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模拟试题>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11月1日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型强化练习(4)单项选择

来源:233网校 2015年10月13日
  • 第2页:答案及解析
1.B【解析】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2.D【解析】道家反对儒家的礼教,主张培养“上士”或“隐君子”,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讲究辩证法,提倡“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思想的教育教学原则。
3.B【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4.C【解析】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等。
5.B【解析】提出了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6.B【解析】B项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之一,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7.B【教材】儿童的需要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儿童的兴趣、爱好与需要是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8.A【解析】实验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
立使用仪器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作风。
9.B【解析】“理论不能脱离实际”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含义和运用要求。
10.B【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的教师对学生的耐心引导和教育体现了德育的疏导原则。
11.C【解析】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12.B【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心理学基础。
13.D【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能“一题多解”说明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强。
14.B【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7±2,即5~9个项目,平均值为7。
15.D【解析】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前科学概念又称13常概念,是人们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形成的。
16.B【解析】认知内驱力是指个体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属于内部动机。
17.C【解析】社会刻板印象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18.B【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不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
19.A【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20.B【解析】人们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总结起来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题干表达的过于绝对化。

热点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试题集训营 中学试题全真演练 各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手机APP|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们,分享学习乐趣!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