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者作为一个旁观者不介入研究对象的活动,以局外人的身份从外部观察研究对象,不干预其活动的发展与变化,是( )。
A.参与性观察
B.个体观察
C.非参与性观察
D.群体观察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在儿童研究中历史悠久。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从观察者的参与性上看,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即观察者在不暴露自己的研究者身份的前提下,不同程度地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中,从内部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和活动过程。非参与性观察即观察者作为一个旁观者不介入研究对象的活动,以局外人的身份从外部观察研究对象,不干预其活动的发展与变化。本题选择C答案。
2.以下哪项不属于观察法的优点?( )
A.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B.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直接的手段
C.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D.观察法与其他方法不配合使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观察法作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直接的手段。它简便易行,资料较客观、可靠。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不需要幼儿做出超越自身的反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最为尊重。运用这种方法,研究者可以考查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关注个体差异,对幼儿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因此,它在幼儿教育领域的研究中运用得十分广泛。应将观察法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观察法的积极作用。本题选择D答案,对观察法的优缺点应会做区分。
3.描述记述类观察方法不包括( )。
A.实况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
D.谈话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确定观察问题,制订观察计划。研究者在进行观察之前,要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制订严密的观察计划。计划应包括观察者开展观察活动的时间、对象、程序步骤、过程、使用工具、设计表格、记录方法等准备工作。周详的计划能够提高观察效率和质量,增强观察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观察的方法可分为描述记述类和取样观察类。描述记述类观察方法包括实况记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取样观察类观察方法包括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确定观察记录方法。观察记录的方法有两大类:根据记录的时间或频率不同分为频率记录、间隔记录、连续记录。根据记录的形式手段分为文字描述记录,表格、图示或符号记录,仪器设备记录等。
4.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的调查方法是( )。
A.谈话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谈话法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收集资料的手段之一。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在幼儿教育研究中,谈话法可用于研究幼儿的个性,探究其行为表现的根源,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教养方式等,也可用于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工作经验,以及他们对幼教工作的意见、建议等。做题的时候要区分这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5.以下哪项不属于谈话法的优点?( )
A.灵活性强
B.能通过动作表情等非言语信息获得资料
C.从多角度对研究的现象有一个比较广阔、整体性的客观了解
D.比较费时,一般不适合大范围调查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谈话法最大的优点是灵活性强。研究者在与谈话者的直接接触过程中,不仅能通过言语信息,还能通过动作表情等非言语信息获得资料;同时,研究者还能根据谈话中对方的反应,通过适当的解释或变换问题的角度,适时调整谈话方式。通过研究者引导进行的深入、细致的谈话,可从多角度对研究的现象有一个比较广阔、整体性的客观了解。因此,谈话法可以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选项D答案是谈话法的缺点,一是比较费时,一般不适合大范围调查;二是极易产生偏差,在谈话过程中,既可能受到谈话对象性别、年龄、外貌、种族、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心境、经验、表情或语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偏差,也可能因研究者问的问题带有偏见或自相矛盾,或者漏掉该问的问题等导致偏差。因此选择D选项。
微信扫码下面二维码进入教师资格微信学习群。
备考推荐:历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热点推荐:教师资格证试题库
零基础如何备考?233网校零基础取证班购课即送教材,5大基础班级教学,给您备考指路,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