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4:药物安全性评价
每个药物的作用都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产生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毒副作用,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是药物本身所故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
①治疗指数(TI):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比值越大越安全。
②安全范围:在临床上,有时也用药物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称安全范围。其距离愈大愈安全。
③安全指数:用LD5/ED95表示。
④安全界限:用(LD1~ED99)/ED99表示。
☆ ☆考点5: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理效应是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一般来说,药物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而产生相应的药理效应:
1.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
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而产生药理效应,如抗酸药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中和胃酸,因而可用于治疗溃疡;静脉注射甘露醇,利用其在肾小管内产生的高渗透压而产生利尿作用。
2.补充机体所缺乏的各种物质
有些药物是通过补充生命代谢物质(如激素、维生素及多种元素等)以治疗相应的缺乏症。如铁制剂用于缺铁性贫血、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等。
3.影响神经递质或激素
药物可以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摄取、贮存、释放、灭活或合成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环节而引起机体功能的改变。如麻黄碱可以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利血平可以阻止神经递质的再摄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以抑制递质的灭活等。有些药物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激素的分泌而发挥作用,如甲苯磺丁脲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使血糖降低。
4.作用于特定的靶点
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一定的靶点,进而产生相应的药理效应。包括直接作用于受体、影响酶的活性、作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影响核酸代谢、影响免疫系统及影响基因与基因治疗等。
5.非特异性作用
有些药物的作用主要与其理化性质有关,而不依赖于其化学结构,并无特异性作用机制。如消毒防腐剂对蛋白质有变性作用,因此只能用于体外杀菌或防腐,不能内用。
☆ ☆☆考点6:受体的概念和特性
1878年Langley根据阿托品和毛果芸香碱对猫唾液分泌具有相互拮抗作用这一现象首次提出受体的概念。1909年Ehrlich提出受体这一名词,同时指出只有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才能产生作用。
1.受体
受体为糖蛋白或脂蛋白,是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或细胞核内,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与药物相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和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受体本身并不直接产生生理效应,仅起信号的接受和转导作用,通过受体的转导作用激活细胞内的效应系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
2.配体
配体是指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体内存在许多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生理功能调节物质,称之为内源性配体;而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药物等外来物质为外源性配体。配体充当第一信使的角色,它们大多数不进入细胞而是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改变受体的构型而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少数亲脂性配体可以直接进入细胞内与胞内或核内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信号转导作用。
3.受体的特征
目前已经分离和鉴定出几十种受体,某些受体还存在有亚型,但它们都有以下共同特征:
(1)饱和性。由于受体数目是有限的,它能结合配体的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受体具有饱和性,在药物的作用上反映为最大效应。当药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其效应不会随着浓度的增加而继续增加,即达到了最大效应。
(2)专一性。受体对它的配体具有高度识别能力,对配体的化学结构和立体结构具有很高的专一性,即一种特定受体只与其特定的配体结合,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
(3)可逆性。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多数是通过离子键、氢键或分子间的引力,因此是可逆的。受体与配体所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解离,也可被另一种特异性配体所置换,解离出的配体不被受体所破坏,仍为原来的形式。
(4)高灵敏度。受体能识别周围环境中微量的配体,只要很低浓度的配体就能与受体结合而产生显著的效应,如5×10-19mol/L的乙酰胆碱溶液就能对蛙心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5)高亲和性。受体与配体之间具有很高的高亲和力,配体的表观解离常数KD值一般在10-12~10-9mol/L之间。
(6)多样性。同一受体可广泛分布于不同的组织,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受体多样性是受体亚型分类的基础,受体受生理、病理和药理因素调节,处于报考变化之中。
☆ ☆☆☆☆考点7: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1.占领学说
认为药物效应的大小与药物占领的受体数量成正比。药物至少具备两种特性即亲和力和内在活性,才能引起生物效应。
(1)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2)内在活性:药物激动受体产生效应的能力。
因此只有亲和力而没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可与受体结合,但不能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根据药物的亲和力及内在活性的大小,可将药物分为激动药和拮抗药。
(1)激动药:这类药物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相应的效应。
根据内在活性的大小激动药又可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完全激动药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α=1),而部分激动药虽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1),量效曲线高度(Emax)较低。完全激动药如吗啡可产生较强的效应,部分激动药如喷他佐辛只引起较弱的效应,甚至表现出部分阻断作用。
(2)拮抗药:拮抗药虽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α=0),故不能产生效应,同时由于其占据了一定数量的受体,因而可拮抗激动药的作用。有些药物以拮抗作用为主,还有一定激动受体的效应,则为部分拮抗药,如氧烯洛尔亦是β肾上腺素受体部分拮抗药。
拮抗药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种。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受体可逆结合,量效反应曲线平行右移,斜率和高度(Emax)不变,提示作用强度改变。这是竞争性抑制的重要特征,也是鉴别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的方法。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的亲和力通常用pA2值表示(pA2=-logA2)。拮抗指数pA2的意义是使激动药药效减弱一半时的拮抗药浓度的负对数,pA2值的大小反映了竞争性拮抗药对其激动药的拮抗强度。在拮抗药存在时,若2倍浓度的激动药所产生的效应恰好等于未加入拮抗药时激动药的效应,则所加入拮抗药摩尔浓度的负对数称pA2值。药物的pA2越大,其拮抗作用越强。非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受体不可逆结合,量效反应曲线右移,斜率降低,高度(Emax)压低。
2.速率学说
该学说认为药物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药物-受体复合物的解离速度,而不取决于药物占领受体的数量。激动药的解离速度快,而拮抗药的解离速度慢,因而可以阻止激动药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部分激动药的解离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3.二态模型学说
该学说认为具有两种状态,即静息态或称为失活态和激活态,两者可以互相转换,激动药与R*有亲和力,结合后可产生效应,并促使R转变为R*;而拮抗药与R有亲和力,可与R结合并促使R*转变为R,故可拮抗激动药的作用。
☆ ☆考点8: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后的信号转导
药物作用于受体,在细胞内经过多级转导过程,将信号逐级放大并传递至细胞的效应系统,最后激活相应的细胞效应系统而产生效应,这一过程称为级联反应。在这一过程中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而G蛋白和第二信使在这一环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G蛋白
GTP结合蛋白(G蛋白)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信号转导蛋白,参与了许多受体的信号转导过程。它是一种膜蛋白,由一条肽链构成,其N端在细胞外,是与配体结合的部位;而C端在细胞内,含有与G蛋白结合的部位,因此G蛋白是细胞外受体与胞内效应器的偶联体。目前已经发现存在许多种G蛋白,根据G蛋白的功能可分为Gs(兴奋性G蛋白)、Gi(抑制性G蛋白)等。它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实现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功能:
(1)调节腺苷酸环化酶(AC)的活性:通过调节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使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MP增加或减少而实现信号转导。
(2)介导肌醇磷脂的降解:使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分解成三磷酸肌醇(IP3)和甘油二酯(DG),两者是重要的第二信使,通过IP3和DG实现信号的转导。
(3)调节钙离子通道:钙离子也是重要的第二信使,通过影响Ca2+离子的跨膜转运而实现信号的转导。
2.第二信使
级联反应的过程中,配体作用于受体后,可诱导产生一些细胞内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作为细胞内信号的传递物质,将信号进一步传递至下游的信号转导蛋白,因此称之为第二信使。第二信使可以激活下游的效应蛋白,如蛋白激酶、离子通道等,而直接产生效应;也可进一步将信号转导至细胞核内,进而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现已确定的第二信使主要有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磷酸肌醇(IP3)、甘油二酯(DG)和细胞内外的钙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