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幼儿学习笔记>幼儿综合素质学习笔记

深度解读幼儿综合素质难点: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233网校 2013年9月2日

233网校整理了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的知识考点,帮助广大考生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及出题方向。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一次通关攻略,立即查看>>

第三章 教师观考纲呈现/命题预测/知识架构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

(讲师讲堂>>免费试听

如果你感觉整本书都是考点,可能你需要一套网校课程,让讲师帮你划重点!如果你感觉教材学不完,知识考点记不住,多半是没找对学习方法。233网校推出多层次多种辅导方案,高效通关从选课报名开始。去选课>>

一、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它既是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条件和保障,同时也最终代表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以及最终体现就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4)专业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这种专业能力可分为教师技巧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教师常用的教学技巧主要有导人技巧、提问技巧、强化技巧、变化刺激技巧、沟通技巧、教学手段运用的技巧及结束的技巧等。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学实施的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评价能力、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自我反思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
  (5)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教师专业态度和动机是教师专业活动的动力基础。教师在这个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专业理想、对职业的态度、工作积极性高低以及职业满意度等。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人从事教师职业都是考虑到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教师的工作特点(假期长)等方面。但是,如果以此为从事教师专业的动机基础就不利于激励自身更加投入地工作,也不利于产生较高层次的职业满意度。
  (6)专业自我的形成。专业自我包括自我意象、自我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意感、任务知觉和未来前景。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效果。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非关注”阶段
  这是进入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经验对今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前科学”的教育教学知识、观念甚至一直迁延到教师的正式执教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
  该阶段一般是职前接受教师教育阶段(包括实习期)。该阶段专业发展主体的身份是学生,至多只是“准教师”。这使得他们所接触的中小学实践和教师生活带有某种虚拟性,他们会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某些经验,对教育理论及教师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有了对自我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从而为正式进入任职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3.“生存关注”阶段
  这一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其突出特点是“骤变与适应”。该阶段的教师不仅面临着由教育专业的学生向正式教师角色的转换,也存在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教学实践的“磨合期”,其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理论、实践及其关系进行反思,以克服对于教学实践的不适应。新任教师一般处于这一阶段。
  4.“任务关注”阶段
  在度过了初任期之后,决定留任的教师逐渐步人“任务关注”阶段。这是教师专业结构诸方面稳定、持续发展的时期。随着基本“生存”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自信心日益增强,由关注自我的生存转到更多地关注教学,由关注“我能行吗”转到关注“我怎样才能行”上来。教师在这一阶段开始尝试通过变更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开始着重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一般教学知识;专业态度较为稳定,从心理上接纳了教学工作,决心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教师,其专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而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同时教师已经可以自觉依照教师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目前的发展条件,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在这个阶段,教师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开始鼓励学生去发现、建构意义;教师知识结构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了学科教学法知识以及应用;开始拓展个人实践知识;开始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行反思。
  (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专业素养)★
  我国《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但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具备专业性的职业都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教师职业也不例外。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必须具备的行为准则,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2)热爱学生。这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3)团结协作精襻。(4)良好的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
  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专业发展意识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且具有把自身的发展当做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并能构建自己的内部世界。只有达到这一水平,人才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
  2.拓展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它关系到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学的问题。教师一般都负担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知识领域的教学工作。掌握这一学科或专业领域较全面和坚实的知识,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
  但是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师的“一碗水”“一桶水”水平显然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教师首先必须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当代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基础,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帮助保持教学的时代性,为评价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视界。其次,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掌握学生及其必备的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知晓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再次,教师还应该具有与教师的职业生活相关的课程、教材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它直接可以运用于课堂生活,为具体的教育情境提供有效的策略指导。
  3.提高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指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教学与反思的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提高专业能力应做到:第一,提高教学能力;第二,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师的在职培训和教师的自我教育。
  1.师范教育
  职前师范教育阶段是师范生进行专业准备与学习,初步形成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的关键时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始和奠基阶段。师范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新教师的质量,并影响着教师今后的发展。
  2.入职培训
  新教师都会面临一个角色适应问题。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新教师的任职学校应当采取及时有效的支持性措施。在我国,各级师范院校还承担了短期的系统培训工作,培训的目的是向新教师提供系统而持续的帮助,使之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
  3.在职培训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在职教师提供的继续教育,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尝试实践、反省探究”三结合的方式,培养教师研究教育对象、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的在职培训活动很广,可以是业余进修,也可以是校本培训(如集体观摩、相互评课、相互研讨等)。
  4.自我教育
  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专业化的自我建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自我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自我反思、主动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键事件、自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感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教师的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确立、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
  此外,跨校合作比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专家指导比如讲座、报告,政府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等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七)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从客观上来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从主观上来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
  1.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
  (1)加强教师教育。①建立一体化和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体系。一体化,首先指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其次指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最后指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②要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包括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育理论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强化实践性课程;整合课程内容。
  (2)制定法律法规。我国于199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国家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
  (3)提供经济保障。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page]


(一)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在终身教育社会背景下,学校正在被要求发挥教育变革的重要作用,教师被要求成为这个变革过程的核心。(2)作为教师个体而言,需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实现个体的终身发展。(3)现代教师应该是“普通人”和“教育者”的复合体,在“教育者”角色方面,教师又是“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承担者”和“自身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承担者”的统一体。这种角色的双重性,使教师摆脱了传统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完人”“圣职”的角色枷锁,与普通人一样享有自我发展的机会和权力。
  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已经使得教师自身的社会化不再是一次性能够完成的,不是职前系统定向的培养就能够终身胜任的,教师的继续社会化应当延伸和覆盖教师职业生涯,教师应当成为一个学习者、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教师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自我监控、实践反思、探究和研修,实现自我的更新与发展。
  (二)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行性★
  1.教师学习的内容
  一是学会学习。在当今社会,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是每一个人未来生活幸福和愉快的保证。
  二是通晓自己所教的学科,成为学科专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只有接受严格的、高层次的学科教育,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应付自如、得心应手。仅仅接受中等教育和最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全面掌握一门学科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全面学习一门学科,包括学科历史、学科结构体系、学科基础理论、学科知识应用以及跨学科知识等。
  三是学习有关教育的学问。未来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专家,必须在学习专业学科的同时掌握其他有关教育的学问,如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技术、管理学等。
  四是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主要强调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化与现代教学手段。它包括两类:一是视听技术,如广播、电影、影视、录像等;另一类指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计算机的操作技术。
  2.教师终身学习的途径
  终身学习可通过两条途径来进行,一是系统教学,二是自学。因为任何一个教育体系,都不可能替代学习者的所有学习,特别是自学。因此,只有学习者把教育系统中的学习与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起来,并在其一生中交替进行,终身学习才能最终实现。
  3.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
  一是参加系统的终身学习。我国很重视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全国各地都实施继续教育的系统工程。教育部明确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定期轮训。
  二是参加校本学习。通过校本培训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技巧。
  三是参加各类成人教育。如函授学习、电大学习、各类自学考试等。
  四是借助媒体学习。可通过光盘、磁带、电视、上网查询等方法学习外地先进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什么?233网校讲师为你点拨各章节核心考点,点击查看>>

  同类资料: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幼儿)》复习资料1-5章

  试题推荐:

  5套2013年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巅峰冲刺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9套全真试卷及解析 4套考前模拟测试题】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