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教学的组织形式”。
【讲师详解】略
2.【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讲师详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初目标。
3.【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的学习方式”。
【讲师详解】自主学习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重要含义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品质。
4.【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讲师详解】教学活动过程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评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这五个环节构成了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然而教学反思的内容也就主要围绕这五个环节展开。所以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备课的反思、对上课的反思、对布置与批改作业的反思、对课外辅导的反思、对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的反思。
5.【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的作用”。
【讲师详解】语文美育是在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让学生感受、领悟语文学科特有的美,从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的过程。
6.【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认知发展阶段”。
【讲师详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年龄大致处于7—12岁左右,这时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维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故本题选C。
7.【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
【讲师详解】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招收7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5年,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8.【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
【讲师详解】“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说的是有的人很早就能表现出惊人的智慧,有所成就,而有的人成就较晚,这说的正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9.【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传染病预防的相关知识”。
【讲师详解】人感染甲型HlNl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
10.【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活动课程的基本内容”。
【讲师详解】活动课程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11.【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艺术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
【讲师详解】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在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使课程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
12.【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设计中对学习者的分析”。
【讲师详解】略
13.【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
【讲师详解】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是由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
14.【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德育的相关知识”。
【讲师详解】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15.【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组织”。
【讲师详解】教学组织应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具体形象的事物入手,由浅入深地进行。故本题选B。
二、简答题
1.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
【参考答案】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
2.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
(1)指导小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计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败。制订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明确具体情况;②要切合实际情况;③要留有余地;④要及时调整计划。
(2)指导小学生科学运筹时间。要指导学生善于抓住学习的最佳时机,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间隙时间等。
(3)指导小学生学会阅读。
(4)指导小学生学会观察。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要注意典型性,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和技术,对得来的资料要进行整理,要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得到较全面、较本质的认识。
(5)指导小学生学会记忆。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提高识记的自觉性,积极地进行有意识记。要正确使用记忆方法,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要掌握记忆遗忘的规律,科学地进行复习。
(6)指导小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要抓住知识的精华和内在联系,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多角度、多渠道地思考,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参考答案】
(1)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从比较肤浅、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准确的、本质的理解。但是整个小学阶段,这种理解的具体性强,概括性较差。如分不清“勇敢”和“冒险”、“谨慎”和“胆怯”等。
(2)在道德品质的判断方面,小学生从只是注意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从简单依赖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制约。从道德行为的发展来看,在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言行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但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行脱节、能说不会做的现象便会出现。这种言行脱节的现象在小学生身上出现是正常的,是需要教育者理解和加强辅导的问题。一般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有:模仿的倾向,出于无意,成人的要求不一致,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做事、控制自己的能力差。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小学阶段道德品质发展的质变时期,即品质发展的“关键年龄”,大概出现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这是加强辅导和促进发展的关键阶段。
4.【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常用方法”。
【参考答案】
(1)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行为的出现。
(2)模仿法。模仿法指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而获得新的行为反应的方法。
(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指通过扮演与来访学生问题有关的特定人物,将其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出来,以启发来访学生对人际关系及自我情况有所觉知的方法。
(4)厌恶疗法。厌恶疗法也叫惩罚消除法,指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不良的行为。
(5)系统脱敏法。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的方法。(6)代币奖励法。用一种代币作为强化物进行的系统的行为矫正的方法。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以作为代币。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