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要点(9)
四、应用与示例:
(一)直接滴定法:
绝大部分金属离子与EDTA的配位反应能满足滴定的要求,可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如钙盐、镁盐、锌盐、铁盐和铜盐等。
(1)《中国药典》中葡萄糖酸钙的含量测定 配位滴定法:
钙紫红素为指示剂,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滴定
《中国药典》中硫酸钙、氯化钙、乳酸钙及其制剂等均采用配位滴定法测定含量
(2)硫酸锌的含量测定:铬黑T为指示剂;方法中加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控制酸度
《中国药典》中氧化锌、十一烯酸锌、葡萄糖酸锌及其制剂均采用配位滴定法测定含量,铬黑T为指示剂。
(二)间接滴定法—如氢氧化铝的含量测定:
二甲酚橙指示液 ;加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H6.0)控制酸度
第五章 分光光度法
v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光区 200-400 nm;可见光区 400-760 nm。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物质吸收紫外和可见光区的电磁波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跃迁:物质分子的价电子吸收了光的能量,由低能量的基态转变为高能量的激发态的过程。
跃迁发生的条件:光子所提供的能量与跃迁所需能量相当。
不同结构的物质分子能级差不同,(吸收的能量不同)电子跃迁不同,可产生不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进行定性分析——鉴别的依据。
一、 基本原理
1.光的吸收定律Lambert-Beer定律 ——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定律
一定浓度范围内,一定条件下,被该物质吸收的光量(吸光度A)与该物质溶液的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 —— 药物定量测定的依据
★★ A = -lg ( I/I0 )= - lg T = E∙C∙L
物质分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与分子的结构、溶液浓度、液层厚度(光路长度)有关。
2.★★吸收系数
1)A = E∙C∙L公式中,E为物质的物理(特性)常数。E越大,说明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越强
\E®定性、定量依据。
2)两种表示方法:C单位为“mol/L” 时,E为摩尔吸收系数,用e 表示;
当C用“g/100ml”为单位时,E为比吸收系数或百分吸收系数,用E1%1cm表示。
3)★E1%1cm的物理意义:吸光物质C为1% ,L为1cm时,在一定条件下(波长、溶剂、温度一定)测得的吸光度A。
相关推荐:
特别推荐:
责编:drf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