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题16分,第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
28.材料一广西甘蔗种植历史悠久,1992年以来一直是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
“十二五”规划期间广西蔗糖业被定为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之一。2011—2013年,国际原糖价格大幅下降。2012--2013年,广西拥有制糖企业104家,制糖企业亏损严重。
材料二下图为广西甘蔗主产区及相关地理要素示意图。
问题:
(1)描述1990---2010年广西甘蔗主产区的分布变化。(6分)
(2)分析广西成为全国最大甘蔗种植基地的有利条件。(4分)
(3)简述广西发展蔗糖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6分)
29.材料:
下面是陈老师在“城市化”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板书课题“6.4城市化”一板书并讲授“一、城市化的含义”一配合黑板略图“上海市城市化过程示意”,师生共同总结出三大标志:“城市总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一板书“二、世界城市化进程”_师生共同总结完成“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表”(如下图)
问题:
(1)说出该教学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板书类型。(4分)
(2)结合上述板书内容,说明不同类型板书对指导学生地理学习的作用。(12分)
30.材料:
下面是李老师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播放科教片视频: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的影像资料。
出示图片:“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呈现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系列问题。(略)
师问:……
生答:……
师问:……
生答:……
教师小结: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致直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只有47%,大气和地面的反射、散射为34%,大气吸收为19%。
教师:接下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些生活生产中利用大气保温效应的例子。
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上述教学片段中李老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及其作用。(6分)
(2)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设计一组(4个)关联性问题让学生思考。(8分)
(3)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教师可提出哪些生产生活的实例?(列举两例)(6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24分)
31.阅读关于“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的资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的部分内容。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我们个人的行为,企业的生产活动,都与区位有关。在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时,我们就要选择合适的地点,以节省时间和金钱。企业在选址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市场,该企业是否符合所在地区的发展方向,以及生产活动对于环境生态的影响。在区位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对几个可能的区位进行比较,然后确定一个最为理想的区位。
阅读区位与我们的生活设想你自己是世界经济地理系统中的一个焦点,你周围的各种物品,会把你与国内外很多地方联系起来。你可能穿着呼和浩特生产的毛衣,坐在深圳生产的椅子上,在上海生产的灯具的光线下,用杭州生产的圆珠笔写作业,同时喝着青岛生产的矿泉水……妈妈刚买回来的香蕉来自遥远的哥伦比亚,是那里的热带种植园工人把香蕉采摘下来,经过包装处理。运上汽车、火车或飞机,经过很多人的手,再送到商场,最后到达你家里的。爸爸刚买了一个数码相机,牌子是日本的,相机却是在广东生产的。
现代产业活动种类繁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信息业等,以及它们的下属部门。随着社会分工程度的深化,加之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部门变得越来越庞杂,企业的区位条件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
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通常,农业和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石油是在地质历史时期生成的。石油开采活动的区位就受到石油矿藏状况的限制,并受到运输条件的影响。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15分)
28.【参考答案】
(1)从北海市向西边沿海地区扩张;从南宁、贵港向上游河谷地区扩张;由南部地区向北部地区扩张。
(2)气候方面水热充足,适合甘蔗生长;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种植规模大;有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
(3)问题:甘蔗品种单一、栽培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压力大、种植分散且生产规模小。措施:加大科研力度,培育改良品种;提高耕作技术;整合产业基地,延长产业链,实施标准化经营;建立完整的信息平台,实现生产销售信息化?
29.【参考答案】
(1)提纲式板书、图解式板书、表格式板书。
(2)提纲式板书:这种板书条理分明、层次清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梳理知识体系、把握知识脉络、培养概括能力。
图解式板书:图解式板书形象直观,有利于表现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特征等知识。
表格式板书:这种板书简明扼要,概括性和对比性强,可以让学生填写表格,有利于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象等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其分析归纳能力。
30.【参考答案】
(1)谈话法:李老师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即谈话法来教授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谈话法能够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利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多媒体辅助法:李老师通过播放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的视频,形象直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演示法:李老师演示的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直观形象、简洁明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利于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这一知识的理解。
(2)问题: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些?
②大气中的什么物质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③大气中的什么物质对太阳辐射有吸收作用?
④大气中的什么物质对太阳辐射有散射作用?
(3)晴朗无云的夜晚比阴天的夜晚气温要低很多;农民伯伯在深秋或者初冬在农田中燃烧秸秆,使农田上方笼罩着一层烟雾,来保护农作物不受冻害影响;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
31.【参考设计】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说出区位的定义,举例说明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产、生活中区位的分析,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及其发展变化,了解地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地理的兴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每个地方几乎都有属于当地的特色产业。为什么会有这些特色产业形成?和什么有关?今天我们一起探究。
【设计意图】利用特色产业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意识。
二、新课讲授
1.区位的概念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请同学们自己结合资料和教材,归纳总结区位的概念。
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归纳。
教师进行点拨、总结:区位就是生产活动的地点。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存在差异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教材,分小组分析、讨论不同产业活动(农业、工业、矿业、商业、服务业)的区位条件是什么,有何不同。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回答。
教师点拨:农业活动离不开自然条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矿业的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还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少,主要受到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条件和自然环境关系不大,主要指向消费人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会发生变化。
师生共同总结: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不同。产业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区位条件会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自己身边的案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3.农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
教师呈现材料和问题,请学生分析农业、工业的区位因素。学生自己根据材料自学并回答问题。
师生总结: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市场、政策、技术等)。工业区位因素包括市场、政策、交通、劳动力、技术等。五种导向型工业是原料、动力、市场、劳动力、技术导向型工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能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问题探究】结合教材的阅读材料,分析深圳崛起的主要原因。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
作业:分析自己家乡特色产业崛起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免费注册233网校会员,获取教师资格证真题!点击注册>> |
面试报考: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