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综合复习第八章
第八章 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学习动机的结构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是学习动机的基础;诱因是指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诱因吸引学生进行定向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
3.学习动机的作用: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
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
5.学习动机的分类: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
6.学习行为是如何受学习动机影响的看法大致分类:第一类看法强调诱因的直接作用,如斯金纳的强化论,属于行为主义观点;第二类看法强调需要的直接作用,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第三类看法强调需要和诱因并不产生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学生对需要、诱因以及学习活动本身相关的因素的意识和思考做中介而起作用,如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动机归因理论等,属于认知观点。
7. 斯金纳的强化论:不仅用强化来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而且也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起,在他看来,个体行为动机的激发与先前这种行为所受到的强化有很大关系。一般说来,过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更高;反之,则降低。
8.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前四者被称为缺失需要。后三者被称为生长需要。
9.如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学校中,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与那些缺失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有很大关系。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那些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让人喜欢或不知道自己能力高低的学生,往往会做出较为“安全”的选择,即随大流,为测验而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因此,在马斯洛看来,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首先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是热爱和尊重自己的,不会因为自己出错而被嘲笑和惩罚。
10.动机归因理论: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11.如何根据动机归因理论进行教学?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的进步与努力程度,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12.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最早是由班杜拉提出。
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的作用: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
13.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通过练习和使用某种力量克服障碍,完成某种任务的愿望或倾向。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14.如何根据动机归因理论进行教学?需要教师适当地掌握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到,要得到好成绩是可能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15.学习需要的形成要素: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学生的个性特点。
16.学习需要的培养: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帮助学生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志向);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7.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克服自己知识基础薄弱的弱点和个性方面的不足,使其以极大的热情进行学习;教师应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使其认识到,只要付出努力,同样可以获得好成绩,从而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应鼓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为他们推荐有价值的课外书籍,对他们的各种能力进行锻炼,从而发现其特长,加以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8.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使它们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形成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19.学习动机的激发方法: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20.竞赛的消极作用:使学习迟缓的人丧失信心;对于知道自己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成功的人缺乏激励;对某些人有过分的压力;对不合作是一种鼓励。
21.运用竞赛的原则:竞赛要慎用少用;竞赛要注意方式。
22.运用奖励与惩罚应注意的问题: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奖惩观;奖励与惩罚一定要公平、适当;奖惩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性别差异。
23.利用学习结果反馈的原则: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
试题推荐:
2010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