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教育思想”,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讲师详解】这句话出自《中庸》。它的意思是: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做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
2.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代学校教育的特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讲师详解】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主。中央官学主要是“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置博士以教生徒。二馆指弘文馆、崇文馆。其中弘文馆隶属门下省、崇文馆隶属东宫,各置学士以教生徒。中央官学主要招收官员子弟、皇亲国戚子孙及外国留学生,庶族平民子弟仅占少数,鲜明地体现了
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8。
3.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讲师详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久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确定我
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学说,对制定教育目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讲师详解】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的观念形态来实现的,这种作用主要存在于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等思想活动中,因而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间接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讲师详解】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其具体方式有: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其中谈话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当注意:(1)明确目的性。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切忌一般化,空洞说教。(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捕捉教育时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4)以诚待人。教师态度应诚恳、深情,语重心长,与人为善。本题干中所举案例,更适合采用说服教育,但切忌像题中班主任那样当头训斥,以找家长和其他威胁性语言引起学生的情绪抵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6.【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讲师详解】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我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这一次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14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7.【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讲师详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本题所
指的不平衡是后者。
8.【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讲师详解】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派具体负责对一个班级进行管理的教师。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勤奋学习、学好功课;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劳动;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9.【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讲师详解】“个案法”是针对某一个体的研究方法,显然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教师是针对某一学生的行为而进行的研究;“实验法”需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实验条件,题干中也无法体现出来;“调查法”主要包括谈话法、问卷法和作品分析法,题干中所体现的方法不属于任何一种调查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如言语、表情、行为等)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题干所述教师正是通过自然条件下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的,符合“观察法”的定义,故本题选D。
10.【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觉的基本特性”,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讲师详解】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1整体性是指个体对物体整体的认识通常要快于对局部的认识。(2)恒常性是指尽管作用于个体感官的刺激在不断地变化,但个体所知觉到的物体却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稳定性。(3)理解性是个体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4)选择性是个体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因此,学生阅读时画重点线也是一种知觉的选择,同时也是一种记忆术,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知觉对象,熟记知识。
11.【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忘的规律”,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讲师详解】遗忘现象的产生就它的机制来说,是记忆痕迹的消退或抑制。一般认为,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当q-的遗忘,主要是由于记忆痕迹的逐步消退;长时记忆当中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先后材料的干扰,是由于神经过程的负诱导规律而产生抑制的结果。这种干扰抑制作用又分为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所以题干中中间遗忘多是由于前摄抑制和倒撮抑制的影响。
12.【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忘的测量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讲师详解】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系统地对遗忘进行了研究。为了测量遗忘,艾宾浩斯设计了节省法,也就是再学习法。根据这种方法,艾宾浩斯绘制了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节省图,称之为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
13.【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保持的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讲师详解】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复习要在尚未大量遗忘前及时进行,以减缓遗忘的进程。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第二天进行检查就是在学生尚未大量遗忘前进行及时复习,促进知识的保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4.【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辅导的目标”,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讲师详解】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
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15.【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布卢姆认知学习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讲师详解】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其中,评价是最高层次。
二、辨析题
1.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
【参考答案】错误。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包括:教育作的指导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不是一回事。
2.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途径”,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
【参考答案】错误。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3.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获得的环节”,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正确。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学科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4.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强化和惩罚的作用”,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正确。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5.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涅的学习分类观”,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错误。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观,上述的学习行为属于具体概念的学习。
试题推荐:中学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