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 )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 )。
2.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若连接在C环的3位者是( );C环的2,3位为单键的是( );C环为五元环的是( );C环开环的是( );C环上无羰基的是( )或( )。
3.中药红花在开花初期,由于主要含有( )及微量( ),故花冠呈( );开花中期主要含的是( ),故花冠显( );开花后期则氧化变成( ),故花冠呈( )。
4.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 )和( )有关,如色原酮本身无色,但当2位引入( ),即形成( )而显现出颜色。
5.一般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显( );查耳酮为( );而二氢黄酮为( ),其原因是( );( )缺少完整的交叉共轭体系,仅显微黄色。
6.黄酮、黄酮醇分子中,如果在( )位或( )位引入( )或( )等供电子基团,能促使电子移位和重排而使化合物颜色( )。
7.花色素及其苷的颜色特点是( ),pH﹤7时显( ),pH为8.5时显( ),pH﹥8.5时显( )。
8.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 )、( )、( )、( )等有机溶剂,分子中羟基数目多则( )增加,羟基甲基化则( )增加,羟基糖苷化则( )增加。
9.不同类型黄酮苷元中水溶性最大的是( ),原因是( );二氢黄酮的水溶性比黄酮( ),原因是( )。
10.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大多具有( ),故显一定的酸性,不同羟基取代的黄酮其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 )、( )、( )。
11.黄酮类化合物γ-吡喃酮环上的( )因有未共享电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生成( )。
12.具有( )、( )或( )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多种金属盐试剂反应生成络合物。
13.锆盐-枸橼酸反应常用于区别( )和( )黄酮,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两者均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不减褪,示有( )或( )黄酮;如果黄色减褪,示有( )黄酮。
14.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 )、( )、( )等。
15.用碱液提取黄酮时,常用的碱液有( )、( )、( )、( )等。
16.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黄酮时,先将样品溶于乙醚,依次用碱性由( )至( )的碱液萃取,5%NaHCO3可萃取出( ),5%Na2CO3可萃取出( ),0.2%NaOH可萃取出( ),4%NaOH可萃取出( )。
17.聚酰胺的吸附作用是通过聚酰胺分子上的( )和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的( )形成( )而产生的。
18.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与聚酰胺的吸附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 )、( )、( )。
19.聚酰胺柱色谱分离黄酮苷和苷元,当用含水溶剂(如乙醇-水)洗脱时,( )先被洗脱;当用有机溶剂(如氯仿-甲醇)洗脱时,( )先被洗脱。
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黄酮苷时的原理是( ),分子量大的物质( )洗脱;分离黄酮苷元时的原理是( ),酚羟基数目多的的物质( )洗脱。
21.用双向纸色谱检识黄酮苷和苷元混合物时,第一向通常用( )性展开剂,如( ),此时苷元Rf值( )于苷;第二向通常用( )性展开剂,如( ),此时苷元Rf值( )于苷。
22.黄芩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具有( )作用。其水解后生成的苷元是( ),分子中具有( )的结构,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成( )衍生物而显( )色。
23.槐米中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并用作高血压辅助治疗剂的成分是( ),分子中具有较多( ),显弱酸性,故可用( )法提取,提取时加硼砂的目的是( )。
24.葛根中主要含有( )类化合物,其中属于C-苷的是( )。当用氧化铝柱色谱分离葛根素、大豆素、大豆苷,以水饱和的正丁醇洗脱时,最先被洗下的是( )。
25.银杏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 )类和( )类化合物,其中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为( )类化合物,根据其结构可分为:①( )类,如( );②( )类,如( )等;③( )类,如( )。