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解析】在控制条件下,研究者进行积极干预,创造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产生,并对其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
专家点拨在教育研究的各种方法中,对于观察法和实验法的考查频率最高,常以单项选择题和辨析题的形式出现。考生需要熟记二者的概念,知道二者的优缺点。
2.C【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又称自我提高的动机,这是一种用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任务本身,但将学业成就看作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3.A【解析】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顺应性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
4.B【解析】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5.A【解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来调整角色态度报考。
6.C【解析】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被认为是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
专家点拨赫尔巴特是教育学中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关考点有:他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第一次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他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班级授课制在他的发展下基本定型。
7.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由于遗传素质、外部环境等因素而具有差异性,不能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而是要因材施教。
8.B【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人手。“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做首要的事情。两句话都说明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9.D【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10.C【解析】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题干中该学生缺乏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因此需要培养其道德意志。
专家点拨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核心)、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衡量标志)四部分,这一知识点通常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应能够根据其概念,判断某种现象属于哪一层面的心理结构。
11.D【解析】课外教育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校外教育是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12.D【解析】经过复述,短时记忆中存储的内容能够转化为长时记忆。
13.B【解析】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其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
专家点拨情绪辅导方法也称理性一情绪疗法、ABC理论。这是一种十分有应用价值的心理辅导方法,因此在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考生需要了解该方法的基本观点、基本步骤,A、B、C分别代表什么,常见的不合理观念包括哪些等。
14.C【解析】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A、B、D项都属于本能。
15.A【解析】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
专家点拨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中经常涉及的概念,考生需要重点掌握。其中,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前者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能使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能促使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
16.D【解析】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句原意为: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示范法。
17.B【解析】中学阶段主要体现在自我同一性的实现,避免同一性的混乱,他们尝试着把自己的各个方面,包括自我的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统合起来,形成自我的整体评价,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地进行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
18.C【解析】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教学的方法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旨在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专家点拨在历年考试中,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哲学家的教育思想都有所考查。重要考点有:(1)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闻名,他提倡“产婆术”的启发式教学。(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19.B【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而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则相对费时,效率低。
20.A【解析】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由此可知,教师加重语气或提高音量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1.D【解析】过度学习的适当强度是150%,超过这个强度,学习效果反而会下降。
二、辨析题
22.错误【答案要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应注意:(1)事实性的问题是不能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的,因此当学生对此类问题不理解时,可以给予直接指导。(2)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3)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应给予较少指导,鼓励其自行解决问题;对于能力差、个性依赖的学生,应给予较多的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
23.正确【答案要点】学校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计划是起始环节,实施是中心环节,检查是中继环节,总结是终结环节。实施计划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24.正确【答案要点】班级是学校开展各类活动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班级形成的基础就是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25.正确【答案要点】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专家点拨品德的学习阶段在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通常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品德的学习过程经历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试题推荐:4套《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卷 6套《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上机仿真题
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新浪微博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们,分享学习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