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使不给予强化或奖励,学习也能够发生。这种学习被称为( )。
A.替代强化
B.潜伏学习
C.试误学习
D.意义学习
B
参考解析:潜伏学习是指即使不给予强化或奖励,潜伏学习也能够发生的学习,只是学习结果没有及时显示出来。它是美国心理学家E.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2.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时,受m(a+b)=ma+mb的影响而错误得到1g(a+b)=1ga+1gb,这种现象是(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
D.重组性迁移
B
参考解析: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负迁移经常表现为思维固化,缺乏灵活性、变通性,使某种学习难以顺利进行,学习效率低下。题干中的表述属于负迁移现象。因此,本题选B。
3.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往往两头容易、中间难。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
A.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干扰说
D
参考解析:在学习中,学生容易记住知识的开始和结尾部分,对于中间部分的识记相对困难。这是由于先前和后来学习的知识对于中间部分知识的学习具有干扰作用,这种现象也称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属于干扰说的现象。因此,本题选D。
4.苛勒认为学习是通过下列哪个过程实现的?( )
A.顿悟
B.试误
C.条件反射
D.信息加工
A
参考解析:苛勒是格式塔学派的早期代表。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不是一个刺激和反应之间逐步形成联结的过程,而是一个顿悟的过程。苛勒于1913年—1917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证明了黑猩猩的学习是一种顿悟,由此提出了完形—顿悟说。因此,本题选A。
5.学生为了博得老师的好评而好好学习,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
B.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
C.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
D.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
A
参考解析: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结合题干,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