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理解题
(一)
作家有三种死法。一日自然的死,二日痛苦的死,三日快乐的死。自然的死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一种普遍的死亡形式,没有特色,可以略而不议。快乐的死和痛苦的死不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人还活着,作品已经或几乎是没有了!
作家没有了作品,可以看做是个人艺术生命的死亡、职业的停顿。其中,有些人是因为年事已高,力不从心。这不是艺术的死亡,而是艺术的离休,他自己无可自责,社会也会尊重他在艺术上曾经作出的贡献。痛苦的死亡却不然,即当一个作家的体力和脑力还能胜任创作的时候,作品已经没有了,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苦难和折磨(包括自我折磨)所造成的。折磨毁了他的才华,苦难消沉了意志,作为人来说他还活着,作为作家来说他却正在或已经死亡。这种死亡他自己感到很痛苦,别人看了心里也很难受。快乐的死亡却很快乐,不仅他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来也很快乐。昨天看见他在大会上作报告,下面掌声如雷;今天又看见他参加宴会,为这为那地频频举杯。昨天看见他在高朋申大发议论,语惊四座;今天又看见他在那些开不完的座谈会上重复昨天的意见。昨天看见他在北京的街头;今天又看见他飞到了广州……只是看不到或很少看到他的作品发表在哪里。
我不害怕自然的死亡,因为害怕也没用,人人不可避免。我也不太害怕痛苦的死亡,因为那时代已经过去。我最害怕的就是那快乐的死亡,毫无痛苦,十分热闹,甚至还有点轰轰烈烈。自已很难控制,即很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为我觉得喝酒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少喝一点可以舒筋活血,据说对心血管也是有帮助的。作家不能当隐士,适当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对创作也是有帮助的。可是怎么才能不酗酒、不做酒鬼,这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
怕只怕三杯下肚,豪情大发,嘟嘟嘟,来个瓶底朝天,而且一顿喝不上便情绪不高,颇有怨言,甚至会到处去找酒喝。呜呼,快乐地死去!
(本文摘自陆文夫的《快乐的死亡》)
1.作者对三种死亡所持的态度是( )。
A.对自然的死亡,不怕,因为不可避免;对痛苦的死亡,以前是无可奈何,现已不太害怕;对快乐的死亡,十分忧虑,非常蔑视
B.对自然的死亡,害怕,因为可以避免;对痛苦的死亡,以前是无可奈何,现已不太害怕;对快乐的死亡,十分忧虑,非常蔑视
C.对自然的死亡,不怕,因为不可避免;对痛苦的死亡,很害怕;对快乐的死亡,十分忧虑,非常蔑视
D.对自然的死亡,不怕,因为不可避免;对痛苦的死亡,以前是无可奈何,现已不太害怕;对快乐的死亡,很喜欢
【参考答案】A
【讲师点睛】作者“不害怕自然的死亡,因为害怕也没用,人人不可避免”,所以选项B错误;而“也不太害怕痛苦的死亡,因为那时代已经过去”,说明对“痛苦的死亡”,以前是无可奈何,现已不太害怕,所以选项C错误;“最害怕的就是那快乐的死亡”“作家不能当隐士,适当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对创作也是有帮助的。可是怎么才能不酗酒,不做酒鬼,这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只是看不到或很少看到他的作品发表在哪里”说明作者不赞同“快乐的死亡”,非常蔑视,所以选项D错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哪种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A.类比(比喻)的手法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B.排比的手法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C.设问的手法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D.夸张的手法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参考答案】A
【讲师点睛】用喝酒来形容参加社会活动,用“过分热衷社会活动而不再创作”形容酗酒,都使用了类比(比喻)的手法。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3.本文“快乐的死亡”是单对作家而言的吗?对其他的人有什么启迪作用?( )
A.是对作家而言,对其他的人没有启迪作用
B.不单是对作家而言,对其他的人也有启迪作用。启迪我们不要热衷于表面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而要踏踏实实搞好本职工作,做出实际业绩
C.不单是对作家而言,对其他的人也有启迪作用。启迪我们要每天都很快乐
D.不单是对作家而言,对其他的人也有启迪作用。启迪我们要快乐地成长,丢掉任何烦恼
【参考答案】B
【讲师点睛】本篇散文虽然是作者以自身的职业角度发出的感慨,但这就像是举了个例子一样,这种只注重表面功夫,不做好本职工作的做法并不是只在作家中出现,作者是借此对整个社会中存在的这种现象的一种批判。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是( )。
A.这篇散文,一事一议,短小精悍。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作家的三种死法,然后层层剥开,逐一论去, 并重点剖析快乐的死亡,显得条理分明
B.作者认为,作家没有了作品就是艺术生命的死亡,“艺术的死亡”是可悲可叹的,而“艺术的离休” 则是可贺可敬的。这是实事求是的看法
C.第五段“快乐的死亡却很快乐,不仅他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来也很快乐。”巧妙地运用了反语,极 具讽刺意味,引人警醒,发人深省
D.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体现出一种质朴无华的文风,简练直白,干脆利落,富于变化。美中不足的是 仅以作家为例,不免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A
【讲师点睛】从原文中可知,“艺术的离休”也是作家没有了作品,即艺术生命的死亡,并且这只是“他自己无可自责,社会也会尊重他在艺术上曾经作出的贡献”,但并不是“可贺可敬”,所以选项B错误;“快乐的死亡却很快乐,不仅他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来也很快乐。”此句使用的并不是反语,所以选项C错误;本文是作者以作家身份来展开内容,但其实批判的是整个社会的这种现象,所以选项D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下列对作家三种死法的描述,与原文一致的是( )。
A.自然的死、痛苦的死和快乐的死的共同点是都没有作品了
B.快乐的死就是因为年事已高,力不从心,所以作品已经没有了,他自己无可自责,社会也会尊重他在艺术上曾经作出的贡献
C.痛苦的死是作家体力和脑力还胜任创作的时候,但由于苦难和折磨,作品已经没有了
D.快乐的死是在热闹中活着,但已不再或很少有作品发表了
【参考答案】C
【讲师点睛】由原文“痛苦的死亡却不然,即当一个作家的体力和脑力还能胜任创作的时候,作品已经没有了,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苦难和折磨(包括自我折磨)所造成的。”可知,选项C说法正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二)
《礼记》中有一句颇有点辩证法精神的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对于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来说,这个规律是有启发性的。比如一首乐曲,光是一股劲儿的快,一股劲儿的紧,从头到尾都是最强音,那就显得很单调,没有什么节奏感了。《琵琶行》中所描写的那支曲子,开始有“大弦嘈嘈如急雨”的一段,接着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一段,后来又有“银瓶乍破水浆迸”的一段,这倒是很合乎一张一弛的规律,我相信,弹奏起来一定很优美动听,可惜我们谁都没有听到过。
一幅画,也是如此。布景成局,全凭有疏有密;有浓有淡.相间相成,方能错落有致。只密不疏,则必嫌迫塞。只疏不密,必嫌空松。只浓不淡,则嫌繁缛。只淡不浓,则嫌单薄。虽然不同的艺术风格难免各有所偏,一个作品总有一个作品的基调,或以强烈见长,或以柔和取胜,但“单打一”的旋律和笔墨终究是容易使人感到单调的。
推而广之,写小说,写戏剧,甚至写评论文章,亦无不如此。假如小说中段段都是高潮,那么,高潮就反而不突出了;戏剧中场场都是密锣紧鼓,让观众的神经拉得像弓弦一般紧,就反而使人家不大想看下去了;文章中句句都加着重点,主要的论点反而就不明确了。比如《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回,写到林冲发现陆虞侯来暗害他,特地买了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准备跟他拼个死活。可是作者在这里不肯急转直下,却又回过头来,写林冲去看管草料场,在大雪中出门买酒吃那一段比较轻松的笔墨,然后再
转向高潮。我看,这些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浪墨,没有它们穿插在其中,就显不出一张一弛、一起一伏的妙用了。弛,正是为了张;伏,正是为了起。有些人不大懂得一张一弛、相间相成的道理,常常主张把作品中、文章中一些乍看起来似乎与主线主题并无直接关联,而其实与主线主题颇有些内在联系的所谓“闲笔浪墨”大笔勾销。他们这样做,似乎是为了艺术的完整性,实际上倒往往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把绿叶全部去掉,只剩下一朵光秃秃的牡丹花,那还有什么好看呢?
一张一弛的规律,不仅适用于作品的艺术结构,似乎也可以适用于艺术家和作家的创作过程。古人说,画家作画,有时候需要“解衣磅礴,有凌厉一切之雄”,有时候又需要“揎袖摩挲,有动不遗矩之妙”(见《芥舟学画编》)。这话说得有道理。艺术创作,自然是极度紧张的劳动。不过,作者在精神上却不宜弄得过分紧张,太紧张,反而会失常态,疑是疑非,患得患失,产生不出好作品来。杜甫云:“五日画一水,十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这是真正懂得创作甘苦的经验之谈。有时候,稍为“弛”一下,倒是会对创作有好处的。
(本文摘自张潮的《寻找一片幸福的云彩》)
1.本文第二段提到了《琵琶行》,下列各句出自于《琵琶行》的是( )。
A.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B.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参考答案】D
【讲师点睛】“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秦观的《鹊桥仙》;“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出自杜甫的《赠花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在《水浒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中,可称为“驰”的段落是( )。
A.林冲发现陆虞侯将要来暗害自己
B.林冲去买解腕尖刀
C.林冲在风雪中出门买酒
D.林冲怒杀陆虞侯
【参考答案】C
【讲师点睛】“《水浒传》中写林冲去看管草料场,在大雪中出门买酒吃那一段写得比较轻松,属于“弛”的段落。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以下说法不符合作者原意的是( )。
A.《琵琶行》中关于乐曲的描写符合张弛之道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在高潮的设置上并不成功
C.成功的画作在布景成局方面必然会把握好疏密浓淡的调节
D.精神的极度紧张未必有助于文艺创作
【参考答案】B
【讲师点睛】“我看,这些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浪墨,没有它们穿插在其中,就显不出一张一弛、一起一伏的妙用了。”这说明作者是认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在高潮处的设置的,选项B的说法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4.关于运用“一张一弛”规律可能给文艺创作带来的好处,文中没有提及的是( )。
A.有助于增强乐曲的节奏感
B.有助于使评论文章的主要论点得到更为明确的显现
C.有助于缓解作者在创作中的紧张,从而产生好作品
D.有助于去除文中闲笔,使文章更为精练
【参考答案】D
【讲师点睛】“比如一首乐曲,光是一股劲儿的快,一股劲儿的紧,从头到尾都是最强音,那就显得很单调,没有什么节奏感了”,说明一张一弛能增强乐曲的节奏感;“文章中句句都加着重点,主要的论点就反而不明确”,说明一张一弛能使评论文章的主要论点得到更为明确的显现;“不过,作者在精神上却不宜弄得过分紧张,太紧张,反而会失常态,疑是疑非,患得患失,产生不出好作品来”,说明一张一弛有助于缓解作者在创作中的紧张,从而产生好作品;而选项D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原文。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5.最适合作为本文题目的是( )。
A.起与伏
B.张与弛
C.艺术结构与艺术创作
D.辩证法与文学
【参考答案】B
【讲师点睛】文章的题目就是对文章主题的高度凝练。本文作者主要讨论的都是艺术创作“一张一弛”的问题,因此“张与弛”是其最合适的题目。而其他选项均与文章内容没有明显的关系,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三)
有人认为,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改善机体免疫力以防止辐射对机体的损害是可以达到长寿的目的的。这种看法并没有错,但专业人员认为太过于乐观。
当我们的细胞把氧气和食物转化成化学能量时,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能损害DNA和细胞膜,这种伤害可导致衰老。当然,很多生物都有天然抗氧化剂和酶,它们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或模拟抗氧化酶的药物可能会延缓衰老。其实,这只是一种理论,而在这种理论的鼓噪下,乐开了怀的是一些厂家和商人。君不见眼下消费者的钞票正在大把大把地流入生产维生素和抗衰老补充剂厂商的腰包。
事情的真相是,无论我们多么努力,都绝不可能消除体内所有的自由基。而且,如果能消除所有的自由基,事情又向另外一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我们的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自由基来维持自身的免疫系统。此外,在千百万年的自然进化中,我们身体内在的防御自由基的免疫系统也许进化得天衣无缝,所以基本上难以接受改进。例如,催化清除剂EUK~8和EUK一134可能帮助短命的线虫增强脆弱的免疫力,但是对于人来说却毫无用处。这些催化清除剂对果蝇的免疫系统也不起作用。
也有事实表明,促进免疫系统清除自由基对提高寿命并非是至关重要的。对生物体的免疫起重要促进作用的有两种酶,它们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实验证明,经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能产生较多的这两种酶,因此它们的寿命比一般果蝇要延长l0%。但是,也不完全是这样。有些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尽管能产生较多的这两种酶,但它们的寿命甚至比普通果蝇还要短,其中的原理尚不清楚。
不过,如果对人进行同样的基因工程改造,使超氧化物歧化酶产生增多,那么对于人来说并非幸福,而只是一种灾难。这种过多的酶不仅不能促使人长寿,而且会导致一种严重的神经疾病一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所以,改善免疫力和摄取维生素也并非是科学对我们延年益寿的有效承诺。
1.下面对“自由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会伤害DNA和细胞膜,从而导致人的衰老
B.阻止自由基产生的唯一方法是补充带有天然抗氧化剂和酶的生物
C.人体的自由基,并非清除得越多越好
D.我们的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自由基来维持自身的免疫系统
【参考答案】B
【讲师点睛】选项ACD的叙述在原文中均可找到与之对应的内容,但选项B中所提到的“唯一方法”在原文中没有体现。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2.“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或模拟抗氧化酶的药物可能会延缓衰老。其实,这只是一种理论。”对此句中的“理论”阐述不当的一项是( )。
A.文字上有其合理的因素,有其成立的理由,但实践上行不通
B.是一种研究领域的假设和推理,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
C.言之有理,自成体系,指导实践的真理
D.依据科学研究衍生的某种设想,实践难以证明
【参考答案】C
【讲师点睛】“其实”一词带有转折意味,此句有“未经实践证实”之意。选项C的叙述不恰当,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3.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生物都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和酶,它们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
B.在千百万年的自然进化中,我们身体内在的防御自由基的免疫系统进化得天衣无缝
C.对人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而增多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并不能使人长寿
D.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或模拟抗氧化酶的药物会延缓衰老
【参考答案】C
【讲师点睛】选项A,见第二段第三句,与原文相比,缺失“很多”,使此句的陈述对象“部分生物”变成了“全部生物”。选项B,见第三段第四句,与原文相比,缺失副词“也许”,使原文中的推测变成了事实陈述。选项D,见第二段第四句,与原文相比,缺失“可能”,使原文中的可能变成了必然。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摄取维生素和改善免疫力,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使人们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B.实践证明,经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能产生使生命延长的两种酶,这给人类寿命的延长以有益的启示,使人们看到了增寿的希望
C.眼下,科学仍然不能弄清限制食物摄入对我们究竟是增寿还是减寿
D.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体内有长寿基因存在,所以,摄取维生素和改善免疫力没有多大的必要
【参考答案】C
【讲师点睛】选项A,“使人们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的表述是错的,原文第二段第四句提到这只是一种可能。选项B,见第四段末句“但它们的寿命甚至比普通果蝇还要短,其中的原理尚不清楚”,这一已知消息否定了“使人们看到了增寿的希望”的推断。选项D,把人长寿的原因仅仅归于“长寿基因的存在”是错误的,后一句结论性的语言也欠妥。选项C,由原文可推断,限制食物摄入的确能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但自由基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就能增寿。因此C项是正确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四)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只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庭顿关于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的观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验证。即现代化起飞的时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是进入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我国社会转型正面临关键的临界点,即进入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时期,也就是社会失调时期。这种由社会结构内部不协调而产生的矛盾、冲突或人们的无序互动导致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压力.称为社会张力。当社会张力的能量逐步积蓄起来,会对社会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并在社会结构最薄弱的环节释放出来。而这种无序的社会力量的爆发就是社会危机或叫社会风险。
这十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不是各方面完全协调发展的时期。我们的主要精力一度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有的人在GDP崇拜下,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使社会问题有积压、增多的趋势,甚至以牺牲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去满足另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形成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
要建设和谐社会,自然地涉及作为执政党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提高我们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等能力。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社会整体利益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尽可能将社会转型的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整个社会结构协调与和谐,顺利渡过社会发展的阵痛期。
(节选自《百科知识》)
1.根据原文,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谐社会是指相当数量的人按照~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
B.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构成有序和谐的状态
C.和谐社会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D.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它要求兼顾各方,运筹得当,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C
【讲师点睛】选项C,是对“社会”这一概念的理解,而非对“和谐社会”的理解。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下列对我国目前“社会风险”的成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我国也不例外
B.我国正处在进入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
C.随着我国社会矛盾的逐步蓄积,对社会结构的巨大冲击,无序的社会力量必然爆发出来
D.十几年来,我国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而忽略各种社会问题;只讲效率而忽视公平
【参考答案】D
【讲师点睛】选项D,“我国把主要精力全部集中于经济建设”“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说法有误,依据原文,正确的表述应是“我们的主要精力一度集中在经济建设上”“有的人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小康社会”相比,“和谐社会”更应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强化的往往是经济指标, “和谐社会”则是综合社会各要素而提出的目标
B.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既稳定又怡然自乐的物质贫乏的世界绝对不是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理想
C.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及时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避免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生,使社会始终在良性状态下运行
D.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必须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使之回到有序发展的轨道上来
【参考答案】C
【讲师点睛】“避免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生”说法有误,依据原文,正确的表述应是“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五)
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机一样,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做文化转型,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最深刻的文化转型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即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自在自发的经验型的文化模式被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这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的现代化或人自身的现代化。
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我们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即使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也会或快或慢地变化,一些习惯、惯例、文艺形式、仪式等甚至在总体文化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也会自己经历生灭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模式在总体上所经历的裂变与危机。再如,当一种文化中的个体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时,他也必须经历痛苦的文化模式转换问题;同样,当一个个体经历生命中的不同的生理时期,必须经过个体文化模式的阶段性转变,这些也同样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人的交往或交流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某一方或双方人的衣食住行、语言符号、审美情趣的一些具体改变。即使这样,也还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转型。
应当看到,文化转型和文化危机密不可分。一方面,同文化模式的常规期和稳定期相比,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共同构成了文化模式的剧变期或革命期。在文化模式的剧变期中,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是同一个历史进程彼此密切相连的两个阶段,如果说,在总的文化冲突与剧变时期中,文化危机代表着量变的过程,文化转型则是这一量变过程达到一个转折的关节点而引起的质变。另一方面,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本身就是交织在一起的,文化危机是文化转型的过程,文化转型是文化危机的结果。即是说,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本身就表现为一个过程,无论是现实社会运动或人的生活层面上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还是社会精英层面对于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都是文化转型过程的重要内涵。
1.下列对于“文化转型”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特定的时代、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发生的根本性的改变
B.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总体性转变
C.文化冲突与文化变革在量变过程中发生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质变
D.社会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
【参考答案】D
【讲师点睛】根据原文可得,“文化转型”是文化危机的“结果”,文化危机是文化转型的“过程”。选项 D所说的“社会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中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却是“文化转型‘过程’的重要内涵”。其表述的对象是“文化危机”,而不是“文化转型”。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2.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文化转型”的一项是( )。
A.传统的自在自发的经验型文化模式转变为现代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
B.特定群体或个体文化习惯的改变和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
C.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的变化
D.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的文化个体所经历的文化模式转变
【参考答案】A
【讲师点睛】无论是个体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做文化转型。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人的交往或交流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某一方或双方人的衣食住行、语言符号、审美情趣的一些具体改变。即使这样,也还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转型。与选项B比较,原文表述为“无论是个体文化习惯的改变和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更新,都不能算做文化转型”;与选项D比较,原文表述为“通过人的交往或交流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一些具体改变,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转型”。然而,选项BD却将上述两种情况说成“文化转型”,违背了原文的观点。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的现代化或人的现代化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
B.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交往或交流的接触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的碰撞和转变
C.文化模式的革命意味着由文化危机而达到文化转型
D.文化危机与文化转型密不可分,文化危机一旦出现,就标志着文化转型的到来
【参考答案】D
【讲师点睛】选项D错在从原文找不出依据,且“一旦……就”判断有些绝对化。而选项A从第一段最后两句话中可以概括得出。选项B则从第二段“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人的交往或交流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的一些具体改变”描述中可知是正确的。选项C则是根据第三段“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共同构成了文化模式的剧变期或革命期”一句得出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