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模拟试题>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章节习题:教育的基本规律

来源:233网校 2015年7月9日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A.生产力
B.人口
C.生产关系
D.政治制度
3.“学在官府”说明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技
4.(2014年真题)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5.(2013年真题)教育能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   )功能。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6.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
A.专业结构
B.生产力水平
C.学科结构
D.校园氛围
7.(2012年真题)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8.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这体现了(   )。
A.教育的文化功能
B.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C.教育的本质属性
D.教育的社会属性
9.“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10.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   )。
A.华勒
B.舒尔茨
C.布鲁纳
D.布卢姆
11.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
A.组织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物质文化
12.学校文化的基本构成部分为(   )。
A.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
B.组织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
C.观念文化、组织文化、物质文化
D.观念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
13.下列不属于学校文化功能的是(   )。
A.导向功能
B.评价/反馈功能
C.凝聚功能
D.规范功能
14.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这说明学生文化的(   )特征。
A.过渡性
B.多样性
C.互补性
D.非正式性
15.某校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以树立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这体现了学校文化的(   )。
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规范功能
D.保障功能
16.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称为(   )。
A.学生文化
B.学校文化
C.学校制度
D.学校传统
17.以下不属于教育对人口的影响的是(   )。
A.改善人口素质,提高民族素质
B.促进人口迁移
C.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
D.再生产劳动力
18.个体随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身心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被称为(   )。
A.人的身心发展
B.人的生命发展
C.人的生理发展
D.人的全面发展
19.人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是(   )。
A.高中阶段
B.初中阶段
C.小学阶段
D.大学阶段
20.(2014年真题)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   )特点。
A.顺序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21.(2013年真题)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
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
2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是按照感知运算一前运算一具体运算一形式运算的顺序发展的,这体现了(   )。
A.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B.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
C.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D.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
23.在教育工作中,“不陵节而施”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24.在教育工作中,“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5.(2013年真题)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6.人的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必须遵循(   )。
A.顺序性规律
B.阶段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互补性规律
27.有的学生虽然眼患残疾,但是他们的听觉明显高于周围的同学。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8.“少年得志”“大器晚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规律
B.阶段性规律
C.个别差异性规律
D.互补性规律
29.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要求(   )。
A.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C.教育工作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D.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信心,相信学生
30.以下属于内发论代表人物的是(   )。
A.孟子
B.孔子
C.苟子
D.庄子
31.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角度来看,“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长”的说法反映了(   )的观点。
A.多因素作用论
B.白板论
C.内发论
D.外铄论
32.提出著名观点“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是(   )。
A.霍尔
B.高尔顿
C.威尔逊
D.格塞尔
33.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   )趋势。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倒U形发展
3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   )的观点。
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5.(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A.华生
B.格塞尔
C.洛克
D.弗洛伊德
3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说明了(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社会环境
B.教育
C.遗传
D.学校教育
37.许多地方出现的“狼孩”事件说明(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A.教育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遗传素质
38.(2011年真题)“出淤泥而不染”说明人对环境的影响具有(   )。
A.依赖性
B.改造性
C.可塑性
D.主观能动性
39.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40.(2012年真题)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   )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4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   )。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来负责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2.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是由(   )提供的。
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
43.(2013年真题)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4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是因为(   )。
A.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规范与自觉化的特殊功能
B.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训练
C.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
D.学校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发现

特别推荐:教师资格高频考点速记 各科题型强化练习 章节考题猜想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交流区(点图快速加群)233网校-教师资格3群(教师群:378498923) 微信号:lxhlxh233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