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从广义上来讲,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和个体心理的发展。所谓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的过程。它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一个是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指的就是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一)种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是受制于动物的生活条件和身体结构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对动物心理发展更有着直接意义。
(1)感觉阶段。心理发展处于感觉阶段的动物只能对单一的刺激形成反射,即只能把单一性的刺激作为信号。大多数的低等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都处于这个阶段。
腔肠动物(海葵、水螅)的神经组织呈网状结构分布全身,它的生活环境很简单,凭借简单的运动摄取周围小生物为食,由于它还不能形成对刺激物信号的反应,所以其反映形式只能被看做是感觉的萌芽。以水螅为例,它生活在水中,身体成指状,上端有口,周围有6~8个触手,如图2—14所示,已分化出网状神经系统,但没有神经节,没有中枢,因而神经细胞的兴奋可以向任何方向传导,刺激水螅身体的任何一点都能引起全身性的反应。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的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一个体节中央都有一个神经节,每个神经节所发出的神经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并把全身各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组成了最简单的中枢神经系统。蚯蚓的头部神经节很发达,这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头部神经节的存在使蚯蚓产生了各种感觉的萌芽,如触须、眼睛。这样,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大大提高了,它能够对多种信号刺激发生反应,例如对周围物体的震动和光做出反应,如图2—15所示。
节肢动物的生活范围更大了,它们不仅具备了中枢神经系统,而且神经细胞更趋于集中,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的神经节就是脑的雏形;胸部和腹部也各有一个神经节,并形成一条神经索。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如图2—16所示。虽然节肢动物已经具备了复杂的行为反应,但在动物心理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它们仍处于较低级的水平。蚂蚁是靠触须接受一种化学气味来分辨“敌我”和“认路”的,如果去掉触须就不能辨认。蜘蛛捕食落入蜘蛛网中的昆虫,是由于昆虫落网震动了蛛丝,如果将不可食的物体投入到网中,蜘蛛同样也来捕食。可见,蜘蛛只能对震动的条件做出反应,而不能同时用视觉和触觉来反应外界的影响。
(2)知觉阶段。知觉阶段是脊椎动物出现的新的反映形式。脊椎动物已经形成了能够知觉反应活动的神经系统的物质组织。它们的共同点是:具备完善的感受器和发达的运动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呈空心状;脑已经出现。
鱼类由于在水中生活,其环境的变化性较小,接受的刺激物也比较简单。与此相应的,鱼类的大脑就不够发达,但是它们却可以将刺激物的各种属性联合起来反应。两栖类动物已经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了,生活条件的复杂性使它们的视、听、嗅感觉比鱼类发达,它们能够分析客体的运动。爬行类动物已经出现明显的大脑皮层,它们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又高于两栖类动物。鸟类的生活条件更为复杂,特殊的生活方式使得它们拥有了更为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是枕叶和小脑有了更为突出的发展。哺乳动物出现了更为多种多样的反应活动,各种感受器的完善发展,脑的各部位的机能日趋分化。特别是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的复杂化、完善化,使哺乳动物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3)思维萌芽阶段。哺乳动物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了灵长类动物,类人猿是它们的高级代表。类人猿的神经系统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它们的大脑在外形、细微结构和机能上都已接近于人脑。它们不仅对周围环境有粗浅的感觉和完整的知觉,产生清晰的表象,而且能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属性做出完整的反映,初步解决了一些问题,证明它们萌芽了思维。这种初级思维为人类思维的发展做出了生物学的准备。
2.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促进人类祖先转变为人类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手的发展和直立行走;二是劳动;三是语言的产生。
(1)身体的形成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它们广泛地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森林里,成群地居住在树上。由于长期在树上生活,它们的前肢和后肢开始有了初步的分工,前肢主要用于攀援和握取,后肢主要用于支撑身体。后来,由于气候变冷以及森林减少,使得类人猿必须经常使用前肢握取棍棒和投掷石块,致使手脚开始分工,前肢担负起类似于人手的工作。
手脚分工和直立行走是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后来,又经过几十万年的长期发展,当正在进化中的类人猿已经制造出最简单的工具时,类人猿的手就已经发展成为人的手。类人猿的手在从支撑的职能中解放出来的时候,就逐渐学会了越来越复杂的活动。类人猿的活动进入了劳动的萌芽状态。
(2)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劳动是人类按照自觉的目的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过程。人在劳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改造自然,在改造自然的时候也改造了自己。劳动是人类的动物祖先转变成人,人的意识得以产生的第一个条件。
劳动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另一个是劳动的社会集体性。
类人猿已经能够利用外界的物体当作“工具”,以取得它所不能直接用“手”取得的食物。在必要的时候,它还能对“工具”做一些简单的“加工”,以符合当时取食的需要。人类祖先在使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时,逐渐认识了物体的一些固有的属性,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物体跟自己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了自己。例如,通过劳动实践,人类祖先逐渐认识了石片能割肉,利石能杀死野兽、剥割野兽的皮肉,由此也就认识了野兽和它的皮肉的某些客观属性,于是不同的物体的属性和物体之间的关系开始被人们区别开来。这时候,人类祖先用来劳动的物体才真正地获得了工具的意义。
人类的祖先是一种群居动物。在劳动中,个人活动必须服从于它所从属的群体社会劳动关系。人类学会了要以社会群体的一员来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活动。因此在劳动中,人类的祖先就逐渐区分了自己,区分出群体的其他成员。过去以本能为基础的自然群体,逐渐改造成为以劳动为基础的人类社会,这是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3)语言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语言是人类创造的用做交际的符号系统。人们生活在社会集体中,从事集体的劳动,这就促使他们彼此间有话要说。在集体劳动中,人们要组织起来完成共同的劳动任务,要分配各个成员分别负责的工作,要交流劳动的知识和技能,这一切都造成运用语言交际的必要性。这种需要促使语言和语言器官的发展。
语言的产生对人类的心理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人类的心理产生了质的飞跃。集体中的每个人,在他同其他成员的频繁交际过程中,也就学会了识别他人的语言,听懂别人言语中所表明的思想,学会了用词反映他人的思想。语言促使了人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语言还促使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生,人类祖先通过劳动把外界事物和自己对外界事物的关系区分出来,把劳动目的和劳动任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所属的集体区分开来,也就是一种用词来标志,以抽象概括的形式反映它的结果。语言使得人类的认识更加广阔。总之,人类的心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中彼此间的社会性联系的发展过程中,同语言一道产生的。
(二)个体心理的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生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
1.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也叫学龄前期:(3~6、7岁);④童年期,也叫学龄初期:(6、7~11、12岁);⑤少年期,也叫学龄中期:(11、12~14、15岁);⑥青年初期,也叫学龄晚期:(14、15~17、18岁);⑦青年中期:(19~25岁);⑧成年期:(25~45岁);⑨中年期:(45~65岁);⑩老年期:(65岁以后)。
2.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的特点。
(1)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矛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某些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取代了旧质要素而占主导地位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于是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后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是后来发展的前提,这就是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2)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心理发展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辩证统一。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在于,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是一个大致稳定的速度和顺序,人们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因此,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大多数的同龄儿童总是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表现出相似的心理特点,并且心理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颠倒的。因此,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个体的心理发展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变性。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每个个体在发展速度、最终水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另外,父母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的教学水平等因素也会使儿童心理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3.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和教育向儿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并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原有的心理水平相矛盾。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和动力。
心理发展是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主导活动,如幼儿以游戏为主导活动,中小学生以学习为主导活动,青年以工作、劳动为主导活动。这种主导活动就是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水平。
需要在人的心理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新的一面.需要是心理发展的动机系统。儿童的需要是在教育和社会的要求下产生的,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种反映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代表新的、比较活跃的一面,起着推动作用。一种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要,由此促使儿童心理及行为水平的提高。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