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将表象看作是信息编码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在它是不是唯一的形式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争论,并由此引出两种信息加工理论。
(一)基本表象理论
巴格斯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贮存是将视觉和言语材料转化为表象贮存在记忆中的。表象是信息编码最基本的形式,人们可以对表象进行操作,而这种操作类似于对具体事物的操作。基本表象理论得到了谢波德等人的心理旋转实验的支持。这个实验向被试呈现一组立体图形,实验所用材料如图5—6所示,分为三种情况:A为平面对,B为立体对,C为镜像对。实验要求被试判断所看到的一对图形经过旋转后能否重合,纪录被试的正确反应时。在图5—6中A组和B组的两个图形形状完全相同,但以不同的旋转角度出现。被试要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同就必须在心中旋转其中一个图形,使之与另一个图形重叠。图5—6中C组的一对图形是镜像关系,无论如何都无法重叠。实验结果如图5—7所示,反应时是旋转度的直线函数,随着旋转度的增加,反应时也随之延长。这说明,表象是信息贮存的基本形式之一;视觉表象的旋转加工是物理旋转的类似物。
库珀和谢波德进一步对表象的旋转加工做了实验研究。这个实验呈现给被试的是不同倾斜度的正向或反向的R刺激物。结果表明,字母从垂直方向旋转的度角越大,做出判断的时间就越长;被试的报告也表明,在判断时确实在头脑里旋转表象。这说明,被试在判断时有目的地将字母表象旋转到垂直方向,以便做出正确判断。而用其他方式,如用命题的方式去解释这种心理旋转过程是困难的,很难自圆其说。
心理表象旋转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表象是信息贮存和加工的一种形式,说明表象的这种作用的不可替代性,但并不能证明它是信息贮存的唯一形式。另外,一些心理实验也证明,言语对表象的再现有启发作用,表象并不能代替言语。因此,基本表象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极端的信息加工理论。
(二)双重编码理论
面对基本表象理论的不足,佩维奥等人提出同时存在表象和言语符号两种信息编码和贮存系统的假设。他发现,表象编码更适合加工具体的信息,言语编码更适合加工抽象信息;言语编码加工信息是有序加工,表象编码则似乎是对空间的加工;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两种系统可能是重叠的,也可能是其中一种占优势。表象系统用表象材料进行信息加工;言语符号系统用言语听觉、抽象概念或命题的形式进行信息加工。在一定条件下,表象编码和言语编码可以互译,言语编码可以通过译码以感性形象再现,表象编码也可以用言语形式贮存起来。
佩维奥以大量的实验来证明双重编码理论,图片和具体单词比抽象单词容易学习;同时,采用两种编码形式时,记忆效果比单用其中一种好;如果长时记忆存在视觉编码,则比例不和谐的图像配对将形成冲突,而比例不和谐的文字配对却不会造成这种冲突。比如,其中一个实验表明,对图形的回忆比抽象的词进行回忆要好得多:图形在一周后的无意回忆成绩比抽象词在5分钟后的有意回忆还要好。有趣的是,对具体词的回忆比对抽象词的回忆多75%,原因可能是具体词可以诱发它所代表的事物的心理表象。这些实验充分证明了两种编码系统的存在。目前,这一理论已被大家接受。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