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药
☆ 考点1:局部麻醉药应用
1.表面麻醉
药物喷或涂在黏膜表面,使黏膜下感觉神经末梢产生麻醉。常用于咽喉、鼻腔、眼睛、呼吸道与尿道等浅表手术。
2.浸润麻醉
将药物注射于手术区皮下或手术区各层组织里,使感觉神经末梢麻醉。也常用于浅表小手术。
3.传导麻醉(阻滞麻醉)
将药物注射神经干或神经丛周围,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
4.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麻,腰麻)
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麻醉给药部位的脊髓,麻醉范围较广。适用于下腹部及下肢的手术。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和呼吸肌麻痹,必须注意。
5.硬脊膜外麻醉
将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使通过此腔穿出椎间孔的脊神经根麻醉。由于硬膜外腔与颅腔不通,药物不会扩散到颅内,不易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可用于颈部到下肢的手术,特别适用于上腹部手术。但因用药剂量比腰麻大5~10倍,一旦误将药液注入蛛网膜下腔,将引起呼吸及循环抑制等严重后果。
☆ ☆☆☆考点2:普鲁卡因(奴佛卡因)
普鲁卡因化学结构属酯类,毒性小,应用广。水溶液不稳定,曝光、久贮或受热后逐渐变黄,局麻效能下降,宜避光保存。
本药穿透力差。从注射局部吸收入血液后,大部分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释放的普鲁卡因主要分布在骨骼肌,经血及组织胆碱酯酶分解后随尿排出。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使用时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可减缓药物吸收,降低毒副反应。由于穿透力差,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而仅用于膀胱、尿道、气管及支气管黏膜等处。
【不良反应】 常用量很少出现毒性,大量吸收后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抑制。极少数病人可见过敏反应,皮内或黏膜试验阴性者仍有高敏反应,故仅供参考。过敏者可改用利多卡因。
☆ ☆☆☆考点3:丁卡因(地卡因)
丁卡因也属芳香酯类局麻药。它的盐酸盐水溶液有抑菌作用,但稳定性差,久贮后溶液呈微浑浊时不能再用。
【药理作用】 麻醉效力比普罗卡因大10~15倍,毒性亦大10~20倍。用于黏膜表面麻醉、传导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也用于眼科表面麻醉,优点是不损伤角膜上皮,不升高眼内压。
【剂量与用法】 局部注射:阻滞麻醉用0.2%~0.3%溶液,极量为0.1g。硬膜外麻醉:用0.3%溶液,极量为0.1g。表面麻醉用0.5%-2%溶液。滴眼1~2小时1次。
【临床应用】 适用于表面麻醉,如眼、耳、鼻、喉科手术。
【不良反应】 毒性大,不宜注入体内;大剂量时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
☆ ☆☆☆☆考点4: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属酰胺类。盐酸盐溶液稳定,经高压蒸汽消毒不分解变质。
【药理作用】 本品与盐酸利多卡因相比,起效较快,肌肉松弛也较好,表面麻醉作用为盐酸利多卡因的4倍,浸润麻醉和椎管麻醉作用为盐酸利多卡因的2倍,传导麻醉作用为盐酸利多卡因的6倍;毒性与盐酸利多卡因无显著性差异。
【不良反应】
1.本品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睡、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惊厥昏迷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2.可引起低血压及心动过缓;血药浓度过高,可引起心房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下降。
【临床应用】 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齿槽神经阻滞麻醉。
【禁忌症】
1.对利多卡因及其他局部麻醉药过敏、阿-斯综合征(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严重心传导阻滞(包括窦房、房室及心室内传导阻滞)、卟啉症、未经控制的癫痫患者禁用。
2.本品扩散力强,一般不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慎用于浸润麻醉。
3.肝肾功能障碍、肝血流量减低、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肌受损、低血容量及休克等患者慎用。原有室内传导阻滞者也应慎用。
☆ ☆考点5:布比卡因(丁吡卡因,麻卡因)
布比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化学性质稳定。
【药理作用】 为酰胺类长效局部麻醉药,其麻醉时间比盐酸利多卡因长3~4倍,时效也长。弥散度与盐酸利多卡因相仿。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较小,对组织无刺激性,不产生高铁血红蛋白,常用量对心血管功能无影响,用量大时可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对β-受体有明显的阻断作用.无明显的快速耐受性。母体的药物血浓度为胎儿药物血浓度的4倍。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不良反应】
1.少数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及心率减慢等。如果出现严重副反应,可静脉注射麻黄碱或阿托品。
2.过量或误入血管可产生严重的毒性反应,一旦发生心肌毒性几无复苏希望。
使用时不得过量,过量可致高血压、抽搐、心搏骤停、呼吸抑制及惊厥。
【禁忌证】 本品过敏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