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Stoc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
A.混悬微粒的半径 B.混悬微粒的粒度
C.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 D.混悬微粒的粉碎度
E.混悬微粒的直径
2.下述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A.加入助溶剂 B.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制成盐类 D.应用潜溶剂
E.加入助悬剂
3.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作用
A.西黄蓍胶 B.海藻酸钠
C.硬脂酸钠 D.羧甲基纤维素钠
E.硅皂土
4.作为热压灭菌法灭菌可靠性的控制标准是
A.F值 B.Fo值
C.D值 D.Z值
E.Nt值
5.对维生素C注射液错误的表述是
A.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
B.处方中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值使成偏碱性,避免肌注时疼痛
C.可采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C稳定性
D.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需用二氧化碳饱和
E.采用100℃流通蒸汽15min灭菌
6.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
A.等量递加法 B.多次过筛
C.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 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
E.搅拌
7.片剂制备中,对制粒的目的错误叙述是
A.改善原辅料的流动性 B.增大颗粒间的空隙使空气易逸出
C.减小片剂与模孔间的摩擦力 D.避免粉末因比重不同分层
E.避免细粉飞扬
8.胶囊剂不检查的项目是
A.装量差异 B.崩解时限
C.硬度 D.水分
E.外观
9.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是
A.乙基纤维素 B.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C.微粉硅胶 D.甲基纤维素
E.甘露醇
10.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
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11.药物透皮吸收是指
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
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
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
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人体内的过程
12.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州顺序一般认为是
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B.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
C.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E.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13.栓剂质量评定中与生物利用度关系最密切的测定是
A.融变时限 B.重量差异
C.体外溶出试验 D.硬度测定
E.体内吸收试验
14.静脉注射某药,Xo=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
A.20L B.4ml
C.30L D.4L
E. 15L
15.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正确的叙述是
A.亚稳定型晶型属于热力学不稳定晶型,制剂中应避免使用
B.乳剂的分层是不可逆现象
C.为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加入的能降低Zeta电位、使粒子絮凝程度增加的电解
质称絮凝剂
D.乳剂破裂后,加以振摇,能重新分散、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
E.凡受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的催化反应称特殊酸碱催化反应
16.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正常眼可耐受的pH值为5.0一9.0
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μm
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E.增加滴眼剂的粘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17.有关片剂包衣错误的叙述是
A.可以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速度
B.滚转包衣法适用于包薄膜衣
C.包隔离层是为了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障碍,防止水分浸入片芯
D.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肠溶衣,具有包衣容易、抗胃酸性强的特点
E.乙基纤维素为水分散体薄膜衣材料
18.对软膏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叙述是
A.均匀细腻,无粗糙感
B.软膏剂是半固体制剂,药物与基质必须是互溶性的
C.软膏剂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
D.应符合卫生学要求
E.无不良刺激性
19.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饭后服用维生素B2将使生物利用度降低
B.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
C.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