
(三)后习俗水平:自觉的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第五阶段:墨守成规和契约定向:为了求得一致,承认准则或期望的要求。通常总是避免背离别人的意志和福利。责任是以契约的形式加以规定的。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不仅遵循既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伴同互相信赖与尊重的道德心是起主导作用的动因。
4、柯尔伯格理论的价值与不足:系统地扩展了前人的研究,提出了体系完整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不同意见:(1)公正取向的和关怀取向的伦理道德观(2)关于“是—应当”悖论。
6)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初二是关键期)。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总体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成熟性,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7)简述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依从阶段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
(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8)试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基本条件)
(一)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
9)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一、有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易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四、价值辨析:讨论交谈等。一种观念要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选择(1、自由选择;2、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赞赏(1、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2、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行动(1、按自己的选择行事;2、做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赋值过程”
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奖励: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惩罚:当不良行为出现时,两种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另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