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
药效学
参阅青霉素钠和头孢噻吩钠。本品对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活性。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产气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普鲁菲登菌属和沙雷菌属的MIC90介于0.12~0.25μg/ml之间。阴沟杆菌、不动杆菌和绿脓杆菌对本品的敏感性较差。本品对流感杆菌,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皆有良好作用。金葡菌对本品的药效为2~4μg/ml.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对本品耐药。多数脆弱类杆菌对本品耐药。
药动学
肌内注射本品0.5和1g,血药峰浓度约于2小时到达,分别为43和80μg/ml.肌内注射0.5g后24小时的血药浓度为6.0μg/ml,T1/2β为7.1小时。1分钟内静注0.5g,即刻血药峰浓度为150.9μg/ml,24小时后的血药浓度为9.9μg/ml,T1/2β为7.87小时。30分钟内静滴本品lg,滴注结束时的即刻血药峰浓度为150.7μg/ml,24小时的血药浓度为9.3μg/ml.给化脓性脑膜炎病人每日肌内注射15~200mg/kg后,脑脊液中的峰浓度于6小时到达,平均为5.16μg/ml,12小时的浓度为2.3μg/ml.静脉滴注本品1g后5小时和14小时胆汁中浓度分别为1600和13.5μg/ml.蛋白结合率为95%。头孢曲松在人体内不被代谢,约40%的药物以原形自胆道-肠道排出,60%自尿中排出。丙磺舒不能增高或延长本品血药浓度。
适应症:
可用于治疗肠杆菌科细菌等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膜炎、软组织和骨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
本品主要适用于大肠杆菌、肺炎杆菌、产气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呼吸系、泌尿系及胆道感染,亦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败血症、腹膜炎及敏感菌株所致的脑膜炎。本品单剂250mg或500mg肌注用于治疗单纯性淋菌性尿道炎。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肌内或静脉给药,每24小时1一2g或每12小时0.5一1g.最高剂量每日4g.
2.小儿常用量静脉给药,按体重每12小时25—37.5mg/kg,脑膜炎患儿每12小时50mg/ke.脑膜炎患儿每日最高剂量不能超过4g.其他感染每日不能超过2g.12岁以上小儿用成人剂量。
[制剂与规格]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g
肌注,静脉滴注,一般感染,每日一次1g;重症一日2g,分2次用。脑膜炎按100mg/kg(总量不超过4g),分2次用。淋病单次用药250mg.儿童用量减半。肌注时溶于适量0.5%盐酸利多卡因,作深部注射;静注按1g药物10ml灭菌注射用水溶,缓慢注入(2-4分钟);静滴,1-2g药物溶于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液50-100ml中,在0.5-1小时内滴完。肌注局部疼痛。
[用法及用量]成人每日1~2g,分1~2次肌肉注射,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危重患者每日剂量4g.淋球菌尿道炎则采用单剂疗法,剂量为250~500mg.儿童每日50~100mg/kg,分1~2次给予。
静脉推注时应缓慢。
为避免肌注引起局部疼痛,可加用1%利多卡因0.5ml溶解本品。
[剂型与规格]粉针剂:0.25/瓶,0.5g/瓶,1g/瓶。
禁用慎用:
(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也可能过敏。
(2)头孢曲松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母乳中亦含有低浓度的本品,孕妇和乳妇应用头孢菌素类虽尚未见发生问题的报告,其应用仍须权衡利弊。
(3)有黄疸新生儿或有黄疸严重倾向新生儿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本品。
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慎用,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禁用。孕妇慎用。
给药说明:
参阅头孢噻吩钠。
(1)除非老年患者虚弱、营养不良或有重度肾功能损害时,老年人应用头孢曲松一般不需调整剂量。
(2)由于头孢菌素类毒性低,所以有慢性肝病患者应用本品时不需调整剂量。病人有严重肝肾损害或肝硬化者应调整剂量。
(3)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大于每分钟5ml,每日应用本品剂量少于2g时,不需作剂量调整。血液透析清考试,大收集整理除头孢曲松的量不多,透析后勿需增补剂量。
(4)保存头孢曲松的温度为25℃以下,最好介于15—30℃。
(5)肌内注射用药的制备:以0.9ml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1%盐酸利多卡因加入250mg头孢曲松瓶装中,或以3.6ml前述溶剂加入1g瓶装中,使每1ml溶液中含有约250mg的头孢曲松。肌内注射液在室温(25℃)可保存90%以上的活性1一3天,在4℃保存3一10天,保存期随浓度而异。
(6)静脉给药头孢曲松溶液的配制:将9.6ml的前述稀释液(除利多卡因外)加入1g头孢曲松瓶装中,制成每1ml含100mg头孢曲松的溶液。静脉注射液在室温可保持90%活性3天,冷藏4℃时保持10天。
(7)因保存时间、药物浓度和稀释液的不同,配制溶液颜色可为淡黄到琥珀色。
静脉推注时应缓慢。
为避免肌注引起局部疼痛,可加用1%利多卡因0.5ml溶解本品。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与治疗的剂量、疗程有关。主要有静脉炎的局部反应(1.86%),皮疹、瘙痒、发热、支气管痉挛和血清病等过敏反应(2.77%),头痛或头晕(0.27%),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结肠炎、黄疸、胀气、味觉障碍和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反应(3.45%)。实验室检查异常约19%,其中血液学检查异常占14%,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和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异常者为5%和1.4%。
个别病例有轻度或暂时性粒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腹泻。长期用可引起二重感染。青少年用偶有胆石症。停药后可消失。少数病人可有白细胞减少。
肌肉注射疼痛极为普遍,约8%的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见于20%患者。皮疹、药物热等均少见,可有一过性的血清转氨酶升高和粒细胞减少,偶见胃肠道不适或短暂腹泻。本品因胆汁浓度高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或发生肠球菌或念珠菌所致的二重感染。
如发生腹泻或肠炎应进行粪便检查及霉菌涂片或培养。
相互作用:
(1)头孢菌素类静脉输液中加入红霉素、四环素、两性霉素B、血管活性药(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苯妥英钠、氯丙嗪、异丙嗪、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时将出现混浊。由于本品的配伍禁忌药物甚多,所以应单独给药。
(2)应用本品期间饮酒或含酒精药物时在个别病人可出现双疏仑样反应。
参见头孢噻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