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中学综合素质
-
01 【单选题】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易错答案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这体现的是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生作为主体,要主动地学习,所以体现了学生自主发展的主体教育思想。
-
02 【单选题】 某高中教师孙某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一定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依法( )
易错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法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章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题干中孙某旷工,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给教育工作造成损失,应该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 -
03 【单选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不包括( )
易错答案解析:
该题选项容易出现混淆,提问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不包括是哪选项。其中A、B均从社会角度出发,排除;剩余两个选项中,C选项,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未成年人,属于家庭保护。D项,在社会保护方面,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教师资格证备考经验分享
2019上半年即将告一段落,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11月2日开始,相信很多第一次报考教师资格证的考生一定很茫然,肯定会问教师资格证考试难不难?怎么备考才能一次通过考试?备考前,不妨先来看看他们是如何一次考过的~
- 教资备考经验分享:看完考前救命大法 我知道我一定能过
- 精彩课程+精准押题助力一次过教师资格考试
- 教资备考经验分享:30岁,不到20天一次过教资考试
- 教师资格备考经验:0基础,15天!幼儿教师资格通关秘籍
- 教师资格备考经验分享:非师范生如何一次过笔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
01 【单选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
易错答案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可知,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即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
02 【单选题】 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以下哪项不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 )
易错答案解析:
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①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包括:思想品德状况、集体观念、劳动态度、思维特点、智力水平;体质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习惯;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等。②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包括:班级风气、舆论倾向、不同层次学生的结构、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干部情况等。③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类型、家庭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条件、家长的职业及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家长对学生的态度等。
-
03 【单选题】 小李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对权威应绝对的尊敬和顺从。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 )。
易错答案解析:
科尔伯格提出的二通道的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
(1)服从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
(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
2.习俗水平(小学中年级以上)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括一下两个阶段:
(3)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平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3.后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平、平等、个人的尊严、良心、良知、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