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它是从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中获得的所有体验、时间、信息、情感、技能、单词、范畴、规则和判断等的仓库。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它的信息来源大部分是对材料的复述,并以有组织的状态被贮存起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复述是以言语重复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过程。学习材料在复述的作用下,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向长时记忆中转移。复述分:①维持性复述,又称简单复述或机械复述,即从感觉记忆中抽取某种信息并使该信息适应于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保持在短时记忆中。②精致性复述,即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精细结构的编码。这种编码包括联想编码、组织编码、表象编码等。这种编码能在长时记忆中稳定地储存,并在日后被提取出来使用。
(一)长时记忆的编码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把一个分散的信息单元构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类别群集。人们在记忆一系列词语概念材料时,总是倾向于将它们按一定的类别来记忆。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向被试随机呈现60个单词,它们分别属于动物、人名、职业、蔬菜四个类别。之后,研究者要求被试自由回忆。结果发现,被试很容易将属于同一类别的单词集中在一起回忆,如向被试呈现钢笔、熊猫、沙发、文具盒、老虎、桌子、纸张、大象、圆规、书橱等单词,他们在回忆时往往不是按照单词原来呈现的先后顺序,而是按它们的意义加以分类的,如文具类(钢笔、文具盒、纸张、圆规)、家具类(沙发、桌子、书橱)、动物类(熊猫、老虎、大象)。
2.联想群集。通过联想把孤立的识记材料构建为一个大的组块,有助于长时记忆。所谓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当具有某种联系的两个或多个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并在大脑皮层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只要有一事物出现,就会引起对另外其他事物的联想。常见的联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接近联想。在时空上比较接近的事物容易在人们的经验中形成联系,只要其中有一事物出现,就会引起对另外事物的联想。看到闪电想到雷雨,就是由于两种现象是相继出现,在时间上是接近的。
(2)相似联想。由一件事物的感知引起它在性质上相似事物的回忆,称为相似联想。文学中的比喻常常借用相似联想,作诗托物寄语也是依赖于相似联想。
(3)对比联想。由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同它具有相反特征或相排斥的事物的回忆,称为对比联想。例如,由美想到丑、由黑暗想到光明等。
3.主观组织。遇到一些没有意义和关联的材料时,这些材料不容易分类,也没有记忆特点,同时自身的相关知识经验也缺乏对现有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会采用主观组织材料的方法对材料加工。有研究发现,让被试自由回忆实验时,被试在反复多次的回忆中有以相同顺序回忆单词的倾向。这表明,被试在头脑中主观组织了词表中的项目。这种主观组织将分离的项目构成一个有联想的整体,从而提高了记忆效率。
(二)长时记忆的存储
在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存储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
1.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指对用来表征外部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及其相互联系的知识的记忆。简单地说,陈述性记忆是对事实信息的记忆,如姓名、人脸、单词、日期和观点等。程序性记忆则是指做事情的方法。它被用于获得、保持和使用知觉的、认知的和运动的技能。简单地说,程序性记忆包括基本条件反射和各种习得的动作,如打字、拼图、打球时的动作等。这两类记忆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陈述性记忆在记忆过程中可以通过言语传授而一次性获得,而程序性记忆则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掌握。比如,人们在学车之前会读一些有关车的构造的书籍,记住了某些基本设备,这种记忆就是陈述性记忆;当以后人们不断地练习,把知识变成了运动技能,真正学会了开车,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
2.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情景记忆单独保存人们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它存储的信息是以亲身经历为参考系,因此是一时性的,时空上有限定条件,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例如,你对最快乐的聚会的记忆就被存储在情景记忆中。要恢复这些记忆,你需要一些指明事件发生时间和事件内容的提取线索。人们能不能对一个事件形成特殊的记忆表征,这依赖于信息是怎样被编码的。语义记忆存储的信息是词、概念、规律,以一般知识做参考系,具有概括性,不依赖于时间、地点和条件,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比较稳定。比如,人们学的数学、物理公式以及地理名称等,这些都是不需要参照获得这些记忆时的情境、最初学习背景之类的提取线索的。
(三)保持量的测量
常用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有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和重构法。
1.回忆法。回忆法是指在被试识记了某种材料之后,经过一段时间,让其把所识记过的材料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再现出来,然后把回忆结果与原材料加以比较,就可推测出保持量。回忆法可分为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两种。前者是对被试所要回忆的材料不加任何提示,只要求被试把识记过的材料写出来或说出来;后者是向被试提示一部分识记过的材料,要求被试以此为凭据,回忆出其余的材料。保持量的计算是以正确回忆项目的百分数为指标,其公式如下:
倘若识记不是以全部记住为标准,那么计算回忆成绩时应以识记时所达到的标准为基础。
2.再认法。再认法是指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在一起(通常是识记过的旧项目和没有识记过的新项目的数量相等),然后向被试一一呈现,由被试报告每个项目是否识记过。保持量按如下公式计算:
再认测验和回忆测验的保持量是不同的,再认测验的保持量优于回忆测验的保持量。这是因为两者在完成水平上是不同的:①回忆和再认在推测率上不同。②再认和回忆所依据的信息不同。要实现回忆,必须或多或少记住有关刺激的“整体”信息。③回忆和再认的操作过程不同。回忆某个信息,首先必须在识记中搜寻目标刺激,然后再对目标刺激加以确认。再认某个信息则不同,目标刺激是直接呈现给被试的,用不着在记忆中搜寻。因此,再认的成绩优于回忆的成绩。
3.再学法。再学法也叫节省法,是指当被试不能再把原来熟记的材料完全无误地回忆出来时,就要求被试把原来识记过的材料重学或再记,直至达到原来学会的标准。然后根据初学和再学所用的次数或时间来计算保持量,即以再学比初学所节省的次数或时间来计算保持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4.重构法(或重建法)。重构法是指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序。给被试呈现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若干刺激,呈现后把这些刺激打乱,然后呈现在被试面前,让他们按原来次序重建,重构的成绩主要是以做对的顺序数记分。该方法除适用于记忆文字材料外,还适用于记忆形状、颜色或其他非文字材料。
(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
1.回忆。回忆是指过去经验的事物不在眼前重新想起来的过程。例如,考试时,考生根据考题回忆起学习过的知识;节日的情景,使人们想起远方的亲人。根据是否有目的性,回忆可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有意回忆是指有明确目的、自觉追忆以往经验的回忆;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回忆,如提到操场想到运动会,浮想联翩或触景生情,这种回忆的内容往往是不连贯、不系统的。根据回忆过程是否有中介物,回忆可区分为直接回忆与间接回忆。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经验的重现是直接回忆;而借助中介物的回忆叫间接回忆。
2.再认。再认是指过去识记过的材料、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有熟悉感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过程。再认与回忆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再认比回忆简单一些。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再认比回忆要出现得早。孩子在出生后半年内便可以再认,而回忆的发展却要晚一些。影响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二是当前事物与以前经验过事物的相似程度。再认过程要依靠各种有关线索,如事物的结构、特点等。当事物的线索变化不大时,就可能再认;当事物线索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认就有相当的困难。再认有时会出现错误,对熟悉的事物不能再认或认错对象。发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接受的信息不准确、对相似的对象不能分化,有些错误则是由情绪紧张或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