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
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接受社会环节的是( )。
A.美术出版
B.美术展览
C.学校美术教育
D.美术创作
2.如图1所示,该作品(局部)的内容及出处是( )。
A.净土经变、敦煌壁画
B.鹿王本生、敦煌壁画
C.舍身饲虎、敦煌壁画
D.狩猎出行、章怀太子墓壁画
3.下列选项中,对王羲之作品《兰亭序》风格描述恰当的是( )。
A.方正整齐
B.凝重庄严
C.遒美雄逸
D.豪放不羁
4.素描作品《血衣》取材于解放初期华北土地改革的斗争场面,其作者是( )。
A.徐悲鸿
B.王式廓
C.董希文
D.任伯年
5.下列作品中,描绘关陕地区山水的是( )。
6.英国南部的圆形巨石阵“斯通亨治”产生的时代是( )。
A.新石器时代
B.中世纪时代
C.旧石器时代
D.青铜器时代
A.新石器时代
B.中世纪时代
C.旧石器时代
D.青铜器时代
7.下列选项中,对荷兰小画派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述
B.作品的画幅比较小
C.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
D.笔触粗犷富有浪漫色彩
8.法国沙特尔大教堂的建筑样式属于( )。
A.罗马式
B.巴洛克式
C.哥特式
D.拜占庭式
9.油画作品《农民的舞蹈》的作者是( )。
A.梵·高
B.老彼得·勃鲁盖尔
C.博斯
D.米勒
10.荷兰画家霍贝玛代表作《林荫道》的空间表现方式是( )。
A.成角透视
B.散点透视
C.平行透视
D.圆形透视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二维动画软件的是( )。
A.Photoshop
B.Dreamweaver
C.Flash
D.Maya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成语“虎背熊腰”范围的肌肉是( )。
A.腹外斜肌
B.斜方肌
C.背阔肌
D.腓肠肌
13.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学习领域是( )。
A.“综合·探索”
B.“造型·表现”
C.“设计·应用”
D.“欣赏·评述”
14.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初中“欣赏·评述”的学习活动是( )。
A.观赏动植物形状和色彩,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
B.用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观点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
C.欣赏中外雕塑艺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雕塑家,用专业术语进行评价
D.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及相关报道进行简单的解读分析和评述
15.在义务教育中,初中二年级美术课程所属的学段是(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6.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 1年版)》,下列选项中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目标的是( )。
A.改善环境与生活
B.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C.保护环境与生态
D.对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17.如图2,学生所展示的民间美术作品类型是( )。
A.蜡染
B.扎染
C.织锦
D.刺绣
18.如图3,该美术作品所示的儿童绘画发展时期是( )。
A.涂鸦期
B.图式期
C.写实期
D.理性期
19.吴老师在上《火火的向日葵》一课时,“通过解读梵·高的《向日葵》,认识线条和色彩所表现出的节奏与韵律”教学环节体现的目标维度是( )。
A.“知识与技能”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体验与创造”
D.“过程与方法”
20.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人物肖像写生》一课教学重点的是( )。
A.了解写生对象的生活经历
B.知道人物画的发展历史
C.欣赏评价同学的肖像作业
D.学习人物画的表现方法
21.吴老师对《黑白撕贴画》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该课教学目标的是( )。
A.感受黑白撕贴画的艺术特点,了解黑白灰关系的基本处理方法
B.在撕撕、贴贴地过程中,认识、理解画面黑白灰的对比原理
C.运用形式美法则,快乐涂画,大胆描绘与表现
D.养成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
22.欧阳老师在《千人千面》泥塑教学中,用浮雕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呈现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并要求学生按此展开练习。该教学方式属于( )。
A.演示
B.呈示
C.示范
D.展示
23.美术教学须遵循的基本理念是( )。
A.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以教师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C.注重讲授和示范,少用多媒体教学
D.注意特长生培养,优中选优
24.陈老师讲解《身边的小伙伴——认识人体比例》一课时,在黑板上画了几个不符合人体正常比例的人物。这属于( )。
A.设疑导入
B.试错导入
C.范例导入
D.观摩导入
25.谢老师上《产品包装设计》一课,课堂作业结束后,请4个学生分别谈一下设计思路。此评价方式属于( )。
A.互评
B.他评
C.终评
D.自评
26.夏老师在借班执教《建筑中的壁画》之前,为了解该班学生现有学习情况,依据教学内容进行了课前访谈。这样的评价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阶段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7.用线条勾勒出梵·高作品《星月夜》的大体形象。
28.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述校外美术教学资源有哪些。
29.列举“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可用的创作手段。
30.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答“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第四学段“学习评价要点”。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案例:
胡老师教授《艺术大师毕加索》一课时,幽默地将毕加索比作“天才”(从小就有绘画天赋)、“小偷”(偷师前辈画家的创作思路)、“变形金刚”(作品风格变化多样)和“疯子”(作品让很多人看不懂),并问学生:这样的“怪胎”你们喜欢吗?整堂课胡老师还讲了毕加索很多逸闻趣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胡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很满意,认为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没有必要把美术课上的那么严肃,用幽默的语言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不正体现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和对探究性学习的倡导吗?
问题:请评价上面案例中胡老师对“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和“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和呈现,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20分)
32.缺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33.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要求:
(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美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既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通过美术的接受活动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美术作品的接受必须通过美术世界进行,美术接受具体到社会环节有美术展览馆、新闻媒介、美术出版社、美术博物馆、美术市场、美术院校,故A、B、C三项均属于接受论的范畴。D项美术创作属于创作论的范畴。
2.【答案】B。解析:图1所示为《鹿王本生图》(局部),是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北魏时期的作品,该作品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绘制的佛本生故事画。“鹿王本生”说的是释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王,他救了一个落水将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
3.【答案】c。解析:王羲之作于东晋永和九年的《兰亭序》,字间毫无隔碍,文思和书法皆为一时之妙,通篇气势完足,神清骨秀,似有神助,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从章法结构看,字间结构随心所欲却毫无违和感,通篇如一气呵成,行之有度。从字体看,笔锋遒劲有力。王羲之成就之一是与从弟王洽变章草为今草,创造了韵媚婉转的书体新风,更重要的贡献在于变革楷书和行书成为一代风范,被世人称为“书圣”。王羲之兼擅隶、草、楷、行各体,“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其神功”。C项“遒美雄逸”符合《兰亭序》的风格特征。
4.【答案】B。解析:王式廓,现代油画家、版画家。他擅于运用素描、油画、版画等多种艺术语言表现现实生活,生动地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民形象。代表作有版画《改造二流子》、大型素描《血衣》和油画《参军》《井冈山会师》《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等。《血衣》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时期“斗地主”的场景,以生动感人的形象揭示了土地革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表现了旧时代给中国农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深厚的感情歌颂了觉醒的农民与旧世界做斗争的精神。
5.【答案】A。解析:范宽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雄阔壮美,笔力浑厚,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他擅用雨点皴和积墨法,衬托出山势的险峻硬朗。A项《溪山行旅图》是范宽创作特色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巅峰之作。B项《青卞隐居图》为王蒙传世作品,描绘的是浙江卞山的景色;C项《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为其好友无用师所绘,描绘了浙江富春江一带的初秋景色;D项《潇湘图》为董源传世作品,表现的是南方山水。
6.【答案 A。解析:新石器时代的巨石建筑最典型的代表是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斯通亨奇环状列石,又名斯通亨治巨石栏,俗称巨石阵。它可能是祭祀太阳神的最早神庙,以其雄伟的环形结构、宗教的庄严肃穆和悲剧性的壮美而引人注目。它占地面积大约11公顷,主要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科学家们推测巨石阵很可能是古代祭祀的场所或是人们用来计算日期的日历。
7.【答案】D。解析:荷兰小画派的艺术特色概括为两点,第一,作品的画幅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悬挂室内以装饰居室之用;第二,不表现重大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D项描述不符合荷兰小画派的艺术特点。
8.【答案】c。解析:沙特尔大教堂(又译夏特尔大教堂),位于法国,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垂直的柱子和矢状券拱一束束地拔地而起,向高处发展,塔尖直指云霄,高大的中殿呈现尖券拱,两边的门廊是精美的雕刻艺术作品,彩色玻璃闪闪发光,变幻不定,犹如置身仙境。
9.【答案】B。解析:老彼得·勃鲁盖尔是著名的素描家、铜版画家、油画家,是16世纪尼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一生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人们称他为“农民的勃鲁盖尔”。其代表作品《冬猎》《收割干草》《农民的婚礼》《农民的舞蹈》等,描绘了尼德兰农村的美丽景色和农民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他们的欢乐情绪和豪迈的性格,表达了画家对农民的感情。
10.【答案】c。解析:霍贝玛为荷兰画家,作品多描绘乡村道路、农舍、池畔等。其代表作《林荫道》《磨坊》真实地表现了自然界多变的景象,其精确的透视为人称道。《林荫道》成功地运用了平行透视(又称焦点透视)的技法,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
11.【答案】C。解析:Flash是一种集动画创作与应用程序开发于一身的二维动画软件。A项Photoshop主要处理以像素所构成的数字图像;B项Dreamweaver是一款电脑网页制作工具;D项Maya是三维动画软件。
12.【答案】D。解析:“虎背熊腰”指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A、B、C三项中A项腹外斜肌为腹肌,B、C两项的斜方肌、背阔肌为背肌,同属于成语“虎背熊腰”的肌肉范围。D项腓肠肌指小腿后面浅层的大块肌肉。
13.【答案】A。解析: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各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14.【答案】D。解析:“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第一学段(1—2年级)的目标提到:“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第二学段(3—4年级)的目标提到:“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史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习活动建议中提到:“欣赏中外雕塑艺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雕塑家”;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中提到:“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A、B、C三项均不属于初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
15.【答案】D。解析: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并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初中二年级为8年级,属于第四学段。
16.【答案】A。解析:“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目标是“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和基础知识,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改善环境与生活,表达设计意图,评述他人的设计和工艺作品,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B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C项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D项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7.【答案】B。解析:图2中学生展示的是民间美术中的扎染。扎染古代称“扎缬”,又称“绞缬”“撮缬”“撮晕染”“扎花布”,是我国最早的防染技术之一。扎染使用麻、丝、棉绳线把平整的布料进行有规律的扎、缚、缝、缀等,产生褶皱并相互覆盖,染色时浸染不到的地方会出现各种花纹图案。由于扎缝的宽窄、松紧不同,皱痕、折叠的变化,加之染色过程中染液渗透、浸润时间长短,最后形成纹理变化互相渗透、花型深浅各异、变化万千的效果。扎染有一种强烈的不可重复的艺术效果。
18.【答案】B。解析:根据图3分析,该作品能够用简单的单线条勾勒出房子的平面构造,应属于图式期。这一时期孩子创作的作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儿童画。A项涂鸦期的绘画是儿童无具体形象的在纸上一圈圈地画;c项写实期是指个体绘画活动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儿童作画由记忆和想象阶段移向自然描绘阶段;D项理性期的儿童已进入青年初期,在身心发展各个方面都已进入成熟时期,他们的思维正向理论型、辩证逻辑型发展,言语发展相当完美,充满理想和憧憬,主体意识正在确立、个性品质等方面都达到相当的水平,兴趣广泛,对艺术特别爱好、有志于从事美术的学生可以进入专业化美术学习。
19.【答案】A。解析:“知识与技能”维度的总目标中指出,“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美术教师要深入挖掘美术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要点,让学生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美术基本素养。题干描述的教学环节体现的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
20.【答案】D。解析:《人物肖像写生》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该领域强调“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A、B、C三项均不符合本课的教学重点。
21.【答案】D。解析: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它来进行。其设计依据是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美术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和要求。《黑白撕贴画》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D项描述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22.【答案】C。解析:欧阳老师用浮雕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呈现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属于示范。演示与示范在直观性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但实际上两者存在区别,示范是教师演示后学生须进行操作或模仿的行为。美术示范的主要目的是创作实践行为的展示和模仿。示范时要注意重要技法的创作要点和创作的先后顺序,在示范的过程中运用少量的讲述进行重点提示。
23.【答案】A。解析:课程基本理念为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和注重创新精神。8项以教师为中心违背了课标基本理念,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加以引导;c项“注重”的说法有误,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少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不恰当的表述;D项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单单注意特长生的培养。
24.【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描述,陈老师在黑板上画不符合人体比例的人物,用错误的示范引导学生属于试错导入,试错导入是一种间接导入的方式。A、C、D三项不符合题干描述。
25.【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描述,谢老师采用了自评的评价方式。一直以来学生都是被评价者的身份,没有选择权和解释权,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拥有最丰富的信息,也最有发言权。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逐步做到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学生自评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对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26.【答案】B。解析:题干夏老师在执教《建筑中的壁画》之前进行的课前访谈,属于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其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二、简答题
27.【参考答案】
28.【参考答案】
(1)教师应广泛利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动植物园、公园、游乐场、商店、社区、村庄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2)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美术作品、教师美术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引进优质美术教学资源,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
(3)教师可以运用自然资源(如自然奇观、自然材料等)和社会文化资源(如文体活动、节庆、纪念日、建设成就、重大历史事件、传说、故事、影视、戏剧、民族与民间艺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等)进行美术教学。
(4)地方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29.【参考答案】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目标为“有意图地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理,选择传统媒介和新媒材,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具体创作手段如下:
(1)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开展造型表现活动,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
(2)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学习速写、素描、色彩画、中国画和版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
(4)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
(5)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法,并进行创作练习。
(6)选择计算机、照相机和摄像机等媒介,进行表现活动。
30.【参考答案】
(1)知道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分类。
(2)初步了解设计的形式原理和过程。
(3)了解物品功能与造型完美统一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4)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以及设计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初步具备用设计改善物品和环境的意识。
(5)了解不同媒材的特性,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媒材的质感、肌理与形状,体现设计创意。
(6)知道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7)熟练、灵活、安全地运用工具。
三、案例分析题
31.【参考答案】
胡老师对于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和探究性学习的理解是错误的,具体问题和建议如下:
(1)课程性质中提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这就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应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案例中胡老师用“小偷”“疯子”“怪胎”一类的词汇来形容艺术家,是对艺术家不尊重的表现,没有体现人文性。因此建议胡老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语言以及相应课程的规范性,能让学生注重不同文化以及美术作品等。
(2)美术强调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材料中胡老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奇闻逸事,虽然课堂中趣味性达到了,但是没有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欣赏方法,弱化了课程的知识性,违背了探究性学习的初衷。因此建议胡老师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美术知识的讲解,相应地讲解作品背景、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加强课堂知识的深度及广度,注意课堂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比例关系,真正地做到探究性学习。
32.缺
四、教学设计题
33.【参考设计】
【课题】凝练的视觉符号
【课型】新授课
【课时】l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运动标志的意义、特点、构成要素及表现形式等基本知识,学习标志设计的创意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讨论等方法了解运动标志的相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运动标志的表现方法和构成形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运动会的精神。激发热爱运动的意识,培养强身健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创新能力,掌握基本设计思维,从而培养学习美术的长久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运动标志的相关知识,掌握标志设计的表现方法和构成形式。
教学难点:能够设计出一枚简洁、易识别、有班级特色的运动会标志。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运动器材图片、运动标志图片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你画我猜”的游戏,通过简单的运动器材图形引导学生猜出器材的名字,随后说明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即将开展的运动会设计班级标志。进而引出课题——《凝练的视觉符号》。
活动二:直观感知
展示不同的标志,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标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递信息的象征性视觉符号,具有认识、象征、审美等功能。”
教师继续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运动标志图片,进行分类游戏,让学生说明分类原因。
教师进行总结:“标志按照其表示形式可分为具象形式、意象形式和抽象形式。”
活动三:形式分析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第29届奥运会标志,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其组成元素有哪些?”
教师总结:“第29届奥运会标志由带有北京的‘京’字纹样的印章图形、奥运五环图形,以及北京2008的英文和数字组成。”
学生分小组讨论:第29届奥运会标志的构思、构图和色彩的特点。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在构思上。综合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元素,以印章为主要表
现形式,构思巧妙、新颖、独特、表意准确;构图上,以印章为主体图形,整体呈现出凝练、美观、适形的特点;色彩上以红色为主,又兼具对比色的运用,呈现出单纯、强烈、醒目的色彩感受。”
教师在黑板左边展示设计复杂的标志,比较这些标志,抛出问题:“这些标志的图形代表的含义是什么?为何这样设计?”
学生互相讨论,总结出“来源于中国文化”等答案,教师鼓励并小结:“不管哪个优秀的运动会标志,都是融合了当地或是学校的艺术特色,具有一定的人文内涵。”
活动四:讨论讲述
教师引导学生组内讨论班级标志的想法并大胆发言,讲述组内设计的“金点子”,教师提出优化建议。
活动五:实践展评
1.实践练习
以“人人都是‘设计师’”为主题,为运动会设计班级标志,并明确创作要求和时间。教师进行巡视辅导,提醒同学们注意设计要素和色彩搭配,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2.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从内容构思等方面进行自评;然后让学生从简洁度、特色性、立意等方面互评作品,选出“最具创意奖”“最美色彩奖”“最有内涵奖”和“最佳视觉奖”。教师从创意、创作形式、识别性等方面进行总评,指出学生作品中的亮点和问题,语言应以鼓励为主。
活动六: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多从设计创新和内在含义等角度理解标志设计。
2.作业:教师提议将“最具创意奖”“最美色彩奖”“最有内涵奖”和“最佳视觉奖”这四幅得奖作品融合起来,让学生合作设计出班级的参赛标志,并于下节课选出优秀作品。
微信扫码下面二维码进入教师资格微信学习群。
考试题库>>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试题免费刷
备考资料>>教师资格证各科思维导图下载
零基础如何备考?233网校零基础取证班购课即送教材,5大基础班级教学,给您备考指路,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