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老家
孙犁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1)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四段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2)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31、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季羡林
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儿一笑,说:“正是这样!”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1)文中,作者说德国是“多么奇特的民族!”它的奇特表现在哪里?
(2)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解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内涵。
32、李老师经常以班级的名义从个体书店以优惠价购买各科课程学习辅导资料,然后以全价卖给学生。几乎是人手一套。同时,他向学生家长暗示或明要礼物、礼品或礼金,特别是在节日的时候。此外,他还私下到本市“小博士家教辅导中心”等处兼课。在学校讲课时“留有一手”,只讲基本内容,对课程的重点也往往一带而过……并直接或间接地介绍同学去“小博士家教辅导中心”等民办课外辅导机构或家教中心接受辅导或参加“补课”。当然学生接受辅导或参加“补课”是要交高额学费的,“小博士家教辅导中心”等处给李老师的讲课费、介绍费也是不菲的。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李老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套题推荐:
临考教师资格:花最少的时间、告别盲目备考,讲师带你快速秒杀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