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
下面是某幼儿园小班张老师的教学片段:
(张老师的铃鼓响起来了,孩子们回到座位上)
师:我们都是机器人。
幼: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看看电视上播放的是什么?
(老师按下播放键,电视里出现了新华书店的宣传片)
师:小朋友们去过这个地方吗?
幼:去过。
师:这是什么地方呀?
幼:新华书店。
师:你们真棒,你们看新华书店有许多许多的书,是不是?这些书都是分门别类放在一起的,咱们一起来看看哪些种类呢?
(老师指着“教育类”这块牌子问幼儿是哪个区,大多数孩子都不识字,都没有反应。)
师:你们可能不然是这些字,那我们让咋们班的“识字大王”江江来帮帮我们,你们说好不好?
幼:好!
(江江站起来念出字后,老师放弃了与孩子一起探索书的种类,自己看着电视屏幕一类接着一类给孩子认真讲解,教孩子认字,孩子们在下面念着,听着。)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案:张老师的教育行为,违背了科学的儿童观,具体表述如下:
(1)孩子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需要相信孩子,给与孩子期望,多表扬孩子、鼓励孩子。而题干中的张老师一开始上课的“三不许”以及在面对孩子不识字、没有反应的情况下,直接放弃与孩子一起探索书的种类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会导致孩子不自信,不愿意参与活动。
(2)孩子个体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孩子、悦纳错误、多包容。但是张老师面对很多孩子不认识生字时,直接请“识字大王” 江江来认读,随后结束了探索活动,都体现教师没有注意不同孩子发展的差异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也没有包容幼儿的不足。
(3)孩子的成 长需要人文的关怀,因此,教师的教育过程中要把孩子当成孩子,爱护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但题干中张老师一开始就让小班的孩子“三不许”,这严重 违背孩子的天性,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看。另外,对于孩子的识字问题,没有积极主动鼓励孩子学习,而是采用放弃活动以及孩子跟读的方式都没有尊重、爱护孩 子。
解析:答案要点总共三点,分别是:“孩子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孩子个体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孩子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每点4分,结合材料,有理有据论述可给满分。若一开始认定题干中教师行为正确,则整个题目不给分。
2.5岁的小熙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现在主要和外婆住在一起。
一天午餐过后,小朋友们都在认真的看书。突然,林老师听见了轻轻的抽泣声,发现小熙正双手捂着脸,伤心地哭着,旁边的浩浩四处张望,眼里掠过一丝不安, 林老师走过去把小熙搂到怀里,轻轻地拍着她,问:“小熙,怎么了?”小熙指着浩浩说:“他打我!”说完哇的一声哭起来。林老师帮她整理好衣服,并夸夸她的 裙子,摸摸她的小辫,安抚了好一会,她才平静下来。林老师问浩浩:“怎么回事啊?”浩浩委屈地说:“我想拉她跟我一起去搭积木,她就哭了。”小熙说:“他 弄疼我了。”林老师对小熙说:“浩浩不是故意的,你就原谅他吧。”林老师把浩浩和小熙的小手拉到一起,鼓励他们一起去搭积木。
下午外婆牵着小熙的手准备离园时。林老师对外婆说:“小熙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内向,太敏感,回去您好好跟她说说吧。”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林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答案:教师职业道德要要求教师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及终身学习,结合这些知识,我们要对林老师的教育行为做综合分析:
(1)体现了“爱岗敬业”。林老师发现小熙哭泣,浩浩在旁边四处张望时,没有责怪孩子,而是轻轻的安抚小熙,并耐心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充分体现了林老师爱岗敬业。
(2)体现了“关爱学生”。林老师面对小熙哭泣,没有不耐烦,而是“帮她整理好衣服、夸夸她的裙子、摸摸她的小辫”,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接纳孩子的情绪。之后又帮助小熙和浩浩和好。这充分体现了林老师关爱学生。
(3)体现了“教书育人”。林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分数,而是关注到孩子的性格、健全的人格等等,这体现了林老师坚持教书育人,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发展。
(4)违背了“为人师表”。面对小熙存在的问题,林老师在于小熙的外婆沟通的时候,没有面对小熙的家庭情况,积极主动的争取家长配合,而是把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家长,这一行为违背了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为人师表”道德要求。
解析:答案要点总共四点,分别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每点3分,结合材料,有理有据论述可给满分。若“为人师表”分析错误,扣四分。
3. 材料:
一部《西游记》,是一部孙悟空的英雄史,记录了他的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胜佛”的全过程,探求他追求自由、追求平等、追求成功的人生意义。
《西游记》小说写孙悟空的出生,有一点和普通人大不一样的地方,他是天生地长的,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神猴。
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他就摆脱了人与生具有的社会关系。美猴王没有家庭的束缚,也就意味着他一开始就不受任何的社会束缚,用小说的话,就是“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拘束”,成为一个拜托一切社会关系的原生态的人。
那么,作为一个原生态的人,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这还不行,石猴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太狭隘了,来来回回的就是在花果山上,交往 的就是那些个猴哥猴弟,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世界,所以他就去寻仙问道,有了种种法力,这既提升了个人能力,同事也拓展了无穷的生存空间,一个筋斗云就 可以翻出十万八千里,生活空间如此之大,可以为所欲为,来去自如。
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人就能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还是不行,孙悟空有一天忽然悲叹起来,他看到老猴子一个个死去,想到自己迟早也要死去,孙悟空努力超越,到阎罗殿去,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中勾掉。
孙悟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被唤醒的,原来他只有对空间自由和时间自由的追求,但一旦上了天庭,孙悟空就变化了,他有对“名”的追求,原来他是没有追求 “名”的意识的,你叫他美猴王也罢,叫他悟空也罢,什么都行。所以当孙悟空第一次被收容到天庭时,让他当“弼马温”,他还挺高兴,可以天天管马。
可是,当他知道“弼马温”是个未入流品的官职的时候,他明白了人和人之间还有官职的区别,于是他又造反了,他给自己创造了响亮的名号——“齐天大圣”
社会教给孙悟空知识的过程就是他个人的欲望不断膨胀的过程,最后他提出一个最极端的口号,就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孙悟空说这是“常言道”,咱 们要追问:这“常言”是哪来的?孙悟空不识字,他从哪儿学到这“常言”呢?花果山猴子们哪能知道“皇帝”是什么?这显然是玉皇大帝和臣子们教的,在天庭生 活的耳濡目染中,孙悟空收到了熏陶,被知识化了。她逐渐失去了原本有的“赤子之心“,导致了个人欲望的极端膨胀。
有了个人欲望的极端膨 胀之后,社会就不能容忍他了,有人赞扬说“皇帝轮流做”体现出“造反精神”。但这种造反精神如果应该得到肯定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毫无秩序可言了,“皇帝 轮流做”,是靠能力还是靠年龄?怎么“轮流”法?如果人人想要当皇帝,这只能导致个人欲望的极端膨胀,造成社会秩序的残酷破坏。
孙悟空打破了这种社会规律,扰乱了正常的文化秩序,这必定要收到惩罚。小说采取了寓意性的写法,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不可能再为所欲为了。
(摘编自郭英德《中国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
问题:
(1)在本文看来,“如来佛的掌心”的寓意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怎样表明孙悟空从一个“原生态”的人演变为“个人欲望极端膨胀”的人的?但他为什么最终又能成为“斗战胜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答案:
(1)“如来佛的掌心”指的是社会、社会规律,正常的文化秩序。一旦违反就将受到惩罚。
(2)首先,他是一个不受任何的社会束缚,摆脱一切社会关系的原生态的人。其次,寻仙问道,提升了个人能力,也拓展了无2穷的生存空间。再次,他在生死 簿中勾掉自己的名字,获得时间上的自由。再再次,他的精神自由被唤醒,开始追求名利。最后,当他知道弼马温只是一个小小的官职时,开始希望做玉皇大帝,个 人的欲望不断膨胀。个人欲望极端膨胀的孙悟空,之所以能够成为“斗战胜佛”,是因为他受到了社会的惩罚,这就告诉我们个人欲望不能极端膨胀,因为触犯了规 范,软乱了正常秩序,就会得到社会的惩罚,因此他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成功取到真经,在最终明白成佛的关键不在于能力的大小,生命 的长短,地位的高低,而是在于选择人生的意义。
解析:
(1)答出社会1分,社会规律1分,正常的文化只秩序1分,受到惩罚1分。
(2)本题十分,其中演变过程5分,为何成佛5分。答出不受社会约束或者摆脱一切社会关系的原生态的人1分,答出拓展无穷的生存空间1分,答出获得时间 上的自由1分,答出追求名利1分。答出希望做玉皇大帝,权利极端膨胀1分。答出受到社会惩罚2分,答出成佛的关键不在于能力、生命、地位,而是在于意义3 分。
三、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世纪30年 代,梅兰芳先生初到上海,虽然他唱功绝佳,誉满京华,但要在大上海一下子出名也难。当时想在报纸上打广告,但广告要怎么写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呢?经过一番 筹划,戏班子决定在报纸上只印三个字——梅兰芳,当时上海的市民并不知道梅兰芳是谁,因为好奇都在互相打听。连登了一周之后,报纸上登出了一个详细的广 告:“梅兰芳——京剧名旦,今晚在上海某戏院登台献艺,欢迎观看。”就这样,梅先生在上海一唱走红。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1. 审题
(1) 审文体——论说文;重在根据材料提炼自己观点,从新颖的角度说服读者同意作者观点的说理性文体。
(2) 审题型——材料作文
(3) 审要求——①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③标题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2. 立意——根据材料提炼观点
(1) 材料定性分析:给定材料内容,通过采用新颖的宣传方式让梅兰芳成功入驻大上海的故事判定,这是有关创意展现不同作用的话题设定,可以从新颖的创意为生活增光添彩的角度论述。
(2) 筛选关键词:材料中并非所有内容都可以延伸为自己的观点,首先要捕捉材料的核心内容,也就筛选出关键词。①“广告要怎么写,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是理解材 料的中心。②刊登广告的效果是:“因为好奇,都互相打听”③最后“梅先生在上海一唱走红”说明这次新颖的创新的宣传取得了成功的效果。
(3) 总结关键词:创新、好奇心、把握机遇、做事方法
(4) 从不同角度提炼观点:
① 从创新角度:求新求变,出奇制胜,创新求胜,创新创意等。琵琶遮面,美过完颜 (说藏一半露一半更好更美);恰到好处的留白——给生活余下一份想象空间(说留悬疑、留想象空间的妙处);创意是生活的春天。
② 从好奇心角度:让好奇之花盛开;因好奇而成功;
③ 从把握机遇角度来写: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珍惜机遇,迎接挑战等
④ 从做事的方式方法角度来写:成功取决于方法,好方法打开成功之门等
(5) 观点的选择需要清晰明确,建议选取积极宣扬的正能量作为论点呈现文章。
写作结构不要过于套路化,适当显示出个人写作的新意,但论证要严密,紧扣论点。
3. 选材
【创意】:找出创新创意改变生活的例子即可。
例1:创意,化复杂为简单。
日本一家知名化妆品公司有一次因为生产了一盒空的香皂而被消费者告上法庭,不仅赔了钱,更损了声誉。于是该公司花重金请技术人员制造检测设备,利用射线 扫描、重量过关等方法来避免空盒现象的再次出现。问题倒是解决了,但成本太高,这是一般公司难以承受的。然而,一家小公司仅用了不到万分之一的成本便解决 了这一问题。他们没有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而是购买了一台电风扇,将风扇对着香皂出口,一旦有空盒,就会因质量过轻而被吹飞,同样解决了问题。
例2:①我喜欢一切美丽的、有创意的东西。它为生活作出贡献,让生活值得一过。只有少数人为美化生活作出了贡献;其它人只是这个地球上的负担。作者:奥修 出处:《奥修传》
②创意来自于强调日常生活中细微的美丽事物。像是一棵树、一台洗衣机、一个车灯或是一些鞋子等,大部分的人都容易忽视,原来最美的东西就在自己身边。出处:《做个风格插画家》
【好奇心】
例1:瓦特看水壶,研究蒸汽。为欧洲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例2: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常常一个人靠着家乡的一些来历不明的石头出奇的遐想,好奇的自问,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些孤零零的巨石?它们是借助 什么力量到这儿来的。后来李四光走遍了全中国山川河流,作了大量的考察与研究,终于断定这些怪石是冰川的浮砾,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纠正了国外学者断定中 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理论。)
例3:名言:①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居里夫人);②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苏霍姆林斯基);③好奇心是科学之母。(范曾)
【把握机遇】
例:越王勾践在战败的情况下被迫到吴国当奴隶,在吴国,勾践受尽了耻辱,但在许多羞辱面前,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直起反抗,只是默默地忍受着,忍受 着。终于有一天,吴王看到了勾践忠诚的表现,而释放他回到越国。被释放的勾践下定决心,重整旗鼓,重拾旧河山,他抓住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回到越国用了十年 之久壮大人口,富国强兵,壮大军队,最终灭掉了吴国。勾践正是因为抓住了这次机遇,才使得自己报仇雪恨,灭掉了吴国。
4. 布局:通过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作文结构
5. 表达:语句通顺,有自己的观点呈现,选取恰当的论据证明论点,适当的运用议论方法,让自己的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具有说服力。 解析:一类文(50-41)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二类文(40-31)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
三类文(30-21)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类文(20-10)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什么内容、感情虚假、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
五类文(10-0)
没有写完作文、立意严重偏题、字迹难以辨认、写背好的范文。
考后关注: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时间(可免费预约短信提醒)
面试辅导: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快速通关?233网校讲师将面试情景还原,助你一举攻下“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大内容,实战通关!免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