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1.教学评价的概念: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2.教学评价步骤: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
3.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
(1)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主观判断与解释,以客观描述为基础;
(2)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才有实际价值。
4.根据发生的时机,教学测评可分为:
(1) 形成性评价;提问
(2) 总结性评价;单元等测评
5.根据教学评价资料处理方式,教学测评可分为:
(1)常模参照评价;
(2)标准参照评价。
6.从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分: (1)配置性评价
(2)诊断性评价
7.根据严谨程度,教学测评可分为:(1)正式评价;
(2)非正式评价。
8.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1)鞭策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9.教学评价包括: ①认知 ②技能 ③情感 ——同教学目标三方面
——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
(1)学业成就:①标准化成就测验;
②教师自编测验
(2)道德情感:—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案卷分析、观察、谈话等)
10.标准化成就测验: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11.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特点:
(1)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者编制;
(2)施测条件、计分手段、分数的解释完全相同;
(3)测验都有常模为依据,且有信度、效度的资料可查;
(4)测试规模大,整个地区、国家以至在国际上都可统一使用。
12.测验标准化的程序:(1)制定测验目的;
(2)修改测验项目;
(3)扩大样本;
(4)确定常模。
11.标准化测验的优点:
(1)客观性,比教师自编测验更加客观;
(2)可比性,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可以进行比较。
12.标准化测验的不足:
(1)不能提高或促进学生的学习;
(2)要求接受测验的人在所有的重要方面都接近标准化样本;
(3)公平性有争议,在测验上的得分受其知识经验影响,存在偏差。
13.教师自编测验:由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教学服务的。
14.教师自编测验的特点:
(1)测验由教师本人,或使用者根据不同的目的或时间来编制;
(2)对不同的被测者,有不同测题、时间限制和记分手段,比较灵活;
(3)测验规模限于校内或班级,测验的适用范围较小;
(4)以教师本人的经验来估计测验的可靠、有效和实用。
15.教师自编测验的步骤:
(1)确定目的;
(2)确定学习结果;
(3)列出课程内容;
(4)写出考试计划或细目表;
(5)针对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
16.教师自编测验的类型:
(1)客观题,包括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和选择题;
(2)主观题,包括论文题和问题解决题。
17.有效自编测验的必要条件(特征):
(1)信度。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2)效度。测量的正确性,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3)区分度。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18.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1)测验应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
(2)测验必须是教学内容的良好取样;
(3)根据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的结构;
(4)注意测验信度,解释结果时应慎重;
(5)测验应该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19.自编测验常见的错误:
(1)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2)对测验准备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准备不够,甚至没准备;
(3)编制的测验太简单,题量太小。
20.非测验的评价技术:(1)案卷分析;
(2)观察;
(3)情感评价。
21.观察信息记录方式:(1)行为检查单;
(2)轶事记录;
(3)等级评价量表。
22.测评结果的报告形式。(1)分数制;
(2)等级制:合格与不合格;
(3)其他方式:①个人鉴定;
②观察报告;
③家访或家长会。
23.合理的评分过程应包括:
(1)搜集有关学生的信息;
(2)系统地记录下评定的结果,并随时保持最新的结果;
(3)尽量将搜集的资料量化,用数据来表示学生的学习情况;
(4)加大最后测验得分的比重;
(5)评定应该以成就为依据,不要和其他特征的评定混杂起来。
推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