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面试/幼儿面试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神球》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球的多种玩法,知道“背对背运球”的游戏玩法。
2.技能目标:掌握“背对背运球”的动作要领,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3.情感目标: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和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会“背对背运球”的动作要领,知道球的多种玩法。
2.活动难点:提高幼儿“背对背运球”动作的灵活性,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身体音阶歌》音乐、篮球若干、装皮球篮筐若干个。
2.经验准备:幼儿玩过往返跑游戏,知道往返跑的规则。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热身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身体音阶歌》热身运动,帮助幼儿活动身体,为后续体育运动做好准备。
(二)活动展开
1.引导幼儿交流讨论,探索球的多种玩法。
(1)教师出示篮球,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想一想球的玩法。
提问:小朋友们平时玩球的时候都是怎么玩的呢?
(2)鼓励幼儿在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玩法。
师:小朋友们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知道的关于球的玩法,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想法最独特。
小结:小朋友们都知道很多关于球的玩法,拍球,放在地上滚,运球走,还有小朋友两两合作背对背运球。
2.教师示范讲解“背对背运球”的动作要领,幼儿自由练习。
(1)教师示范讲解“背对背运球”游戏的具体动作和玩法。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关于球的新玩法,这需要两个小朋友一起配合才能完成。老师要请两个小朋友上来,配合老师,学一学如何玩这个游戏。
①两个小朋友一组,背对背手挽手站在起始位置,同一队的幼儿帮助该组幼儿将篮球放在两个幼儿的背上。
②背对背运球的两个幼儿从起始线出发将球运到对面的篮筐中,中途球掉落需要将球捡回来从起点重新出发。
③到达终点的幼儿想办法将球送进篮筐内,掉落出来的不计分;上一组幼儿完成运球后下一组幼儿开始出发,在规定时间内,运球入筐最多的队伍获胜。
(2)幼儿自由组合练习背对背运球,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
师:小朋友们都按照老师讲的练习,在玩的过程中不推搡,不拥挤,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老师要奖励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
3.教师组织幼儿游戏“背对背运球”,体验同伴合作的重要性。
(1)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分组进行比赛。
师:老师的魔法棒一挥,小朋友们变成了红果果和绿泡泡组,看看哪组的小朋友配合的最好,把球宝宝安全的送回家。
(2)幼儿进行“背对背运球”游戏,教师进行总结。
小结:“背对背运球”需要小朋友们互相合作,保护球宝宝不掉下来,还需要小朋友们步伐一致,一起护送球宝宝回家。
(三)活动结束
放松结束
教师播放舒缓的音乐,带领幼儿一起做《小雪人》放松身体。
五、活动延伸
延伸到区角——美工区,组织小朋友们去美工区画一画体育活动的主题画。
【答辩题目解析】
1.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感谢考官的提问,下面开始我的作答:
首先,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对游戏规则玩法的理解有困难,幼儿不清楚游戏的玩法。在本次活动中,我是用比较儿童化的语言和幼儿便于理解的话向幼儿一一讲解游戏的玩法规则,并且示范错误和正确的玩法,让幼儿明确游戏的玩法,并给幼儿练习的机会,注意幼儿在游戏中的做法,及时作出相应的指导。其次,幼儿在游戏中,由于配合不好,球容易掉落,提醒幼儿在比赛时注意配合,步伐一致向前,以免容易摔倒,后面的幼儿由于等待可能会造成混乱焦虑,我会引导他们为自己组的小伙伴加油,观看比赛,减少等待的时间;最后,幼儿在比赛中可能会拥挤造成摔伤等安全问题,我会在活动前进行热身,避免幼儿肌肉拉伤,活动中用的椅子和场地做好安全措施,规划好赛道路线,并在活动中时刻注意幼儿。
2.如果幼儿不愿意参与这游戏怎么办?
感谢考官的提问,下面开始我的作答: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活动之一,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能够激发幼儿进行活动的兴趣以及继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幼儿在我进行游戏时不愿意参与进来,我认为首先要找到幼儿不愿意参与游戏的原因。
首先,从幼儿自身出发,是否这个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或者过于简单,让幼儿没有继续游戏的兴趣。
其次,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对于幼儿的观察以及关注不够多,使幼儿没有感受到快乐。
最后,要从教师自身找原因,是否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没有用鲜艳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肢体动作吸引幼儿。
因此我会有如下的策略:首先作为老师我要反思自己,是否对于幼儿的关注不够多没有给予幼儿每个人相同的感受和足够的安全感,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地改正这一问题,其次我还会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更加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抓住幼儿真正的需求进行调整。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手工活动《小猫》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知小猫折纸形象及折纸步骤,了解每一个步骤的折法。
2.技能目标:学习用纸折叠小猫,通过添画表现出完整的小猫形象,制成头饰。
3.情感目标:喜欢参与美工活动,增加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会折小猫,掌握折小猫的折纸步骤。
2.活动难点:在适当的位置添画小猫的五官,增加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黄猫和蓝猫头饰、三角形纸条、硬纸板、水彩笔或油画棒,纸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认识小猫的生活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讲述故事《小猫学本领》,引出活动主题。
1.故事过程中,出示小黄猫和小蓝猫的头饰,吸引幼儿的注意。
2.与幼儿互动,师:小黄猫和小蓝猫今天要来我们班找朋友,我们帮帮他们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展示折纸作品,引发幼儿兴趣和思考。
(1)教师出示小猫的折纸作品,幼儿欣赏并猜想小猫的折纸过程。
(2)教师出示折纸步骤图,幼儿观察掌握初步的折纸符号。
2.教师示范折纸过程,幼儿观察折纸步骤
步骤一:正方形折纸两个角对折,折成三角形(两个角宝宝成为了好朋友)。
步骤二:将大三角形的两边向内折(另外两个角宝宝也想交朋友),打开(角宝宝们玩累了要回家了)中间出现一条线,将两个大角向内折,与中线保持一定距离(一起去参加活动)。注意左右两边要平均,在折纸的过程中可用笔做标记进行辅助。
步骤三:两边折好后顶部下压(和上面的大角玩捉迷藏,大角藏起来不见啦),翻转。
3.教师鼓励幼儿自由折纸,并巡回帮助指导。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制作属于你们的猫咪宝贝啦!看一看自己的桌子上有什么?(小正方形纸)拿起纸和老师一起折!
4.幼儿为作品进行添画游戏,并做成头饰。
(1)教师鼓励幼儿回忆已有生活经验关于小猫脸部的具体特征。
(2)教师发放水彩笔和油画棒,为小猫折纸添画。
(3)师幼共同在折好的小猫后面垫上纸板,加上纸带,做成头饰。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戴上头饰共同进行《小猫捉老鼠》的游戏,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游戏玩法:幼儿戴上头饰当小猫,绕过小山(凳子),钻过山洞(由两名幼儿两手斜上举搭成),跨过小河(吹塑纸),抓住老鼠,然后返回。
五、活动延伸
将活动延伸到表演区,每个小朋友的猫咪一起表演故事。
【答辩题目解析】
1.在活动中如何组织四岁到五岁的幼儿开展活动。
【参考答案】
感谢考官的提问,下面开始我的作答:
四岁到五岁是幼儿园中班的幼儿,他们具有活泼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能够遵守规则和能够开始自己组织游戏的特点。因此,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我会多借助一些具体形象的教具,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活动内容;在进行游戏时,让他们自己确定游戏主题,自行组织游戏;同时,我也会利用他们活泼好动的特点,多进行一些轻松自由的活动,创设一个快乐,舒适的活动氛围;可以适当的设立一些规则,约束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在讲解规则时我也会注意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儿童化的语言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游戏规则。
2.折纸发展哪些方面能力?
【参考答案】
感谢考官的提问,下面开始我的作答:
折纸活动可以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精确性及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目测、空间知觉、对图形变换的感知等思维能力和记忆力、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扩展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幼儿耐心细致、勇于实践、挑战困难等个性品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幼儿养成按步骤有顺序地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故事活动《智斗大灰狼》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喜欢参加讲故事活动,体会小动物们打败大灰狼的喜悦之情。
2.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互帮互助的道理。
3.技能目标:能够看图大胆讲述图片内容,尝试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愿意倾听他人讲述故事,知道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互帮互助的道理。
2.活动难点:能够大胆表达对图片内容的理解,运用合适的表情和动作进行角色扮演。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故事挂图、故事中动物的头饰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小白兔、小青蛙、大白鹅、大灰狼、小乌龟、小鸡、小猫等动物形象。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手指谣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歌曲《春天》,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师: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一蹦一跳又一跳。
师:春天的天气特别好,小动物们都出来玩耍了。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故事挂图,幼儿观察感知图片内容。
(1)教师出示故事挂图,幼儿通过观察,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2)教师适宜的提问,帮助深刻感知讲述对象。
师:图片中都有谁?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发生了什么事?它们是怎么做的?
2.教师提出讲述要求,幼儿尝试讲述图片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尝试讲述图片内容,幼儿分组交流讨论,在组内自由讲述。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听听其他小朋友用了哪些好听的词?说的是否连贯、完整。
(2)教师邀请幼儿推荐小组代表,大胆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到前面跟大家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呢?
3.教师示范讲述,帮助幼儿理清讲述思路,丰富幼儿讲述经验。
(1)教师向幼儿展示讲述内容,将图片上的内容创编为一个故事,幼儿获得新的讲述思路。
师:现在老师也要来讲讲这个故事,请小朋友们仔细听,老师用了哪些好听的词、好听的句。
(2)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为故事命名。
师:让我们一块开动脑筋,为这个有趣的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三)活动结束
角色扮演,活动自然结束。
教师为幼儿分发小动物头饰,组织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感受讲故事活动的欢乐氛围。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可爱的动物头饰,请小朋友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把自己编的好听的故事边表演边讲给你的小伙伴们听吧。
五、活动延伸
延伸至区角——将故事头饰、道具模型等投放到表演区,请幼儿到表演区继续练习表演故事。
【答辩题目解析】
1.对于你提问的问题,幼儿回答不上来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感谢考官的提问,下面开始我的作答:
针对我提问的问题,如果幼儿答不上来,可以这样做:
(1)可以通过耐心引导的方式,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如提问:图片中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可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动作、表情以及周围的景物等,来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2)可用更为细致的图片,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内容结合情节的前后两端从而大胆推测、表达自己观点。
(3)还可以通过让其他小朋友帮忙的方式,引导其他幼儿分享不同的想法,从而拓宽该幼儿的思路,并且给他一个大家共同参与,轻松自由的氛围,帮助他积极的思考问题。
(4)教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深入观察,适宜的提问幼儿,帮助幼儿表达自身想法。
总之,教师作为幼儿的合作者、引导者以及资源者和观察者应该时刻关注每一位幼儿的表现,以“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幼儿。
回答完毕,谢谢考官!
2.通过本次活动可以促进儿童哪些能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
感谢考官的提问,下面开始我的作答: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首先,本次活动是语言领域的讲述活动,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对图片内容进行表达能够很好地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幼儿在对图片内容进行理解的过程也是幼儿进行思考和想象的过程,因此也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最重要的是,本次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独白能力,帮助幼儿获得独立构思、组织语言、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儿歌活动《丢手绢》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儿歌内容,了解《丢手绢》儿歌的节奏特点。
2.技能目标:学会说《丢手绢》儿歌,能够边说儿歌边进行儿歌游戏。
3.情感目标:感受儿歌押韵的乐趣,愿意与小朋友交流分享。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会说《丢手绢》儿歌。
2.活动难点:能够表演儿歌,感受儿歌押韵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儿歌挂图、手绢。
2.经验准备:幼儿有过学习儿歌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实物导入
教师出示手绢,引导幼儿观察小手绢,并尝试说出小手绢的用处。
师:魔法箱里有什么?小朋友来摸一摸。红红摸到了一个小手绢,那请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这个小手绢,它有什么作用呢?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儿歌,幼儿聆听。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关于手绢的小儿歌,小朋友们要认真听哟!
2.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1)教师出示儿歌图片提问幼儿儿歌内容。
师:小朋友们把手绢放在哪里了?然后一起干嘛了?
(2)教师引导幼儿多种形式练习说《丢手绢》儿歌。
师:那老师将小朋友们分成苹果组和香蕉组,先请苹果组的小朋友先朗读儿歌,然后请香蕉组的小朋友朗读儿歌。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儿歌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围成一个圆圈,一边说儿歌一边组织幼儿进行丢手绢的小游戏。
师:请小朋友们围成小圆圈,请一位小朋友来丢手绢,一边丢一边说儿歌,轻轻放在你的小伙伴后面,等你的小伙伴发现就会站起来追赶你,看谁先找到位置坐下呦!没有抓到人的小朋友请你来继续丢手绢。
(三)结束部分
师幼小结。
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学习的《丢手绢》儿歌。
五、活动延伸
延伸至家园共育——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儿歌,一边玩《丢手绢》的儿歌游戏。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下你的活动重点。
【参考答案】
考官您好,考生开始作答。
我本次活动的活动重点是能够理解儿歌内容,会说《丢手绢》儿歌。在整个活动中,我声情并茂的为幼儿朗诵了儿歌,让幼儿初步感知儿歌的内容。其次,了解到中班幼儿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图片等一些具体的东西可以吸引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我采用了直观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内容。在基本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来练习儿歌,让幼儿学会了儿歌之后为儿歌创编好听的旋律并一起带幼儿进行游戏,从而达成活动的重点。
2.请你表演一个自己熟悉手指谣。
【参考答案】
一根手指点点,(伸出两只手的拇指,指尖相对,点两下)
两根手指剪剪,(伸出两只手的拇指与中指,呈剪刀手)
三根手指弯弯,(伸出两只手的拇指、中指、无名指,向下弯两次)
四根手指叉叉,(伸出两只手的拇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双手交叉)
五根手指变小花,(伸出五根手指,手腕相对,放于头下)
六根手指喂喂,(伸出大拇指与小拇指,做“六”的手势,放于耳旁)
七根手指捏捏,(五根手指捏在一起,打开、捏一起,重复两次)
八根手指开枪,(伸出大拇指和拇指,做开枪手势)
九根手指勾勾,(伸出拇指,向下弯曲)
十根手指拍拍。(双手打开,拍手两次)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音乐活动《美丽的孔雀》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歌曲中花孔雀开屏的优美歌词,感知四二拍歌曲的节奏。
2.技能目标:能够在伙伴面前唱出好听的歌曲,并能模仿孔雀跳出好看的舞蹈。
3.情感目标:能够萌发喜爱孔雀,爱护孔雀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感知四二拍歌曲的节奏,产生爱护孔雀的情感。
2.活动难点:能大胆想象模仿出孔雀的动作,喜欢参加歌曲演唱的活动。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钢琴或电子琴、歌词图谱、孔雀开屏视频,孔雀头饰若干等。
2.经验准备:已有认识孔雀的外貌特征。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谜语导入。
师幼问好!以猜谜的形式展开活动,吸引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仔细听,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
“像鸡不是鸡,尾巴长长拖到地,张开尾巴像把扇,花花绿绿真美丽。”这位小客人是谁?大家猜对了,是只漂亮的孔雀。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了解歌词内容。
(1)教师播放视频《孔雀》,让幼儿观察孔雀的外形特征。
师:小朋友们在视频里看见了什么动物呢?谁愿意来说一下孔雀长什么样子呢?接下来我们听一首关于孔雀的好听的歌曲吧!
(2)教师完整弹唱歌曲,幼儿倾听,并了解歌词内容。
师:“刚才的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对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3)教师出示图谱,幼儿深入理解歌曲。
(1)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熟悉歌词。
2.教师带领幼儿采取不同方式演唱,帮助幼儿掌握歌曲内容。
(1)采取“大小声”游戏的方式演唱歌曲。
师:“当老师用大老虎的声音唱歌的时候小朋友们就要用小花猫的声音唱歌,当老师用小花猫的声音唱歌的时候小朋友们就要用大老虎的声音唱歌!”
(2)教师引导幼儿男女生分组演唱。
师:“请小朋友自动分成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我们来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3)幼儿扮演孔雀,采用接龙演唱的形式唱歌。
(4)幼儿个别演唱,师幼欣赏。
3.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自由创编舞蹈开展表演活动。
(1)教师出示头饰,幼儿自愿选择喜欢的样子佩戴并随乐自由创编动作。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演自己的动作,并相互欣赏。
(三)活动结束
教师语言总结,活动自然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欣赏了孔雀开屏的视频,还唱了有关孔雀的歌,并能根据歌词大胆创编舞蹈动作非常棒,以后我们在生活中看见孔雀就能对它增加更深刻的认识了。
五、活动延伸
区角延伸,将活动延伸到美工区,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孔雀的样子。
【答辩题目解析】
1.请对本次试讲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以下是我的回答:
本次活动我设定的年龄班是中班,活动设置符合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年龄特点,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在试讲中活动设计的时候,也充分利用教具、视频等,来丰富幼儿的想象。
首先我采用谜语的方式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在展开环节我首先播放视频、接下来教师完整弹唱歌曲,通过幼儿倾听,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但是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因为中班的幼儿活泼好动,我设计的环节较多,可能会对个别幼儿有所影响,也由于本次准备的时间较短,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关注和环节设计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对于幼儿年龄特点及能力水平的分析,设计更加贴合中班幼儿实际水平的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活动环节设计,并及时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上是我的回答。
谢谢考官!
2.如果孩子对你的歌曲不感兴趣,你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感谢考官提问,以下是我的作答。
如果孩子对这首歌曲不感兴趣,首先我会总结观察该名幼儿在其他音乐活动中的表现,是不喜欢这首歌还是不喜欢音乐活动,如果是不喜欢这首歌曲我会在导入环节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幼儿的兴趣,如果孩子是对唱歌不感兴趣,我则会灵活调整活动流程,多采用游戏、小组活动以及生活化教学等各种方式,借助多媒体设备充分调动和挖掘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孩子能够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快乐。以上是我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