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
[1—4]
A、低分子溶液剂 B、高分子溶液剂 C、乳剂 D、溶胶剂 E、混悬剂
1、是由低分子药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分散微粒小于1nm
2、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
3、疏水胶体溶液
4、由不溶性液体药物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多项分散体系
[5—8]
A、Krafft点 B、昙点 C、HLB D、CMC E、杀菌与消毒
5、亲水亲油平衡值
6、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增大时的温度
7、临界胶束浓度
8、表面活性剂溶解度下降,出现混浊时的温度
[9—12]
A、吐温类 B、司盘类 C、卵磷脂 D、季铵化物 E、肥皂类
9、可作为油/水型乳剂的乳化剂,且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0、可作为水/油型乳剂的乳化剂,且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1、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且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2、一般只用于皮肤用制剂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3—15]
A、阿拉伯胶 B、聚山梨酯 C、硫酸氢钠 D、二氧化硅 E、氯化钠
可形成下述乳化膜的乳化剂
13、单分子乳化膜
14、多分子乳化膜
15、固体粒子膜
[16—19]
A、W/O型乳化剂 B、O/W型乳化剂 C、助悬剂 D、絮凝剂 E、抗氧剂
16、硬脂酸钙
17、枸橼酸钠
18、卵磷脂
19、亚硫酸钠
[20—23]
A、 Zeta电位降低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作用
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E、乳化剂类型改变
造成下列乳剂不稳定性现象的原因是
20、分层
21、转相
22、酸败
23、絮凝
[24—27]
A、甲基纤维素 B、氯化钠 C、硫柳汞 D、焦亚硫酸钠 E、EDTA钠盐
指出附加剂的作用
24、等渗调节剂
25、螯合剂
26、抗氧剂
27、抑菌剂
[28—31]
A、助悬剂 B、稳定剂 C、润湿剂 D、反絮凝剂 E、絮凝剂
28、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转为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
29、使微粒Zeta电位增加的电解质
30、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附加剂
31、使微粒Zeta电位降低的电解质
[32—35]
A、撒于水面 B、浸泡、加热、搅拌 C、溶于冷水
D、加热至60~
32、明胶
33、甲基纤维素
34、胃蛋白酶
35、聚维酮
[36—39]
A、含漱剂 B、滴鼻剂 C、搽剂 D、洗剂 E、泻下灌肠剂
36、专供消除粪便使用
37、专供咽喉、口腔清洁使用
38、专供揉搽皮肤表面使用
39、专供涂抹,敷于皮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