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论述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
一、课时计划的差异: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一)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教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三)教材的呈现:专家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教师则不能。(四)课堂练习:专家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仅仅把它当作必经的步骤。(五)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而新教师往往缺乏相应的规范。(六)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运用。新教师或者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策略。
三、课后评价的差异: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而专家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很少谈论课堂管理问题和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专家教师都关心那些他们认为对完成目标有影响的活动,而新教师对课的评价却不同:有的分析课的特点,有的对课的成功作了大致的评估,有的关注自己上课时的有效性。
5)论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历程和途径
一、历程:(一)关注生存阶段: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因而有些新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与学生搞好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二)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站稳了脚跟)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三)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途径: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分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二)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三)进行专门训练:每天进行回顾;有意义的呈现新材料;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布置家庭作业;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上述程序中有的属于自动化的教学技能,有的属于教学策略。(四)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关于反思方法,布鲁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了以下四种:(1)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交流讨论(4)行动研究。
6)教师指导帮助者的角色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反思自我,使学生真正明白自己要学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学;(2)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4)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5)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学教师进行那些角色创新?
一、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二、由命令主导型教师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三、 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四、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