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些学校认为“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学校的做法( )。
A.正确.体现了教书育人的理念
B.不正确,没有以学习者为中心
C.正确.体现了学校对教学环境的重视
D.不正确,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学生如同泥坯,他能否成型,依赖于教师的雕塑”,这种说法忽视了学生的( )。
A.可塑性
B.发展性
C.能动性
D.向师性
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4.王老师穿了一件新衣服,课前一进班级,有几个淘气的同学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一起大声喊道:“王老师,我爱你”,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露出羞涩的神情
B.严厉的批评他们
C.微笑着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
D.不予理睬.开始上课
5.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义务教育提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每天锻炼( )。
A.45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60分钟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是教师的特定( )。
A.使命
B.权利
C.义务
D.责任
7.王同学为远在他乡的母亲写了一封信,老师无意间发现,未经王同学同意,将信在课堂上给大家大声朗读出来,以此鼓励其他同学向王同学学习。该老师的举动侵犯了王同学的( )。
A.人格尊严权
B.隐私权
C.名誉权
D.肖像权
8.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 )与( )相分离。
A.教育政治
B.教育经济
C.教育文化
D.教育宗教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和书本费
B.义务教育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
C.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入学年龄可以推迟到八周岁
D.用人单位招用可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10.中学生吴某多次表现出严重不良行为,对学校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校方多次教育无果。依法吴某可以被安排至( )继续接受教育。
A.少管所
B.特殊学校
C.专门学校
D.劳动学校
1 1.未成年的父母被撤销监护资格,其抚养费用由( )承担。
A.当地民政局
B.新监护人
C.父母
D.教育行政部门
12.未成年人在收容教养期间,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 )教育。
A.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行为方式
B.文化知识,思想政治或者法律知识
C.文化知识,职业技术或者道德规范
D.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职业技术
1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热爱学生”是( )。
A.师德的灵魂
B.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C.教师的天职
D.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4.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15.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这句话指出教师要( )。
A.终身学习,拓展视野
B.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C.谦虚谨慎,相互帮助
D.爱岗敬业,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