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命题趋势,备考更精准PART 01
科目一《综合素质》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综合素质,2020下半年考试中,题型、各模块分值占比都没有发生变化:
模块 |
单项选择题 |
材料分析题 |
写作题 |
总计 |
占比 |
职业理念 |
8’ |
14’ |
/ |
22’ |
14.67% |
教育法律法规 |
16’ |
/ |
/ |
16’ |
10.67% |
职业道德 |
8’ |
14’ |
/ |
22’ |
14.67% |
文化素养 |
18’ |
/ |
/ |
18’ |
12% |
基本能力 |
8’ |
14’ |
50’ |
72’ |
48% |
总计 |
42' |
50' |
150' |
100% |
因此,只要2021年教师资格的大纲没有发生变化,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复习综合素质:
模块 |
知识点 |
具体内容 |
题型 |
职业理念 |
教育观 |
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
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
学生观 |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
||
教师观 |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专业发展 |
||
教育法律法规 |
6大法律+1纲要+1宪法 |
《教育法》 《教师法》 《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宪法》 |
选择题 |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教师的六大权利和六大义务 |
||
学生的权利保护 |
隐私权、受教育权、财产权 |
||
教师职业道德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1997年和2008年修订的职业道德规范 |
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
教师职业行为 |
1、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2、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
||
文化素养 |
文化常识 |
传统文化 |
选择题 |
艺术成就 |
美术、音乐 |
||
文学常识 |
中国文学、外国文学 |
||
历史常识 |
中国古代史常识、世界历史常识 |
||
科技常识 |
中国科技常识、世界科技常识 |
||
基本能力 |
阅读理解能力 |
理解重要概念、重要句子、归纳中心思想、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
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
信息处理能力 |
word、ppt、excle的基本操作技巧 |
||
逻辑思维能力 |
概念关系、命题推理、数字推理 |
||
写作能力 |
议论文写作(小/幼800字,中学1000字) |
但是,在本次考试中,明显地出现一个新的命题趋势:综合素质交叉考察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因此,要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
根据仅5次历年真题分析,得出如何结果:
由此可知:(1)重点模块基本没变。该科目的三大核心模块为: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教学设计,同时教学实施考察的分值有所提升且保持稳定,而班级管理、教学评价为冷门模块,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
(2)题型和分值固定。历年来,《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主客观题在题型和分值上比较稳定:选择题:2*20=40;简答题:3*10=30;材料分析题:2*20=40;教学设计题:1*40=40,共110分。
(3)主观题难易程度教稳定总体来说主观题难度在中等,其中,简答题3题,难度上2易1中,基本上容易得分,偶尔会出一道超纲的题目。材料分析题2题,1易1难,一般而言,有一题得分较难。教学设计题三小问,1难1中1易,基本上得一半的分值还是容易拿到的,理解教学设计的套路,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后期多加练习,搞定它还是有可能的!
下面附上该科目的复习提纲,照着这个学即可(大纲不变的前提下)!
模块 |
考试重难点 |
教育基础 |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记》《论语》、教育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教育家及其思想 2)教育制度:我国现代学制的发展、义务教育制度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开发、教育观 4)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5)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的类型 |
学生指导 |
1)心理学基础: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 3)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4)小学儿童的学习;学习理论、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5)小学德育: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6)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儿童的安全防范常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辅导 |
班级管理 |
1)班级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方法、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2)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3)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内容 |
学科知识与教学设计 |
1)小学各科目课程标准 2)教学设计 |
教学实施 |
1)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实施 2)学习:学习动机理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学习策略、学习迁移 |
教学评价 |
教学评价的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