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度焦虑
焦虑是青少年常见的情绪状态之。它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较为普遍的负性情感,常常表现为无原因的恐惧和不安、无所指向的烦躁和惊慌,像是预感到将要面临某种危险或灾祸,但却无力去应付的痛苦情绪。研究发现,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但是持久的过度的焦虑则对儿童的成长不利。
1.过度焦虑的表现。在生理上,过度焦虑的儿童常因此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心跳加快、汗多气促、尿频、便秘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在行为上,过度焦虑的儿童在处理陌生事物时,往往表现出敏感、多虑、过分害怕、惶恐的情绪;对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议论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也非常敏感和紧张.影响儿童的智力、人格、社会性的发展,因此他们往往不受同伴的欢迎。
2.过度焦虑的成因。儿童过度焦虑的产生与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因素有关。研究表明.某些应激反应的焦虑趋势至少部分带有遗传性;若父母或教师自身具有较多的焦情绪反应.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容易进行不自觉的模仿,最终导致儿童的过度焦虑;若儿童长期处于焦虑的情境之中.例如父母或教师对儿童的要求过高、过严,大大超出了儿童实际发展水平.儿童一方面是因为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而出现焦虑的情绪反应.另一方面儿童可能会经常受到指责、批评和惩罚,致使儿童始终处于焦虑之中。此外,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喜怒无常、惩罚无度,会使儿童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处理与父母、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易引发焦虑情绪。
3.过度焦虑的辅导与矫治。以心理支持为基础,教师、家长应该多关心、爱护这类儿童,耐心地寻找造成过度焦虑的躯体及心理原因.多安慰、多鼓励,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评水
平;进行认知调整,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焦虑源,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正确分析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合理制订学习目标,在适度的学习压力下进行学习,避免考试焦虑;辅之以放松训练.教会学生放松技巧,诸如深呼吸法、冥想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使学生面对焦虑情境时能够以放松的方法缓解焦虑。
(二)强迫症
强迫症又叫做强迫性神经症,是指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伴有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的一种情绪障碍。在儿童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但智力大多正常。
1.强迫症的表现。强迫症的基本表现是强迫性思维或观念及强迫性动作。强迫观念是一种持久的思想、表象和冲动强加于意识中并持续和重复出现,包括词、数字、观念、思路、想象、情感和冲动。这种观念并非自愿产生,患儿企图摆脱但又无法摆脱,倍感苦恼。强迫动作是指按照某种规则或刻板程序重复做出动作或活动,这种活动是强迫观念的一种行为反应。一般来说,强迫性动作是用来抵消或减轻焦虑不适的心情。实际上,这种方法丝毫不能减轻焦虑,儿童明知不对却不能放弃。在儿童正常发育期,3~7岁是出现类似强迫动作的高峰期。
2.强迫症的成因。儿童先天素质不良,性格谨慎、内向寡言以及父母的不良行为、不当的教育方式都可能是导致儿童强迫症状的原因。有的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突然的精神创伤、重大生活变故也是强迫症的主要诱发因素。
3.强迫症的辅导和矫治。矫治儿童强迫症,常用的方法有系统脱敏法、暴露疗法、行为中止法、替代法等心理辅导的方法。注重对儿童良好的性格的培养,帮助儿童树立克服病态的信心,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强迫症状较严重的儿童,可进行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控制病情。
(三)恐怖
恐怖主要是指对某些事物或特殊的情境产生不正确的强烈的惧怕感。正常儿童对一些物体和特殊情境,如黑暗、火、陌生人等都会产生恐惧心理,但是程度轻、时间短。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心理很快消失。对儿童来讲,这些适当的恐惧是正常的健康的反应。但是,如果明知道某些物体或特殊情境对自己不存在实际的危险,却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怖,则是恐怖症的症状。这类儿童明知道这种恐怖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在相同的场合下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以至于极力回避,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临床上分为社交恐怖症、处境恐怖症及单纯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指人际交往中过分地感到紧张、害怕和恐惧,回避与他人打交道的现象。社交恐怖症常常发生于少年期。所以,在小学时期对社交恐怖症进行矫正效果会更佳、更容易。处境恐怖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为对街道、广场、公共场所、高处或密室等处境恐惧,因此不敢出门而回避这些场所,诸如广场恐怖症、旷野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等。单纯恐怖症,也称为特定恐怖症,是指对某一具体的物体或动物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如对针、剪、刀、笔尖等尖锐锋利的物体发生恐惧称锐器恐怖;对猫、狗、鼠、蛇等动物发生恐惧称动物恐怖。
儿童早期不良刺激和创伤体验造成儿童对某种环境或特定刺激产生强烈的惊恐和不良反应,当此情境出现时产生反射即恐惧反应。这是恐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者,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如果屡屡遭受失败、挫折,就会产生种种不愉快乃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陷入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中,并形成固定的心理结构,一旦遇到类似情境就会“旧病”复发。还有教育因素的影响,家长或教师对儿童的过度惩罚,也易造成儿童的胆怯心理及退缩行为,易引发恐怖障碍。
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心理辅导中的系统脱敏法(详见第三节)。同时,教师与家长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愉悦、和谐、充满爱的心理氛围,减少学生的胆怯、紧张、恐惧的情绪,有助于社交恐惧症的治疗。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