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学科知识历年真题>历史学科真题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高中历史

来源:233网校 2019年3月9日
  • 第2页: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法国大革命前夕,“旧制度”的危机有哪些主要表现?

27.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

28.简述高中与初中历史教学衔接应注意的问题。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905年8月9日,在美国的调停下,日、俄在美国的朴茨茅斯开始谈判。9月5日,日俄两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重要条款包括:①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独占利益;②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③以北纬50度为界,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让给日本;④俄国在中国东北撤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

——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问题:

(1)材料中所说的《朴茨茅斯和约》签订的历史背景是什么?(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和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8分)

30.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某校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一道试题。

image.png

材料二:

image.png

问题:

(1)这道题主要考查了什么内容和能力,难易度如何?(6分)

(2)请从学生知识和题目命制两个方面,分析学生误选D项的原因。(6分)

(3)针对上述原因,教师应采取哪些改进策略?(4分)

觉。怎么办呢,去罗马!那可是传说中的“上帝之城”,教皇的所在地,最接近上帝的地方。路德满怀期待地启程又满怀失望地回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路德发现自己被骗了:这哪里上帝之城?罗马灯红酒绿,神职人员不学无术、声色犬马。把灵魂交给这样的群体,怎么可能进天堂?路德想,看来得救还是得靠自己。从罗马回来后,路德专注于对于原始经典《圣经》的研究,获得了神学博士的学位。这一时期,他开始摆脱罗马教会的权威理论,对得救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问题:

(1)对这位教师的讲述,你如何评价?请说出你的理由。(6分)

(2)历史教师在讲授有关思想史的内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

32.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2000多位诗人创作的近5万首诗歌,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千古绝唱。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这一时期,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等大放光彩。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隋唐的画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image.png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参考解析:

26.【参考答案】

法国大革命前夕,“旧制度”的危机的主要表现如下。

(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2)波旁王朝面临严重赤字危机,政府财政面临破产的危险。

(3)法国森严的社会等级使国王、贵族和教士与第三等级间的矛盾异常尖锐。

(4)启蒙思想在法国不断传播,民众的革命呼声日益高涨。

27.【参考答案】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重视、熟悉、关心、理解、热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保障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格,以平等的地位处理教学上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学生进行争论和探索,倡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与探究等。

(2)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活动效果,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进行指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相关活动,使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开拓学生的思路;对学生活动要进行恰当、客观、全面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和互评;既要关注活动结果,也要关注活动过程。(3)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学习方法,熟悉历史教学中涉及的历史学理论;在掌握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技能的前提下提升历史核心素养;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形成正确的家国情怀。

28.【参考答案】

高中与初中历史教学衔接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变学生的被动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在立足学生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高中历史教材,理清历史教学内容间的关系,帮助学生逐渐掌握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具体方法,接受新的学习理念,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高中历史学习。(2)教师在立足两个学段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做好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与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衔接工作。教师应该在熟悉两个学段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帮助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高中历史教学目标。(3)教师应注意初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衔接,贯彻课程改革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提升。

(4)教师应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师在学生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扩大历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注重挖掘历史事件内在的联系。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初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共同内容,对高中历史各模块的学习内容进行科学整合。

(5)教师应注重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和相关素养的衔接。学生在初中学段主要发展基础性的历史学习能力,如史料阅读、正确使用历史地图等。进入高中学段后,学生应该掌握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在内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同学段对学生历史能力要求的差异要求教师做好相应的衔接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9.【参考答案】

(1)《朴茨茅斯和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如下。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因重新瓜分世界导致矛盾尖锐。甲午战争后,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的矛盾加剧,日俄以中国东北为战场爆发日俄战争。②俄国在战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战败;日本虽然占据上风,但战争消耗巨大对国力产生负面影响,不再坚持继续战争,故双方决定签订和约。③美国此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急切期望参与主导国际事务,增强自身的影响力。此时的美

国与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存在矛盾,不愿意看到日本独占中国东北,所以积极参与日俄两国间的调停活动。

(2)《朴茨茅斯和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如下。

①该和约是在中国被拒绝参加的情况下签订的,但和约的内容都与中国有关,这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和领土完整,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声誉不断下降。

②日本和俄国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殖民掠夺,严重阻碍了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和近代化历程。③日本攫取在我国东北和朝鲜的诸多权益,军国主义野心进一步膨胀,为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东北做准备,中国的民族危机也因此进一步加深。

30.【参考答案】

(1)试题主要考查的内容、能力和难易度如下。

①考查的内容:武昌起义的时间、辛亥革命的影响。

②考查的能力:图片解读能力、史料实证能力和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难易度:学生得分率约为0.48,根据教学评价的相关理论,本题的难易度为中等。

(2)学生误选D项的原因如下。

①学生知识方面的原因:学生没有准确掌握武昌起义的具体时间,所以无法利用题干中的时间点“1911年10月和11月”排除①项;没有掌握历史图片类选择题的解答技巧,没能从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等方面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②题目命制方面的原因:题目中选取的图片不符合科学性的要求,文字表述艰涩,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

学生很难找出图片中隐含的信息,不能为解题提供有效帮助;试题的题干和选项之间关联性不大,本题主要考

查武昌起义的时间和辛亥革命的影响,但是正确选项包含商人调整营销策略,与试题的考查点无关。

(3)教师应采取的改进策略如下。

①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掌握,如具体时间、地点等,夯实基础知识;在平时练习中加强学生对历史图片类选择题的练习,讲授该题型的解答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历史图片包含信息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②教师在命制试题时要遵守历史试题命制的原则和规范,注意题干和选项之间的关联性,确保选用的图片、史料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学生因读不懂试题而导致胡乱作答的现象。

31.【参考答案】

(1)该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主要采取讲授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了马丁·路德对罗马天主教会由深信到怀疑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主张的原因。但是,该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促使马丁·路德态度发生转变的其他原因,忽视了近代欧洲宗教改革发生的历史背景。教学实录片段中的相关内容较为简单,可以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了解相关内容。教师过多的讲授会占据宝贵的教学时间,不利于后面内容的讲授和其他教学环节的进行。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会相对减少,不利于学生自我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历史教师在讲授有关思想史的内容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教师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内容的讲解中。②教师的讲授要表现情感,感动人心。教师在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将正确的情感态度融入思想史的相关讲述中,帮助学生产生历史共情,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③教师在讲授有关思想史的内容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保障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④思想史的相关内容较为抽象复杂,教师在讲授时要做到思路清晰、表述清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⑤教师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材料与设备,帮助学生直观生动地了解思想史的相关

内容。

32.【参考设计】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周杰伦的歌曲《兰亭序》,提问学生: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是什么?

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创作灵感来自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

教师提问:王羲之是东晋的大书法家,他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除书法外,当时的文学艺术领域还取得哪些成就?教师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歌曲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设置的思考问题增加了悬念,有利于烘托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文学

教师提问学生: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说说你熟悉的诗歌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望》等。

教师给予学生评价并提问:这些诗作都是谁的作品,他们的诗歌风格相同吗,他们在文学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唐朝的文学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朝诗歌的最高成就。李白生活在唐朝繁盛时期,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被誉为“诗仙”。杜甫生活在唐朝动荡时期,诗歌大多展现社会现状,被称为现实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二)艺术

1.书法

教师展示王羲之的《姨母帖》,提问学生:注意观看“一…‘日”“痛”等字,结合课前预习,说说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一…‘十…‘痛”等字中的横画,隶书的笔意都很明显,“痛”“日…‘何”等字的转折处显得俊拔,残存横式,这些都具有隶书的痕迹。此外,该帖笔画质朴凝重,出笔入笔比较自然,使作品具有一种古朴的艺术魅力。王羲之博采众长,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人称“书圣”。

教师提问: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你们熟悉的书法家还有哪些?

学生回答: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

教师出示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图片,提问:这两位书法家的风格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颜真卿的书法气势雄浑,柳公权的行书骨力劲健。

教师提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融汇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被后世誉为“颜筋柳骨”。

2.绘画

教师播放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顾恺之》的片段并简要介绍顾恺之。教师讲述《女史箴图》中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的故事,指出作品蕴含妇女应当遵守的道德信条,成功

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真实且生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日常生活的情景。

教师提问:从这些绘画作品可以看出顾恺之具有怎样的绘画风格?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顾恺之作画“以形写神”,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课前预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隋唐时期的绘画获得怎样的发展?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隋唐时期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成为绘画主题。

3.石窟艺术

教师播放纪录片《敦煌莫高窟》的片段,请学生担任导游为大家介绍敦煌莫高窟。

学生回答: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经过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教师提问:为什么石窟艺术在魏晋至隋唐时期如此繁盛?

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佛教的广泛传播。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能够营造具体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学习历史、思考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从而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2.作业:教师要求学生课下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作品进行赏析,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作业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历史。

免费注册233网校会员,获取教师资格证真题!点击注册>>

考后关注: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面试报考: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时间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