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
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一个主动成长的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一)关注生存阶段
这是教师成长的第一个阶段,集中表现为非常需要被认可和肯定。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所以有些新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还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
方设法控制学生。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关注和认可,表现出新教师的成就欲望很强。
(二)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站稳了脚跟)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问题,而且总是关心如班级的凝聚力、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也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三)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就会锁定下一个目标——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社会性需要,即应该怎样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和方式。我们认为,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分析是培养和训练新教师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目前中小学非常常见的方法。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非组织化观摩则没有这些特征。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这种观摩可以是现场观摩(如组织听课),也可以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两种形式的观摩都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这样才能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通过观摩分析,可以学习优秀教师驾驭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
(二)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同时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微格教学通常采用以下程序:第一,明确选定特定的教学行为作为着重分析的问题。第二,观看有关的教学录像,指导者说明这种教学行为具有的特征,使新教师理解和掌握要点。第三,新教师制订教学计划,以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对象,实际进行微格教学,并录音或录像。第四,和指导者一起观看录像,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考虑改进行为的方法。第五,在以上分析和评论的基础上,再次设计微格教学,并对教学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第六,进行以另外的学生为对象的微格教学,并录音或录像。第七,和指导教师一起分析第二次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使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直接和深入,增强了改进教学的针对性,因而往往比正规课堂教学的经验更有效。研究表明,微格教学的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三)进行专门训练
要想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我们也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化训练。有人曾将某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教给教师,其中的关键程序有:第一,每天进行回顾。第二,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第三,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第四,布置家庭作业。第五,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上述程序中有的属于自动化的教学技能,有的属于教学策略。研究者安排了训练组与控制组教师。为确定受训组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成效,实验者在训练前后还对两组教师的学生进行了标准化数学成绩测验。结果发现,在使用训练程序的频率上,受训教师要比控制组教师高,特别是在回顾、检查作业、练习心算、布置作业上。但也有一些行为,如总结前一天所学,至少留出五分钟时间来消化吸收,通过演示来呈现内容等,受训组并不比控制组高。值得注意的是,训练后使用频率未增加的行为属于策略性的,而那些使用频率增加的则更像教学常规。研究还发现,受训教师的学生在后测上的成绩比前测增加31%,而控制组教师的学生只增加了19%。上述研究表明,专家教师所具有的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是可以教给新教师的,新教师掌握这些知识后,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教学。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受训教师的教学能力仅仅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离专家型教师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也没有一个研究宣称能将其被试训练成为专家教师。这说明,仅靠短期训练来缩小专家与新手的差别是不够的。很多研究者指出了对教学经验的反思的重要性。
(四)反思教学经验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有人用实验证明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该研究训练内容为一般方法教程,旨在促进反思性互惠教学和练习教学决策。研究发现,在反思性互惠教学前后,被试关于备课和教学内容的概念关系图都有了改变。研究者认为,这种改变归因于训练内容。研究还发现,被试中的大学生的思维更像专家教师的思维,而不像新教师。
科顿等人l993年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第一,教师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可能的领域,包括课程方面、学生方面等,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第二,教师开始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以理解这一问题。他们可以利用自我提问来帮助理解。提出问题后,教师会在已有的知识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如果搜寻不到,教师就会去请教其他教师和阅读专业书籍来获取这些信息。这种调查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第三,一旦对问题情境形成了明确的表征,教师就开始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且还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第四,考虑过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行动计划。当这种行动再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循环。
布鲁巴奇等人l994年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供教师参考。第一,反思日记。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以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第二,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行讨论分析。第三,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第四,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用以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备考辅导:2013年教师资格HD高清课件全新上线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