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幼儿心理学辅导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内容第十二章: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来源:233网校 2010年9月29日

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倾向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就可以看到,如对他人的困境表示或做出哭泣反应。关于早期分享的研究发现,将玩具出示或递给不同的成人(母亲、父亲或陌生人),在1岁半的儿童中是很常见的行为。并且,这种分享活动不要求鼓励、引导和奖赏。1岁半左右的孩子,不仅接近有困难的人,而且提供特定的帮助。

幼儿的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4~5岁时分享观念增强,表现为从不会均分到会均分;5~6岁时分享水平提高,表现为慷慨行为的增多。在幼儿的同伴交往中,这种现象也很明显。

(三)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

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儿童具体生活环境来起作用,因为孩子是生活在具体的家庭和同伴环境中,亲社会行为受社会文化以及电视媒介等的影响。

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1)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一方面是榜样的作用,父母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

(2)同伴的相互作用。美国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移情

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还是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起作用。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内在因素。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