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此类药物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最早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是1960年用于临床的氯氮卓,此後人们通过消除与生理活性无关的基团,和对分子结构中活性较高的部分进行拼环等改造,开发出了副作用更小,在体内更稳定的苯二氮卓类新药,其中的地西泮又名安定,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
[主要品种]
氯氮卓、地西泮、三唑仑
[作用机制]
放射配体结合试验证明,脑内有地西泮的高亲和力的特异结合位点苯二氮卓受体。其分布以皮质为最密,其次为边缘系统和中脑,再次为脑干和脊髓。这种分布状况与中枢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GABAA受体的分布基本一致。电生理实验证明,苯二氮卓类能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和考试,大收集整理突触抑制效应;还有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相结合的作用。GABAA受体是氯离子通道的门控受体,由两个α和两个β亚单位(α2β2)构成Cl-通道。β亚单位上有GABA受点,当GABA与之结合时,Cl-通道开放,Cl-内流,使神经细胞超极化,产生抑制效应。在α亚单位上则有苯二氮卓受体,苯二氮卓与之结合时,并不能使Cl-通道开放,但它通过促进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而使Cl-通道开放的频率增加(不是使Cl-通道开放时间延长或使Cl-流增大),更多的Cl-内流。这就是目前关于GABAA受体苯二氮受体-Cl-通道大分子复合体的概念。现在苯二氮卓受体/GABAA受体的基因密码已被克隆,并在爪蟾卵上得到表达。
[药代动力学]
苯二氮卓类口服吸收良好,约1小时达到血药峰浓度,所以用于催眠时应在睡前30分钟服药。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在肝酶作用下代谢,通过肾脏排泄,肝肾功能不全、年老和同时饮酒等都可使半衰期在肝酶作用下代谢,本品为中枢性抑制药,同时应用其他中枢性抑制药如吗啡、已醇等可显著增强毒性。
[临床应用]
1.抗焦虑作用。
2.镇静催眠作用。
3.抗惊厥作用。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不良反应]
催眠剂量的此类药物可引起眩晕、困倦、乏力、精细运动不协调等不良反应大剂量应用会造成共济失调、运动能力障碍、皮疹、白细胞减少,久服会引起耐受和依赖。
使用苯二氮卓类或类似苯二氮卓类药物会出规以下副作用:烦躁、兴奋、过敏性、侵略性错觉、暴怒、梦魇、幻觉、精神病、过激行为和其他敌对行为。如出现这些症状,应停止用药。年老者更易出现这些症状。
[注意事项]
1、连续服用速效的苯二氮卓类和类似苯二氮卓类药物几周后,其药效和催眠效果可能会有所降低,而产生耐药性。
2、依赖性和失眠反弹。依赖性:使用苯二氮卓类和类似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会对这些药物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产生依赖性的风险随剂量的增加及治疗期的延长而增加。具有滥用药物和汹酒史者风险更大。一旦出现身体依赖性,立即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包括头痛、肌肉痛、极度焦虑紧张、烦躁、兴奋和澹妄。严重时会现意识障碍、失去理智、听觉过敏、麻木、四肢麻刺感,对光、声音和身体接触过敏,出现幻觉和癫痫发作。
失眠症反弹:由苯二氮卓类和类苯二氮卓类药物引起的短暂综合症状可能会使失眠症复发并增强。停止安眠药治疗可能出现失眠症反弹,也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包括情绪不稳,焦虑和烦躁。由于突然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和失眠症反弹,故应逐渐减少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